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苏东  褚慧玲 《科学》2004,56(6):39-41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社会。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公民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不能被排除于社会事务之外。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公民的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使个体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过上负责任的幸福生活。同时在涉及到人类社会和国家命运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采取合乎理性的行动。因此。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上。  相似文献   

2.
李大光 《科学》2016,(4):1-5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上关于公众科学素养概念与内涵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讨论,本文有关科学素养的概念、维度、标准,以及社会调查方法的确定,展示了国际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也为制定与国家整体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基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近些年来我国政治与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健全社会主义宪政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提高公民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对程序正义的认知与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普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福君 《科学通报》2019,64(9):885-890
<正>1978年"科学的春天"为我国科普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40多年来,科普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科普能力建设逐渐强化,科普体制机制改革日趋深化,科普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科普人才队伍稳步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提高,为科技创新构筑了坚实的社会基础.1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历程1.1科普事业建制化恢复重建(1978~1993年)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对不同种族和族群之间的科学素养差距知之甚少。本文作者描述了美国公民科学素养中的种族和族群差距,并且试图解释造成这种差距的潜在动因,得出的结论是:成年黑人和拉丁美洲裔相比于成年白人的科学素养劣势只能部分通过更广义的基本素养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标准的体系框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增一 《科学》2004,56(6):35-38
自从1985年美国率先推行旨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2061计划”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十分关心公众科学素养建设问题。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协关于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简称“2049计划”)的建议,该计划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科技部、教育部等14个部委共同推进实施,力争到2049年共和国建国100周年之际实现“人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在全面开展和实施这项计划的过程中,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则是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拟对中国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的体系框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法律赋予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与保证.大区域的教育缺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稳定,对因各种原因丧失学习机会的公民予以救助,使之能够得到所需要的教育,这是教育救助的发展起点和方向.但我国的教育救助还没有成熟的体系,文章对我国教育救助制度的发展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亢 《科学之友》2008,(7):116-117
文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近些年来我国政治与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健全社会主义宪政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提高公民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对程序正义的认知与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9.
科学素养的概念化过程与中国的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大光 《科学》2006,58(3):25-28
国务院发布了“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对于科学素质的报道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回顾与思考科学素养概念的发展演变与中国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对于了解中国在国际学术讨论语境中独特的科学素质概念形成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杂志》2007,29(2):90-90
《自然杂志》是一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动态性相结合的综合刊物,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审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审定的自然科学总论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也是我国多种检索和光盘版的全文收录源刊物。《自然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介绍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新成就和发展,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支持有创见的新思想与新学说,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以帮助读者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根据钱伟长院士的建议,把刊物办成“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桥梁”,要求来稿既要有较高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