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黑泽明的影片致力于人性的探讨。在他的众多影片中,始终以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审视着芸芸众生中人性的缺憾和病态。病态人性是黑泽明影片中重要的电影元素,对病态人性的挖掘和探微,形成其电影中重要的影像造型系列。在病态人性的影像造型过程中形成的特点主要有:用"疾病"建构故事情节、"荒凉"的影片背景、夸张地描摹、与民族群体相关连的病态。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电影中父子(女)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亲”在“家国一体”的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内涵,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父亲形象因此成为中国电影关于家庭、国家、社会和文化想象的重要能指符号。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中,父亲形象呈现出不同姿态。中国早期电影展示了父亲威严的悲剧性失落;第四代电影塑造了革命的父亲,并在文革后重建了父亲形象;第五代影片经历了消极病态的封建父亲向人性化父亲转化的过程;第六代影片反映了当下父亲形象的多样化;港台电影提出了父亲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面前的策略……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的回顾,探讨了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电影中父子(女)关系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了解病态电路的含义,了解病态电路的一般判断方法,以及避免出现病态电路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家庭电影》以作者柳美里为原型,讲述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在分离20年后,重新聚在一起拍摄一部所谓的"新概念电影"。然而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家庭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电影不了了之,家庭也面临彻底解体。而主人公在一个素昧平生的老艺术家那里找到了"家"的感觉。这部作品中,柳美里的家庭观经历了一个从基于血缘关系的原始家庭观到基于精神上相亲相爱的新型家庭观的转变。本文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对柳美里家庭观的形成和转变进行剖析,发现柳美里原始家庭观的形成与父母病态的夫妻关系、日本社会的排外性、韩裔日本人的身份危机有关。新型家庭观的形成与柳美里对新型家庭积极探索、日本社会制度的完善、女性自我和独立意识的觉醒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爱伦·坡原作《泄密的心》中,故事的叙述人是一个冷血杀人犯。因不堪忍受邻居老人"鹰"一般的眼睛,残忍地将之杀害。在讲述自己的罪行时,叙述人语言上的有条不紊更折射出其行为的冷酷以及心理的病态。电影《泄密的心》中,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单身父亲,在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后经历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被移植心脏的主人冥冥之中强迫主人公寻找并杀害自己的仇人。影片全长92分钟,悬疑效果尚佳。但是由于叙述的缓慢节奏,亲情爱情的融入等降低了观看过程的紧张性。  相似文献   

6.
鲁迅认为,中国国民的病结就是长期受封建社会专制政体长期奴役和毒害的“陋劣”思想弱点以及“不争”的卑怯的人格缺陷:因此,鲁迅通过塑造一系列文化背景、生存环境、学识修养、气质兴趣等等方面不尽相同的病态人物形象,表现了其作为社会医生也作为文学家思考社会人生的方式。他的小说文本通过对病态社会中‘i病态人物”及其病态心理的描写,述说了对人的尊严和理想人格的期待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领域中, 病态问题很常见,处理病态问题的数学方法有很多,主要方法有:岭估计方法、奇异值分解法、正则化方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是强调数学上的意义,没有充分联系大地测量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利于在测绘领域病态问题本质的理解和研究,为使病态问题的求解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根据先验信息可以对病态观测方程附加不等式约束条件,从而把病态问题转化为测量平差问题,采用椭圆约束法转换不等式约束条件,改善病态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8.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终生与疾病相伴的小说家,对疾病有着特殊的情感体验。在文学创作中他强调疾病主题的价值,擅长病态人物的塑造,尤其是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把几种不同的病态人物聚合在一起,从病态人生的审美表达、浪漫书写和情感溯源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病态群像。疾病叙事构成詹姆斯小说病态人生书写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小说《红字》中主要人物的病态性的话语分析表明,他们是所处时代的社会病态性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学作品中,“病美人”、“弱书生”之类的学人物形象和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美上以及在整个传统化的美学视野中,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品格缺席而“病态美”泛滥的现象。对“病态美”现象的分析与解构,可以促进纯粹而抽象的美学理论和艺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日本电影名称的中文翻译以及电影名称翻译理论的简单介绍,以及在电影名称翻译中对功能主义论翻译手法的运用,阐明电影名称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在源语电影名称基础之上的再创造。本文从日本电影名称的中译着手阐述译者在翻译电影名称的过程中,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说明电影名称翻译是一门需要译者长期不断努力去提高和完善的艺术。运用在电影名称翻译的理论也还需要更加成熟化、系统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人的身份和形象经常在他们的电影中得到定位或者争议.美国黑人的身份从"黑鬼"到"非裔美国人"可以通过黑人形象在上世纪美国电影以及美国黑人历史上的各个事件中反映出.本文简要论述了20世纪早期美国电影中五种刻板黑人形象的定型,以及五种形象对后来黑人在电影中形象刻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三部新新电影,在身体层面上背离了以女性身体为对象的传统书写方式,不约而同地展现出某种新的身体态度,将眼光转向弥漫着男性焦虑的身体影像,通过男性对于身体的焦虑,隐喻着男性主体地位认同的缺失,进而折射出这个变革中的时代新的病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品钦《葡萄园》中祖孙三代所经历的不同的电影发展时期、电影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探讨电影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更好地理解《葡萄园》中看似纷繁复杂、杂乱无章的电影画面以及品钦看似散乱实质严谨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5.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电影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它可以呈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面貌。人们可以通过电影去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各地风土人情。日本很注重文化的发展,在近年来日本逐渐把电影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更加充分有效地学习日本丰富的文化。面对电影全球化的挑战,日本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并发展它,因此,电影不仅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教学中也起到不错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电影在日本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下面我们就用一部电影来讲述在学习中电影给学生传达了哪些信息。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图论的方法研究了蜘蛛树上的弱罗马控制,得到了病态蜘蛛树中满足γr(T)=γ(T)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对病态蜘蛛树中|V1|进行了讨论;对病态蜘蛛树T,给出了其弱罗马控制数的上界,即有γr(T)≤2n/3.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历史文化长河,还是现实生活,都存在以"病态"为美的现象,学术界也有"病态美"一说。仔细分析发现,人们以"病态"为美是种认识误区。"病态美"是以"病态"为前提和以"病态"为内容,只有具有病态心理的人才以"病态"为美。无论是从字义上看,还是从理论上看,"病态"不是美。"病美人"的美,不是因病色而美,而在于她绝美的容颜、卓绝的才情和纯真的人品。因此,"病态美"学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同学》2002,(1)
考试是高强度脑力劳动,脑力、体力消耗都很大,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机能性障碍,我们常称这些障碍为“考场病态”。考前的知识储备和身心调整越充分,发生考场病态的可能性越小。全力以赴地备考,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消除紧张焦虑,保证良好的睡眠、营养、供氧,便不会出现考场病态。在考场上若出现了考场病态,则应采用一些调控技术消除考场病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从印度的文化背景、印度电影中的歌舞以及印度电影中特有的民族元素对于中国电影的启发这三方面,来讨论在全球化趋势下,印度电影是如何坚持其民族性的。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农村数字电影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字电影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电影市场的开拓、农村数字影院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数字电影在农村中发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