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外间质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804G细胞外间质作为牛角膜内皮细胞培养的基础,用免疫荧光分析结合素α6的表达,并测定酸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结果生长于804G细胞外间质上的牛角膜内皮细胞结合素α6表达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804G细胞外间质可促进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ap)对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用高脂血清(HLS)造成体外培养猪主动脉SMC增殖。 结果:HLS培养促进SMC增殖,加Cap(0.2mg·L^-1)后拮抗SMC增殖,使丙二醇(MDA)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明显减少,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环腺苷-磷酸(cAMP)含量明显增加(P〈0.05-0.0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缺氧时体外培养的牛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REC)VEGF表达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药理机制及可行性。方法 CoCl2模拟缺氧处理培养的BREC细胞,用浓度分别为20、40、120μg/mL的川芎嗪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中24h,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生物荧光法分别检测细胞PCNA的表达、细胞内ATP含量以分析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的表达。结果川芎嗪可减少缺氧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PCNA的表达,降低细胞内ATP含量,降低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浓度,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嗪可抑制缺氧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α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郑元元  杨京  陈迪华  孙兰 《药学学报》2007,42(4):386-391
木豆素是从天然植物木豆叶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结构类似乙烯雌酚。本文观察木豆素及4种木豆叶提取物总成分(32-1,35-1,35-2和35-3)对人的类成骨细胞HOS TE85成骨功能、间质矿化及体外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以木豆叶提取物作用于细胞48 h,观察细胞增殖、3H-脯氨酸掺入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观察体外破骨细胞形成;作用于细胞18 d,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细胞间质矿化。结果表明,作用于细胞48 h后,木豆素可促进细胞增殖,在1×10-8 g·mL-1时细胞数增加57.7%,3H-脯氨酸掺入量增加98.5%。35-1和35-3还可明显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长时程作用后,32-1和35-3可明显增加成骨细胞间质矿化程度。木豆素(1×10-7 g·mL-1)对破骨细胞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2.8%,32-1(1×10-7 g·mL-1)的抑制率为37.9%。木豆素及木豆叶提取物都具有刺激成骨细胞骨形成、促进细胞间质矿化及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活性,提示木豆素在骨细胞上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具有抗骨质疏松新药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25):3510-3513
目的:研究曲伏前列素致高眼压模型大鼠结膜充血的不良反应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曲伏前列素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右眼建立高眼压模型,每天滴加相应药物1次,连续1周。末次给药后体外分离并培养各组大鼠右眼角膜周围血管内皮细胞,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细胞凋亡情况和增殖相关因子(Ki-76)、凋亡相关因子(Bad、Bax)、凋亡抑制相关因子(Bcl-2、Bcl-x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增加,Bad、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cl-2、Bcl-xl、Ki-76蛋白表达明显减弱,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曲伏前列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增加,Bcl-2、Bcl-xl蛋白表达明显减弱,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曲伏前列素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Bad、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伏前列素可能是通过促进高眼压模型大鼠角膜周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从而降低其细胞活力,进而引发结膜充血这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米诺环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上皮细胞增殖、蛋白合成、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米诺环素局部给药的效应浓度范围.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米诺环素(0,10,20,40,100,200 mg·L-1)分别作用于第5代(P5代)牙龈上皮细胞,孵育1,4,7,10,14 d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蛋白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10~200 mg·L-1米诺环素显著促进P5代人牙龈上皮细胞增殖活性(P<0.05),100mg·L-1为最大效应浓度;20~200 mg·L-1明显促进P5代牙龈上皮细胞蛋白合成(P<0.05);10 mg·L-1显著促进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20~200 mg·L-1显著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在10~20 mg·L-1的浓度范围内,米诺环素刺激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及蛋白合成.结论:10~20 mg·L-1可作为米诺环素局部给药的效应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蒺藜皂苷(GSTT)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牛VSMC,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为刺激因子,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H2O2为刺激因子,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VSMC内钙离子浓度;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的牛血管内皮细胞NO释放量。结果GSTT能明显抑制AngⅡ刺激的VSMC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GSTT也能抑制H2O2所致的VSMC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NO明显增多。结论GSTT能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此作用可能与抑制活性氧激活钙离子信号转导途径、增加血管内皮细胞NO含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内皮细胞间质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分离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细胞模型,通过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诱导内皮细胞间质化,TGF-β抑制剂SB-431542或替米沙坦预处理内皮细胞6 h,然后用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孵育脐静脉内皮细胞48 h。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CD31、VE-cadherin、α-SMA和Vimentin表达变化。应用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高浓度葡萄糖可以促进内皮细胞TGF-β的表达,而替米沙坦可抑制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TGF-β表达增加;高浓度葡萄糖可以降低内皮细胞CD31、VE-cadherin的表达,增加α-SMA及Vimentin的表达。TGF-β抑制剂SB-431542及替米沙坦可以显著逆转高浓度葡萄糖对内皮细胞间质化的影响。结论替米沙坦可以降低TGF-β的表达,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内皮细胞间质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转染bFGF基因对其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含人pcDNA3.1-bFGF质粒转染到生长良好的P3代人BMSCs,G4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转染bFGF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FGF基因及其产物的表达,MTY法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和细胞增殖周期,并将转染和非转染BMSCs分别成骨诱导分化,对其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脂质体介导pcDNA3.1-bFGF重组表达质粒转染BMSCs,经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证实转染细胞表达bFGF.转染细胞增殖活力加强,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比例更高(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转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非转染细胞(P〈0.05).