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仔布对转杯纱质量要求的探讨梁著青(石润纺织染有限公司)QualityDemandoftoRotorSpinningYarn¥LiangZhuqing牛仔布是一种经纱染色、纬纱原色进行交织的斜纹类织物。由于经纬纱色泽对比非常明显,织物外观尤其是纬向的...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服装市场上,牛仔布面料继续风行,历久不衰。在转杯纺未问世前,牛仔布是以环锭纱为原料的。当转杯纺问世以来,环锭纱很快即被气流纱所代替。其原因除由于气流纱的独特的成纱结构以外,而且还由于在纺粗支纱时,环锭纺与转杯纺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异:(1)环锭纺卷装小、结头多,影响布面质量;(2)环锭纺落纱次数多,劳动强度高;(3)环锭纺劳动环境差,棉上飞扬;(4)由于环锭纺落纱次数多,且需关车落纱,机械效率低;(5)环锭纺产量较低,一般纺粗支纱时,锭速仅为1万 r/min左右,而转杯纺至少可在3万 r/min以上。由于以上几点,故近年来环锭纱在牛仔布用纱方面,很快即被气流纱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Tencel纤维的特性,分析了Tencel纤维适合纺制牛仔布用转杯纱的原因,并介绍了利用FA106A型转杯纺纱机加工Tencel纤维牛仔布用纱的工艺措施和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正>1转杯纺开发非棉针织纱的积极意义1.1开拓了转杯纺使用原料多样化,改变了对棉花的依存度转杯纺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纺纱领域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最早生产牛仔布用纱,纱支以粗支纱97~  相似文献   

5.
以83.3 tex+80.5 tex竹节赛络棉纱为经纱,3.33 dtex T400弹力纤维纱为纬纱,生产赛络纺弹力牛仔布。介绍了经纬纱配置、原纱质量要求及织造的生产工艺流程,阐述了各工序的生产工艺条件和质量控制,突出解决生产上的难点。通过以上工艺生产出的赛络纺弹力牛仔布产品,布面光洁,手感柔软,弹性好,穿着舒适,吸湿排汗。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转杯纺超长粗节纱疵,提高牛仔布布面质量,通过分析超长粗节纱疵的特征、前纺工序与转杯纺工序生产中造成的原因,以及进行生产实践,总结出控制超长粗节的措施.超长粗节纱疵是设备、操作、工艺、空调等综合管理失控所造成的,生产中通过预防棉卷过厚、棉条过粗及毛条的产生,加强半制品质量的控制,转杯纺加强纱疵情况、设备、操作及工艺的动态检测和调整,使C 36.4 tex转杯纱超长粗节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市场上氨纶弹力牛仔布已普遍流行,它一般通过浆染联合机染色上浆,然后在无梭织机上织造。我厂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绞纱染色上浆、分条整经,在1515—75″织机上织造成功,为少机台,小批量生产弹力牛仔布开辟了一条新路,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一)织物规格及工艺设计 纱支:经纱为10~s转杯纺纱,纬纱为10~s氨纶包芯纱;经纱密度 346根/10 cm,纬纱密度153根/10 cm;坯布幅宽 110 cm;总经根数3824根(其中边纱 64根);坯布重 9 oz/yd~2;经纱缩率13.39%,纬纱缩率24.89%;经向紧度97.5%,纬向紧度43 .2%,坯布总紧度98.6%;筘号 33号;筘幅 146.46 cm;地组织穿综:13572468,边组织穿综:75318642;每筘穿入数:地组织每筘4根,边组织每筘4根;织机型号1515—75″;织机速度 160 r/min;开口时间 220mm;投梭时间 220 mm;投梭力 260~270 mm;上机张力 12 kg。 (二)工艺流程 经纱:10~s转杯纺筒子纱→倒绞→染色→  相似文献   

8.
不同用途转杯纱纺纱要求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拓宽转杯纱的应用范围,提高成纱质量,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分析了针织、机织及牛仔布用 转杯纱的纺纱要求。针织用纱配棉成分要求最高,且成分要稳定;转杯纺工艺流程应根据配棉成分,织物要求合理选择,随着纱线号数的减小,纺杯直径减小,转杯纱捻系数增大,清纱工艺参数从严,针织用纱要求最高,牛仔布用纱要求最低同时,还述及了高 、中、低档织物所用转杯纱各级纱疵的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饶宇  邝棣添 《棉纺织技术》2002,30(10):36-38
为适应市场需求 ,开发了花式弹力牛仔布。详细介绍了该产品的规格、经纬纱的选择、竹节纱的选择及纺部与织部的技术要点。认为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经纱花式纱的选择较为重要 ,其次为纬纱弹力纱和竹节纱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0引言 众所周知,转杯纺纱是20世纪纺织领域里革命性的变革.转杯纺技术可以用回花更经济地纺出粗号纱已经毫无疑问.可是转杯纱的缺点是强力低于环锭纱约10%~15%,成纱也更为膨松.  相似文献   

