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中药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通过用中药大黄、黄莲、花粉、无花果4种中药对健康鲤鱼进行模拟投喂,并对投喂后鲤鱼的脏器重量变化、血液内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及体内外的溶菌物质溶菌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大黄、黄莲能引起鱼体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溶菌物质溶菌活性增加及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能显著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花粉可引起体内溶菌物质溶菌活性增强,以上3种药均有免疫增强作用,为免疫增强剂。中药无花果使免疫脏器重量下降,溶菌物质活性降低,吞噬能力下降,为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对鲢鳙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鲢鳙鱼为材料,选用污水排放站的污水为污染源,经厌氧发酵后,以不同浓度对鱼体浸泡处理,通过对鱼体免疫器官重量变化,溶菌物溶菌活性及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通过对免疫器官重量变化的测定可见:随污水浓度的增加,免疫器官重量越来越小;2.通过对溶菌物质测定可见:随污水浓度的增加,对粘液和血清的影响愈大;3.通过对白细胞吞噬能力的测定可见:随污水浓度的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用酚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和从该菌体提取的菌体脂多糖浸泡接种20~25g的草鱼鱼种,共浸泡2次间隔一周。通过检测受免鱼体血清、肠和体表粘液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采用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浸泡免疫接种疫苗对预防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受免鱼体与对照鱼相比,血清、肠和体表粘液中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都有明显上升。经活菌攻毒后,酚灭活柱状嗜纤维菌疫苗免疫组免疫保护率达30%,而脂多糖疫苗免疫组免疫保护率为55%。  相似文献   

4.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复合物,连续投喂斑点叉尾28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RPS),探讨了酵母复合物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酵母复合物投喂斑点叉尾,可以使供试斑点叉尾的生长速度较投喂未添加酵母复合物饲料的空白对照组稍快,但是与投喂添加酵母多糖的药物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之间均未出现差异;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鱼体有所上升;对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的肝功能有所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抵抗能力有所增强。试验结果证明了酵母复合物对斑点叉尾的免疫系统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饵料中添加不同含量(0、2、4、8 g/kg)的免疫多糖,连续投喂中华倒刺鲃4周,分别于第2周末、第4周末检测血液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头肾和脾中溶菌酶活性,探讨口服免疫多糖对中华倒刺鲃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2周后对添加4 g/kg免疫多糖的试验鱼注射副溶血性弧菌,并于感染后0、1、2、4、8d取样检测血液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头肾和脾中溶菌酶活性,研究免疫多糖对中华倒刺鲃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该免疫多糖可显著提高中华倒刺鲃血液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吞噬活性及血清、头肾和脾中溶菌酶活性,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免疫多糖浓度的增加,免疫反应呈现增强的趋势;其中添加4 g/kg免疫多糖、投喂2周效果最佳,能显著增强中华倒刺鲃抵抗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60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成Ⅰ-Ⅳ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芪多糖0、10.0、30.0、50.0 mg/(kg·d),于D0、D8、D15、D22、D29测定草鱼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PP)、吞噬指数(PI)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与溶菌酶(LSZ)活力等指标,D29时对4组草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实验剂量的黄芪多糖可不同程度提高供试草鱼血液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各实验组草鱼血清中T-SOD、CAT、LSZ活性均呈增加趋势,投喂实验剂量的黄芪多糖均可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草鱼的死亡率(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黄芪多糖可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抵抗力,每千克鱼体质量的推荐剂量为10~30 mg/d。  相似文献   

7.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复合物,连续投喂斑点叉尾鮰28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RPS),探讨了酵母复合物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酵母复合物投喂斑点叉尾鮰,可以使供试斑点叉尾鮰的生长速度较投喂未添加酵母复合物饲料的空白对照组稍快,但是与投喂添加酵母多糖的药物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之间均未出现差异;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鱼体有所上升;对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的肝功能有所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抵抗能力有所增强。试验结果证明了酵母复合物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系统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供试黄颡鱼的鱼体质量添加中草药制剂剂量(0~1000mg/kg)的不同,试验设6个组(对照、Ⅰ、Ⅱ、Ⅲ、Ⅳ、Ⅴ),连续投喂30 d后,测定黄颡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注射的方法进行人工攻毒,进行抗病力检测.结果表明,各供试组黄颡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组黄颡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Ⅱ、Ⅲ、Ⅳ组和Ⅴ组黄颡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黄颡鱼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Ⅰ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活菌攻毒的方式证明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增强黄颡鱼对人工感染A.hydrophila活菌的抵抗力.从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与抗病力的效果考量,这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在黄颡鱼饵料中添加量以400~80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9.
