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XJM-S12型浮选机和灵活的浮选工艺,根据煤质变化,实现一次精选、分支浮选和一次浮选多种流程,这对难浮煤泥浮选具有重要意义。赵各庄矿选煤厂生产实践表明,浮精灰分降低1%,产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赵楼选煤厂的浮选系统,分析了入浮煤泥的性质,比较了KHD型充气式浮选机和XJM-S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设备性能和应用情况,阐述了两者串联的浮选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指标表明:串联浮选工艺应用效果良好,使浮选精煤得到了有效的分选回收。  相似文献   

3.
谢登峰 《煤矿机械》2013,34(6):177-179
由于原煤煤质变化,选煤厂煤泥量大幅增加,现有的浮选工艺难以适应洗选要求。在分析入洗煤泥性质和浮选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用XJM-S型浮选机替换XJX-T浮选机的技术改造方案。生产实践表明,改造后比改造前浮选精煤产率提高了1.96%,浮精灰分下降了1.17个百分点,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对灵石煤泥的可浮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该煤泥可浮性差的潜在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药剂乳化的方法,利用实验室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作主体分选设备对其进行选别,结果表明,对该难浮煤泥进行乳化柴油浮选柱选别可以显著的降低捕收剂用量,提高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乳化柴油浮选柱选别是处理该难浮煤泥的有效途径,用药量少,浮选指标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浮选是目前细粒煤泥处理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方法。XJM-S系列浮选机在我国煤泥浮选设备中占有率最高,达70%以上。为使选煤同仁全面了解XJM-S系列浮选机技术特色、应用及发展,简述了XJM-S系列浮选机的工作原理、设计思路及其结构特点,回顾了该设备的研发历程,介绍了指导大型设备参数设计的放大准则,以及采用流场数值模拟对该设备结构的验证和优化;同时对比分析了目前生产中常用的XJM-S、XJM-K S、“3+2”系列浮选机的主要特点、现场应用情况以及XJM-S系列浮选机在低阶动力煤煤泥浮选提质中的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XJM-S系列浮选机以设备运行可靠化为基础,通过槽体多样化配置和控制系统自动化提升,可实现浮选生产工艺的灵活化。最后,对XJM-S系列浮选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浮选机是浮选系统的核心设备,其选择和选型对于选煤厂的新建或改扩建设计至关重要。浮选机的选择通常需遵循入选原煤煤质、入浮煤泥的粒度组成和可浮性、1.60~1.80 g/cm~3中间密度级含量、1.125 mm粒级含量和灰分、0.5~1.25 mm粒级或超粗颗粒的含量等一般原则。对于XJM-S型浮选机可采取4个步骤选型,即依次确定每台(组)浮选机的槽数、浮选机的单位处理能力、入浮煤泥量和矿浆量及不均衡系数、浮选机数量。庞庞塔选煤厂的XJM-S型浮选机采用该方法进行选型,在入浮煤泥可浮性等级为难浮选、主导粒级偏细、入料灰分为23.67%、入料浓度大于90 g/L的条件下,浮选机运行正常,浮选精煤产率与灰分分别为66.49%、9.27%,浮选尾煤灰分为52.18%,浮选生产效果良好。该选型方法依据实际选型经验,结合XJM-S型浮选机的技术特点,对通用选型方法进行了补充与完善,是普遍选型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选煤厂大型化发展对大型浮选设备的迫切需求,采用模拟放大方法,研制出单槽容积为28 m3的煤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XJM-S28型浮选机。XJM-S28型浮选机在山西焦煤集团、河北开滦集团、华晋焦煤集团等煤炭生产企业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机对煤泥可浮性适应能力强,分选指标稳定,工艺灵活,可较好地满足大中型选煤厂浮选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浮选中粗颗粒与气泡碰撞概率低,且与气泡粘附后也会因矿浆的强烈湍流运动而极易从气泡上脱落的问题,结合粗、细粒矿物浮选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于粗、细粒矿物分选的宽粒级煤泥浮选机。采用FLUENT软件对该浮选机进行了气液两相流场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浮选机内流体速度、湍流强度和气相浓度的分析,验证了该结构浮选机可为粗粒和细粒矿物浮选提供各自所需的流体力学环境。采用组建的实验室宽粒级煤泥浮选试验系统对章村矿选煤厂0~1mm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浮选工艺条件,采用该浮选机对0~1mm宽粒级煤泥浮选时,浮选精煤数量指数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为96.33%和92.07%。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灰煤泥难选的原因并探讨了现有的分选技术和新型分选设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高灰细泥夹带是造成精煤污染的主要原因,高灰细泥罩盖将导致煤的可浮性下降,致使部分低灰精煤损失在尾煤中,造成浮选可燃体回收率下降;高灰细泥增加药耗,影响煤泥的浮选;现有的分选技术主要为粗选加精选、脱泥浮选、分级浮选、分支浮选、调浆浮选等,其中脱泥浮选和分级浮选具有相对优势;新型分选设备主要有FJG-S8振荡浮选机和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S-FCMC)等,以上技术及设备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旋流微泡浮选柱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工艺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邢台矿选煤厂煤泥处理工艺流程,详细分析了浮选柱与浮选机各自的分选原理和特点,并根据邢台矿选煤厂工艺流程和入浮煤泥性质,通过对选前脱泥与不脱泥重介条件下旋流微泡浮选柱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浮选工艺效果的分析,对比了两种浮选设备的分选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输入条件下的煤泥浮选过程,以唐山矿区高灰难选煤泥为研究对象,将煤泥浮选过程分为调浆和浮选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调浆和浮选不同转速下的浮选功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调浆过程和浮选过程最优的转速均为2400r/min;随着调浆搅拌转速的提高,精煤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浮选功耗的增加,精煤灰分先增加后减小,精煤可燃体回收率逐渐增加;过低的搅拌强度不利于煤泥的矿化,而过强的搅拌会影响泡沫层的稳定。