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1例下肢动脉广泛闭塞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静脉动脉化手术,严密观察手术前后肢体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术后患肢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长期随访5月至8年(平均3.5±0.5年)转流静脉通畅,患肢血运均良好,均未行截肢手术。结论:静脉动脉化手术可以改善肢体远端血供,是治疗下肢动脉广泛闭塞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动脉造影表现.方法 2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均经股动脉插管,经股深动脉至胭动脉造影成功,2例在髂总动脉造影,造影后均取得清晰的下肢动脉血管影像.结论 下肢动脉造影能够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做出明确的诊断,对选择手术方案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肢体行静脉动脉化手术,严密观察手术前后肢体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术后患肢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长期随访5月至8年,平均3.5±0.5年,转流静脉通畅,患肢血运均良好,2例行截肢手术。结论:静脉动脉化手术可以改善肢体远端血供,是治疗下肢动脉广泛闭塞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性病变宁莫凡杨振东晋援朝(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管外科西安710033)关键词静脉动脉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中图号R654.41985年12月至1991年3月,我们应用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形成继发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时的动脉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方法 动脉溶栓 :选择患肢股动脉 ,血管内推注尿激酶 10~ 5 0万U。静脉溶栓 :选择下肢肿胀部位远端的外周血管穿刺 ,静点尿激酶 2 0万~ 5 0万U。结果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溶栓疗效 :用药后患肢血运改善 ,足背皮肤较前温暖、足趾青紫消退、足背溃疡很快愈合。 5例发现疼痛时间在 5d内的患者 ,用药后缓解。 3例合并足趾坏死的疼痛减轻。溶栓组改善和增进肢体的血供减轻或解除疼痛 ,促进溃疡愈合 ,显著好于普通用药组 ,溶栓组与对照组 (普通用药 )统计学分析P <0 .0 5 ,溶栓组疗效较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5 4例 ,静脉溶栓疗效98%。结论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可继发肢体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此时 ,可直接穿刺栓塞近端动脉 ,注入溶栓药物 ,溶解血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选择下肢肿胀部位远端的外周血管静脉输入溶栓药物 ,局部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科从1980~1983年用手术治疗下肢严重慢性缺血35例,其中腰交感神经节切除18例;失败11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踝压指数预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效果不可靠;游离大网膜移植治疗严重的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例,效果满意。对年龄大、心肺功能不全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应简化手术抢救肢体,我们施行3例股股人造血管旁路,1例原位静脉旁路,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深动脉血流重建加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经验及疗效。方法选择无理想旁路术流出道,股浅动脉、动脉及其分支全段或多节段闭塞或严重狭窄,股深动脉起始部狭窄、闭塞的FontaineⅢ期、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5例,施行股深动脉血流重建加大隐静脉原位Ⅰ期动脉化。结果23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10例FontaineⅢ期术后静息痛消失,15例FontaineⅣ期术后静息痛消失13例,减轻2例,5例足(趾)坏死者术后2周行截足(趾)术。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踝/肱血压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深动脉血流重建加大隐静脉动脉化治疗严重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简单、有效,特别适合年老体弱且下肢无理想旁路术流出道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47例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左右髂股动脉,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腹主动脉造影可明确了解动脉阻塞的确切部位,范围和侧肢循环状况,由于此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症状和体征方面相似,故应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进行鉴别,血管重建是治疗硬化性下肢脉缺血的主要方法,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行旁路移植术,疗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1例,10例采用分期静脉动化手术。结果:术后皮温恢复,足背动脉、膪动脉搏动增强或恢复,下肢坏死愈合或降低了截肢平面,症状改善,随访1年至5年半。结论:对没有流出道的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常见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慢性疾病,药物治疗难以使闭塞的动脉复通。由于闭塞远端动脉没有满意的流出道,常不能实行传统的动脉转流术和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所以治疗困难,病残率较高。静脉动脉化手术是治疗广泛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一种新途径,而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手术是用大隐静脉替代闭塞的动脉来完成下肢动脉供血功能,以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症的目的。