结论 用脂质体转染法能将pcDNA3.1-bFGF成功导入体外培养的hBMSCs,bFGF基因改良的BMSCs可以改善其生存状态、促进其增殖,并可促进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α下调白血病细胞株K 562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端粒酶活性及相应增殖能力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以rhIFNα—2b处理K562细胞,用TRAP—ELISA法测定rhIFNα—2b作用前后细胞端粒酶活性,并用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结合台盼蓝染色测定rhIFNα—2b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hIFNα—2b下调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抑制其增殖。结论:rhIFNα—2b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PCR)分析姜黄素诱导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细胞转染升高或降低目的基因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测定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姜黄素处理后甲状腺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上皮-间质转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lncRNA以及靶基因之间的结合位点。结果 姜黄素抑制甲状腺癌的增殖、上皮-间质转化和长链非编码RNA H19的表达,姜黄素通过H19抑制甲状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H19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H19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高H19表达与总生存率降低显著相关,H19可以作为竞争性内源RNA通过结合miR-4735-3p来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易贝滴眼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用名称 ] recombinant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eyedrops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药理作用 ] 本品系酵母表达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 ,由 5 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经高度纯化后制成的滴眼液。角膜损伤后的修复 ,有赖于角膜缘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及分化细胞 (TA细胞及上皮细胞 )向角膜中心迁移。EGF与角膜缘干细胞膜上的EGF受体 (EGF R)结合 ,激活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 ,通过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变化 ,促进RNA ,DNA及蛋白质的合成 ,实现细胞的快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动物成分(ACF)器官培养保存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方面的效果。方法将Wistar大鼠角膜16只密闭保存于ACF中4周,葡聚糖T500脱水2 d,作为ACF组。以常规含2%胎牛血清(FBS)的MEM基础培养基组作为对照组。保存结束,计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内皮层中胞质紧密粘连蛋白1(ZO-1)的表达水平,以评估内皮细胞活性和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屏障功能。结果保存结束后,对照组大鼠角膜的ECD值仅为(1 875±162)个/mm2,ACF组则高达(2 143±169)个/mm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6)。角膜冰冻切片显示ZO-1在保存后大鼠内皮层成功表达。RT-PCR检测表明ZO-1mRNA在ACF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ACF器官培养法保存角膜可以更好地保持内皮细胞的活性和紧密连接的屏障功能,在无血清器官培养保存角膜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骨肽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的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中分别加入75,150,300,600和1 200μg/L的骨肽注射液培养6 d,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12 d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骨肽注射液150~1 200μg/L组1~6 d的细胞增长速度较快(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骨肽注射液300μg/L对成骨细胞的增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骨肽注射液75~1 200μg/L组培养3,6,9和12 d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P<0.05),骨肽注射液300μg/L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结论骨肽注射液可提高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并加速成骨细胞的增殖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pyrrole,MCTP)对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calf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CPAEs)一氧化氮(NO)含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测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的NO含量;Western blot检测eNOS蛋白表达;胶原凝胶实验分析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性。结果经野百合碱处理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NO含量和eNOS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性增强。结论MCTP可抑制eNOS蛋白表达,肺动脉内皮细胞NO产生受到抑制,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性增强,这些改变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人转化型角朊细胞株COLO-16细胞为模型,采用活细胞计数、3H-TdR参入法、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电镜及ABC法进行研究。结果大黄素能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角朊细胞的体外增殖和DNA合成;减少角朊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对角朊细胞超微结构有直接损伤作用;并抑制角朊细胞角蛋白表达,破坏细胞骨架。结论大黄素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角朊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是角朊细胞增殖分化的有效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金粉蕨素拮抗Menadione氧化损伤所抑制的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Menadione(O- 2 )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氧化损伤模型 ,采用MTT法和细胞计数法 ,观察不同浓度金粉蕨素对Menadione损伤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 ;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含量 ;以Westernblot检测细胞eNOS活性及磷酸化ERK1 / 2的表达。结果 金粉蕨素保护组与损伤组相比 ,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降低 ,培养液中NO含量增高 ,eNOS活性增强 ,磷酸化ERK1 / 2表达上调。结论 NO和ERK1 / 2通路可能介导了金粉蕨素拮抗Menadione氧化损伤所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对PDGF诱导的NIH 3T3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槲皮素对PDGF诱导的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Giemsa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DNA含量的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WesternBlot分析技术对PDGF诱导的NIH3T3细胞增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处理可显著地抑制PDGF诱导的NIH3T3细胞增殖,而且主要是细胞周期S期抑制,WeseternBlot分析提示槲皮素可明显地抑制PDGF诱导的NIH3T3细胞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可显著地抑制PDGF诱导的NIH3T3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孙志成  郑红  李世荣  吴军 《天津医药》2005,33(12):780-78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拮抗剂Met—RANTES对内皮细胞与异体T细胞趋化、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T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混合培养的方法,观察使用趋化因子拮抗剂Met—RANTES干预前后内皮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对T细胞趋化、黏附率的变化。结果:血管内皮细胞与T细胞混合培养可见内皮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RANTES、MCP-1及MIP—1α,RANTES的表达率增高。趋化因子拮抗剂Met—RANTES可以显著减低内皮细胞对T细胞的趋化和黏附。结论:趋化因子拮抗剂Met—RANTES通过减低内皮细胞与异体T细胞的趋化与黏附而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