根据矿物可浮性的变化,对浮选过程中的能量需要进行分配,用最低的功耗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煤泥浮选能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可浮性煤泥的浮选能耗,针对钱家营选煤厂烟煤和陈四楼选煤厂无烟煤两种代表性煤泥,在最优药剂用量、浓度和充气量条件下进行浮选能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陈四楼煤泥的天然可浮性较差且高灰细泥含量较多;转速越高,同种煤泥达到相同的可燃体回收率所需的浮选时间越短,但所需的总能耗越多;低转速、较长浮选时间条件下消耗较少的功能够与高转速、较短时间条件下消耗较多的功获得相同的可燃体回收率;可通过计算浮选能耗比较指标Wf值来比较不同煤泥的可浮性;随着浮选过程的进行,精煤灰分逐渐增加,浮选速率常数k值逐渐减小,煤泥的可浮性越来越差,单位可燃体回收率的产品浮出所需的能耗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XJM-KS45型3+2式浮选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阐述了该机矿化器微泡预选入料、泵式双层伞形叶轮搅拌自吸、一次选与二次选灵活切换等技术特点。在吕临能化选煤厂的应用实践表明,其单台处理能力可达1 000~1 300 m~3/h,在入浮煤泥平均灰分为23.67%的情况下,精煤灰分可降至9.27%,精煤产率达66.49%,可燃体回收率平均为79.02%,浮选完善指标平均达到44.25%。  相似文献   

14.
本开滦地区的炼焦煤泥属于典型的难浮煤泥,长期以来,煤泥的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较低,浮选尾煤灰分也偏低,导致大量高品质稀缺资源的流失。本文通过对该难选煤泥进行一定的物性分析,采用磨矿手段进行矿物解离,探究磨矿工艺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寻求释放稀缺资源、提高浮选精煤回收率的新途径。通过红外、衍射、扫描电镜等一系列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分析发现:该浮选煤泥变质程度不深,煤中主要赋存有高岭石和石英等矿物杂质;颗粒呈碎散状分布,表面及裂隙中赋存有大量微细粘土类矿物质,其较高的比表面能易与煤形成竞争性吸附,导致煤泥难选。结合小筛分、小浮沉等基础试验分析发现:该煤泥中间密度级含量较高,煤与矿物杂质多以连生体形式出现;当预制精煤灰分为12%时,该煤泥属中等可浮。通过对浮选的中煤进行磨矿再浮选,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到77.85%,灰分为12.50%。较原煤磨矿浮选的回收率提高了5.13%,较原煤直接浮选的回收率提高了8.23%,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孟红芳 《选煤技术》2004,(6):37-38,44
阐述了XJM-S型浮选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效果,实践表明该浮选机是目前 煤泥浮选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原XJX-T12型中心入料式浮选机处理能力不足,制约了生产的问题,采用了XJM-S16型溢流式浮选机,解决了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含量增多导致浮选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满足了浮选入料总量增加,入浮的可选性变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XJM-S16型浮选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该浮选机是目前煤泥浮选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8.
《煤》2021,30(9)
为了改善细粒煤浮选过程中浮选药剂用量问题,提高浮选效率,文章采用了捕收剂煤油和起泡剂仲辛醇,通过表面张力测定及浮选试验,探究了矿浆表面张力对弱粘煤、焦煤和无烟煤三种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三种不同煤质的煤泥进行浮选实验,随着捕收剂煤油和起泡剂仲辛醇用量的增加,浮选煤泥的可燃体回收率逐渐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燃体回收率有轻微的下降趋势;同时矿浆表面张力逐渐降低后呈上升趋势,此时浮选煤泥的可燃体回收率及精煤灰分也先增加后降低。这表明矿浆的表面张力值对煤泥浮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低阶烟煤煤泥洗选提质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目前的煤泥提质技术已不能满足煤泥提质的要求,需对浮选提质技术进行新的研究。对朔州中煤平朔能源有限公司选煤厂的煤泥进行了可浮性提质试验,得出该煤泥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情况下,浮选可燃体回收率大于80%,煤泥的可浮性为易浮,使得低阶烟煤煤泥浮选成为可能。通过药剂选择性试验,得出HZ-1浮选药剂更加适合煤泥浮选需要,煤泥浮选的工业生产实践表明,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浮选完善指标为43.85%,同实验室结果相近,取得了理想的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选煤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我国煤泥浮选的主要设备———XJM-S系列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近两年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浮选槽容积发展到20m3,满足了90~120万t/a跳汰或150~200万t/a重介选煤工艺浮选单机生产的需要;开发出具有简化浮选工艺和强化浮选机制的XJM-KS系列浮选机,提高了浮选系统模块化集成度,节省了浮选系统厂房面积20%~30%;探索了振荡法提高浮选机选择性的新技术,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