11.
关于DDF淀粉复合催化剂(以下简称DDF浆料)的机理和应用,国内纺织期刊已有介绍。现将青岛第一染织厂使用DDF浆料于纯棉83/83 272/154 159 3/1右斜纹重磅靛蓝牛仔坯布上浆情况简介如下: 牛仔布通常采用转杯纱作经纬纱,用中压或高压上浆,无梭织机织造,因此浆料选用十分重要。因为转杯纱纱号粗,成纱结构比较松散,外层短纤维多,而且上浆前由于使用浆染联合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靛蓝牛仔布还没有质量标准,主要是参照美国利惠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现布重低于标准。一、原因分析1.靛蓝牛仔布大多采用转杯纺纱机纺制的棉纱作经纬纱,由于经纱捻度低,毛羽损失大,在整经、浆染、织造过程中落花、落浆多。另外,经纱在后道各工序中承受各种张力及压力作用,使其伸长变细。生产实践中,转杯纺纺出的83.3tex纱,经各工序到织造后布面的经纱试验为81t”“。2.在上浆过程中,上浆率指标为45~65%,平均上装率为/].7O%,上浆合格率为84.62%,上装率处在标准的下限。再者,现行上浆工艺没有加…  相似文献   

13.
邵瑜 《中国纤检》2007,(11):72-73
经典牛仔布或称传统的牛仔布,是指用纯棉纱靛蓝染色作经纱,本色纱作纬纱,采用三上一下右斜纹组织交织而成的粗支斜纹布,其纱支一般为16支以下的粗支纱,因此布面比较厚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仔服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各种花样翻新的牛仔服层出不穷,而牛仔布供应商们也在研发技术方面不断创新,挖掘牛仔布更多的运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牛仔布用纱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仔布大多为纯棉纱织造,棉纱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牛仔布的质量.牛仔布绝大部分是粗特经纬纱交织的斜纹织物,织物纹路匀整清晰、质地厚实坚挺.牛仔布生产用纱的要求比较高,纱必须具有较高的强力,条干均匀、质地稳定.此外棉纱的捻度要合理.捻度过大,当准备工序无张力时,棉纱自行打捻,整经工序困难;捻度偏低时,毛羽增加,单纱强力下降,在染色过程中,抗拉伸能力差.棉纱强力不足时,各工序断头率上升,尤其是在织造时,断头增多,导致开车痕疵点增多,产品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我厂于1992年8月经市场调研,开发并生产了C58tex+C73tex/C42tex256/1652/1右斜色织竹节牛仔布。竹节牛仔布的主要特征:C73tex有规律的竹节纱和C58tex纱按一定比例排列作为经纱,布面上竹节分布均匀,条路清晰。制成服装后,销往美国、日本等国家。一、原料选择经纱采用纯棉58tex和纯棉73tex竹节纱按竹节纱占总经根数36%均匀排列,要求竹节均匀有规律,竹节饱满但非竹节处木能特细,纬纱采用纯棉42tex转杯纱。二、组织规格(见表1)三、钢路的选择该品种地组织为2/1右斜纹,3根经纱穿一篇,开始选用81.5号钢筋,在织造中发现经纱…  相似文献   

16.
赵书国  党亚红  王振章 《纺织器材》2013,40(1):42-43,56
介绍了赐来福公司制造的U型、T型、TT型3种纺杯凝聚槽的特点,设定纺纱条件,分别采用这3种不同纺杯纺制58 tex牛仔布用纱.对比试验表明:U型纺杯纱条千均匀度相对较差,毛羽较多,强力稍差,但纺纱效率高;T型纺杯条干好,强力高,毛羽少,但纺含杂高的原棉时,纺纱效率较低;TT型纺杯成纱品质介于U型、T型纺杯之间;指出TT型纺杯较适合纺制粗特牛仔布用纱.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用国产FS1型摩擦纺纱机纺制的纱做纬纱而用粗纺纱做经纱开发新产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吴签音 《棉纺织技术》1998,26(11):56-56
我厂生产的80/80牛仔布具有纹路清晰,布身厚重,坚牢耐磨的特点。经染色整理后,可做成各色牛仔装。其经纱采用的是转杯纱。一度因为转杯纱的“油经”疵点,使得80/80牛仔布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只能染深颜色。通过组织攻关,加强管理使得“油经”次布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9.
用回丝开松花纺转杯纱近年来,由于原棉资源紧张与价格上涨,我国转杯纺的发展出现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部分转杯纺规模较大的企业,纷纷压缩设备数量,而有些牛仔布的专业厂正在引进或购买国产转杯纺设备,建成自纺自织的全能厂;一些乡镇企业购进国产和转手设备来生产转...  相似文献   

20.
探讨应用嵌入式纺纱技术开发夏季轻薄牛仔布用纱的方法和效果.提出了嵌入式夏季牛仔布用纱的开发思路,通过选配原料、进行长丝卷装准备和细纱机相关设备改造、合理配置前纺和细纱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操作和质量控制措施,成功纺制出两种嵌入式复合纱.认为,应用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可开发出号数较细、强力较高、条干较好、耐磨性较强的嵌入式复合纱,较好地满足夏季牛仔布用纱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