我院血管外科在1999~2003年对5例患者进行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手术,现就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下肢动脉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MSCT对本院临床32例怀疑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扫描,并通过3D血管成像(3D-CTA)技术显示下肢血管。结果:32例患者下肢血管疾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中,共发现92个动脉节段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其中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2例,包括腹主动脉型1例,髂动脉型2例,股腘动脉型8例,小腿动脉型4例,广泛型7例。5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中髂总动脉3例、髂外动脉2例。5例为多发性大动脉炎。8例同时接受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同MSCTA检查,对比结果表明,MSCTA在显示下肢股动脉和腘动脉等主干血管狭窄和闭塞方面和DSA有着很好的一致性,符合率几乎达100%。结论:MSCTA可清晰显示下肢动脉三维血管形态,在诊断和评价下肢动脉性疾病方面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48例外科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4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药物保守治疗3例,解剖外血管重建4例,腔内治疗或合并开放性血管重建6例,单纯开放性手术35例。结果 除2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外,其余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平均随访时间2.8年(3月~5年)。随访期间移植血管通畅率为73%。结论 患者的全身状况、血管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依据。血管重建术仍然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收治FontaineⅡ、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重建下肢动脉血流。结果该组无一例死亡,术后下肢动脉缺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踝肱指数(ABI)术前为0.12~0.53,平均0.35,术后ABI为0.45~0.90。2例术后发生腹股沟切口淋巴漏,经换药愈合,随访2~36个月,1例股-腘动脉旁路术远端吻合口1年后狭窄,经手术探查,证实为吻合口内膜增生,再次行血管重建好转。结论采用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We used arterialization of the venous channel as a treatment method for throm'hoangiitis obliterans.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g 8 cases of Stage III, Grade II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were treated by this metho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6 cases and failure in 2. Arteriography performed at 2, 4 and 7 months after operation respectively showed col- lateral circulations in the distal part of the limbs. Arterialization of the venous channel is indicated for cases of severe ischemia of the lower extremi- ties. It is contraindicated for cases of deep throm bophlebitis, in whom the venous system of the limbs has been completely impaired, and for diabetic patients whose hyperglycemia has not been well con. trolled  相似文献   

15.
在10只犬的下肢用结扎动脉主干法使大隐静脉动脉化.检查了皮肤温度,并作核素扫描和动脉造影.结果令人满意.本法能有效地解除下肢的严重缺血,是一种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与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3例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病人的血浆内皮素水平(ET-1),并与正常人比较。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ASO)28例,间歇性跛行15例,肢(趾)端坏疽1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35例,间歇性跛行16例,肢(趾)端坏疽19例。结果:TAO肢(趾)端坏疽者血浆ET-1水平  明显高于间歇性跛行者;ASO肢(趾)端坏疽者ET-1也明显高于间歇性跛行者。且TAO的间歇性跛行和肢(趾)端坏疽分别高于对应的ASO组,所有结果均比正常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01)。结论:血浆内皮素水平与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ce,ASO)下肢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96年11月-2001年12月26例ASO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动脉重建术12例次,截肢4例次,药物保守治疗10例。结果:26例病人中死亡2例(7.7%),截肢4例(15.4%),术后随访平均2.6年(3个月-5年)。转流术后人造血管发生栓塞3例(25%),通畅率9例(75%),肢体供血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ASO救肢的关键,动脉重建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方式治疗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方便收集2011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采用静脉瓣膜切除或破坏、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的56例(61条患肢)脉管炎患者及60例(81条患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观察术后患者行走和患肢缺血状态、疼痛、皮肤等情况。结果142条患肢术后患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26例剧烈静息痛明显缓解。所有患者静脉搏动良好,肢端循环显著改善,皮肤温度较前升高。67例手术后患肢末梢即由青紫色变为暗红色,皮肤温度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24个月,肢缺血症状完全消失,坏疽足趾脱落,残端完全愈合,踝上大隐静脉触及搏动。结论静脉瓣膜切除或破坏、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方式治疗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