莨菪碱在草鱼口服免疫中佐剂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将莨菪碱添加在酚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和菌体脂多糖疫苗中,分别口服免疫接种草鱼后,通过检测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活菌攻毒等方法,探讨了莨菪碱在草鱼口服免疫中的佐剂性。结果表明,用添加莨菪碱的疫苗免疫接种草鱼后,受免鱼体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都明显地高于未添加莨菪碱疫苗的免疫组。从而证明了莨菪碱在草鱼口服免疫中具有良好的佐剂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供试黄颡鱼的鱼体质量添加中草药制剂剂量(0~1 000mg/kg)的不同,试验设6个组(对照、Ⅰ、Ⅱ、Ⅲ、Ⅳ、Ⅴ),连续投喂30d后,测定黄颡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注射的方法进行人工攻毒,进行抗病力检测。结果表明,各供试组黄颡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组黄颡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Ⅱ、Ⅲ、Ⅳ组和Ⅴ组黄颡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黄颡鱼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Ⅰ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活菌攻毒的方式证明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增强黄颡鱼对人工感染A.hydrophila活菌的抵抗力。从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与抗病力的效果考量,这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在黄颡鱼饵料中添加量以400~80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1.
试验鱼按投喂饲料的不同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RM0)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试验组分别以双低菜籽粕(DLRM)和普通菜籽粕(CRM)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DLRM50,CRM50)和100%(DLRM100,CRM100)的豆粕蛋白。分别在投喂菜籽粕后的当天与第14、28、42、56天取样,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补体(C3、C4)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投喂菜籽粕后28d内,各项免疫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在第42天,DLRM100组、CRM100组的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PP、PI,CRM100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DLRM100组的C4含量,CRM100组的C3、C4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56天,DLRM100、CRM10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DLRM50、CRM5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和对照组都没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方剂(以下简称玉方)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在适温及热应激条件下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相关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体质量0.08~0.10 kg的1+龄施氏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在22 ℃下预饲2周后,试验组鱼按0.9 g/kg的剂量连续口灌给药14 d,分别于试验0,7,10,14 d给药前称量鱼体质量,计算鱼体质量增加率;给药结束后,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半数鱼放入30 ℃的控温水族箱中热刺激2 h,然后分组采集所有供试鱼的血液及组织样本,进行各种酶活性及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施氏鲟在玉屏风散口灌给药的10~14 d体质量增加率快速提升。常温给药条件下,玉方总体能明显提高鱼体内球蛋白质量浓度及溶菌酶活性,同时促进AKP活性的提升;而对白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无显著影响;且能对SOD活性及NO含量进行平衡调节,并有效降低丙二醛含量。另外,高温热刺激对玉方药效无显著不良影响。但玉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鱼体血浆中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胆红素和尿酸浓度升高。【结论】玉屏风散对促进鱼类生长、增强其免疫及抗氧化能力有一定作用,可用作施氏鲟中药添加剂使用,但使用中应注意该方剂对鱼肝肾功能带来的负担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验鱼按投喂饲料的不同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RM0)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试验组分别以双低菜籽粕( DLRM)和普通菜籽粕(CRM)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DLRM50,CRM50)和100%( DLRM100,CRM100)的豆粕蛋白.分别在投喂菜籽粕后的当天与第14、28、42、56天取样,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补体(C3、CA)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投喂菜籽粕后28 d内,各项免疫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在第42天,DLRM100组、CRM100组的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PP、PI,CRM100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DLRM100组的C4含量,CRM100组的C3、C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56天,DLRM100、CRM10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DLRM50、CRM5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和对照组都没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免疫多糖对受免草鱼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免疫多糖,投喂经注射接种福尔马林灭活的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菌苗的草鱼(Qerlopharyngodon idellus)28 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探讨了免疫多糖对受免草鱼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用添加200.0 nag/(kg.d)免疫多糖的饲料投喂受免草鱼,不仅可以使受免草鱼对灭活柱状黄杆菌的免疫应答水平提高,增强抵抗柱状黄杆菌人工感染的能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促进生长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α-甘露聚糖肽对鲫鱼免疫应答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α-甘露聚糖肽(M annatide)对鲫鱼免疫应答强度的影响,将α-甘露聚糖肽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5 m g的剂量拌饵投喂鲫鱼,分别于7,14,21和28 d时检测各组鲫鱼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白细胞的吞噬活性、SOD酶活性和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不同投喂周期均可增强鲫鱼的免疫应答强度;用药饵投喂7 d的试验组,7 d后免疫应答强度很快与对照组趋于一致;21 d和28 d投喂组的免疫应答强度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P<0.05)高于14 d组。因此,投喂21 d左右即可达到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持续30 d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虫草多糖对日本沼虾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饲料中添加1‰的虫草多糖,以口服形式对日本沼虾进行免疫,通过连续测定日本沼虾血淋巴吞噬活性,血清中抗菌活力、溶菌活力以及酚氧化酶活力,研究虫草多糖对日本沼虾免疫机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除个别情况外,虫草组的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抗菌活力、溶菌活力以及酚氧化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因此,投喂虫草多糖能够明显地增强日本沼虾的免疫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菌蜕、壳聚糖、天蚕素、左旋咪唑4种免疫增强剂对血鹦鹉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个组设3个平行。实验组分别投喂添加5%菌蜕、2‰壳聚糖、1‰天蚕素和0.25‰左旋咪唑的饲料,对照组为未添加免疫增强剂的基础饲料,连续投喂血鹦鹉鱼56d。分别于7 d、14 d、21 d、28 d、56 d每个平行组中随机取3尾鱼,检测血鹦鹉鱼血浆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补体C3和血液中呼吸暴发(NBT)活性。【结果】投喂血鹦鹉鱼菌蜕组分别在7 d、21 d、56 d的呼吸暴发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1d 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56d AL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壳聚糖组在56 d的呼吸暴发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1d 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天蚕素组和左旋咪唑组只在56 d呼吸暴发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这4种免疫增强剂中,菌蜕能更好地提高血鹦鹉鱼呼吸暴发、LZM、ALP活性,整体非特异性免疫效果要好于壳聚糖、左旋咪唑及天蚕素。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鮰对3种致病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叉尾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作为免疫原,分别接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Rafinsque)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方法,探讨了斑点叉尾鮰对3种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对斑点叉尾鮰经腹腔注射接种3种灭活菌苗能刺激受免鱼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受免鱼产生了对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凝集抗体和交叉凝集抗体,与未接种菌苗的对照鱼相比,受免鱼头肾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明显上升,活菌攻毒的结果也证明了受免斑点叉尾鮰对C.columnaris,A.hydrophila和E.ictaluri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免疫保护率(RPS)。  相似文献   

19.
选用罗非鱼120尾,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500、1 000、1 500mg.kg-1的黄芪多糖试验日粮,投喂40d。每10d检测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免疫器官增重情况。结果显示:500mg.kg-1、1 000mg.kg-1和1 500mg.kg-1组均能显著提高罗非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P<0.05);而添加剂量为100mg.kg-1则不明显(P>0.05)。表明黄芪多糖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罗非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与成熟。  相似文献   

20.
魔芋甘露寡糖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健康黄颡鱼为试验鱼,按投喂饲料的不同分为5组,3个平行.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KM0.1、KM0.2、KM0.3、M0.3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的魔芋甘露寡糖及0.3%的酵母甘露寡糖,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甘露寡糖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0.2%魔芋甘露寡糖14~28 d,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吞噬百分率PP、吞噬指数PI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00%、5.24.在整个试验过程中,KM0.3、M0.3组与对照组之间PP、PI均无显著性差异.KM0.2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增强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35天时溶菌酶活性达到最大值(0.31),第7天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136.67).除第42天外,KM0.3、M0.3组与对照组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投喂不同含量魔芋甘露寡糖均能增加黄颡鱼头肾指数、后肾指数、脾体指数,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KM0.2组质量增加率最高(95.68%)、饵料系数最低(1.63).0.3%酵母甘露寡糖组与对照组相比也能显著促进黄颡鱼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其中质量增加率为64.91%、饵料系数为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