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脑卒中危险因素随时代的变迁和发病的预防清原裕战后的日本,随着经济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反运动不足或饱食等已成为新的健康问题。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到日本人的心血管病的疾病结构,也可能使脑卒中的病态发生变化。本报告以福冈县久山町长年持续进行的心血...  相似文献   

2.
青年人脑血管病的病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人脑血管病的病因藤岛正敏久山町有关循环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始于1961年,但其调查对象为40岁以上的居民。理由之一为40岁以下的年龄段中,以脑卒中为主的心血管病很少。事实上,通过脑的病理解剖(解剖例占全部死亡例的80%以上)得出,40岁以下...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与正常血压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要高得多。Framingham研究表明,在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危险性是正常血压者的3.8倍;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性为正常血压者的2倍;心力衰竭竞高达4倍,对久山町部分居民进行的研究还显示血压水平越高,脑梗塞的发病率越高。1970年,VA(Veterans Administration)研究首次证明,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到七十年代为止一直位居日本死亡率的第一位 ,但由于降压药的普及而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 ,随着老龄人口的急剧增加及医疗技术的进步 ,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目前 ,需要护理的人群中脑血管病患者占 4 0 %的现状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以脑梗塞为中心介绍老年人脑血管病的特征及治疗。一、老年人脑血管疾病的类型与各国结论不相符的是日本的脑出血比例占脑血管疾病的大部分 ,对此本教研室从 1 961年起对福冈市近郊久山町 (人口约 70 0 0人 )的 4 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了以心血管疾病为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对追…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日本人的高血压与脑卒中有密切关系。可以预想,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伴随人口的急剧老龄化。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增加,老年人的高血压管理已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并不仅是纠正高血压状态,而是在于防止由于持续的高血压状态所带来的脏器损害的进展,其中也包括预防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不过,此时的问题是,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亚洲人心血管意外内容与欧美人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代表日本流行病学研究的久山町研究和代表欧美的Framingam研究相比较,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反转关系。因此,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人高血压治疗目的,首先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才是预防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和防止再发。只是,有必要假设以人种不同所带来的脑及心血管危险意外的发病率差别,今后也要作为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使460万人死亡,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扫死亡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日本是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高的国家之一,脑血管病死亡率一直居死因之首。中国也是脑卒中死亡率高发地区,据估计居民现患脑血管病600万,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130万人、死亡近10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3/4的人留下偏瘫等症状,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扫生活能力。 日本的脑卒中诊疗系统从超急性期治疗法(血栓溶解疗法、血管内治疗、脑保护疗法等)的开发到脑卒中专门医师制度的导入逐年发生变革,脑卒中诊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期专辑介绍日本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动态,内容详尽新颖,为我国医师进行脑卒中相关诊疗提供对策参考。 本专辑选译自《治疗》杂志2005年第87卷第1期,“ブレインアタック时间の‘脑卒中’诊疗”专辑,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陈谅教授审校。[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阪成人病治疗中心一部的飯田部长认为,胆固醇在体内增加,是造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但体内胆固醇含量过低,也会成为疾病的原因。飯田部长与大阪公共卫生研究所的小町喜男所长,从1963年就开始了对胆固醇与各种疾病关系的调查工作。目前已证明,血清中胆固醇过低,易患脑卒中,特别是脑出血。最近,他们又提出胆营醇与癌之间是否有关的质疑。他们用14年的时间(1975~1978),以居住于大阪市郊46~49岁曾接受过循环系统检查的13500人为对象,调查其死亡原因与血中胆固醇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中,血清不足180mg/dl者,在全部死亡者中占了较高的比例。血清不足160mg/dl者中,因癌死亡者也占了较高的比例。在女性中,这一现象不太明显,但绝经期一过,则胆固醇值增加。从调查结果看,还不能肯定胆固醇与死亡以及癌之间的关系,但可以肯  相似文献   

9.
从血压日内变动看无症状性脑梗塞小泽利男一、无症状性脑缺血及其危险因素对当今的老年人来说,脑梗塞己成为最重要疾病之一。虽然直接导致死亡者为少数,但发病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很大影响。老年人卧床不起的原因,半数以上是因脑梗塞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日本...  相似文献   

10.
仇琳 《日本医学介绍》1995,16(8):365-365
日本人肺癌的发病动向及变动的主要原因自1951年开始脑血管疾病代替结核病在日本人死亡原因中占据了首位,而三十年后的1981年占据日本人死亡原因首位的已经是癌症了。此后随着癌的死亡人数的增加.其中胃癌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其他癌症的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因...  相似文献   

11.
猝死是一种特异的疾病的概念。理由是①很多疾病都有发生急死的可能性,因此要查明猝死的统一病因及制订统一对策是困难的;②猝死多数没有明确、特定的死因。这是由于临床极其缺乏猝死特性的资料;③猝死的研究历来是从法医学角度进行的。从原因不明而进行猝死尸检病例的发生率的报告来估计猝死的发生率有增加的可能。了解猝死的实况,以住院病例为中心进行检查,并不是办法。很多病例在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医院只不过是单纯调查研究何种疾病引起猝死的机会多。本文以福岡県久山町居民的剖检群体为对象,叙述猝死的发生率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常把与易患某种疾病有关的原因叫作该疾病的危险因素(risk factor)。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已举出很多种。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脂血症等等。但是,这些危险因素并非都具有同等的比重。脑出血与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也有很大不同。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营养不良、出血倾向;而脑梗塞则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诸多危险因素复杂地参与。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所以预防脑卒中的基本点就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这样说一点也不过份。预防高血压首先要做到尽量  相似文献   

13.
青年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永山正雄等青年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虽然也常见有X综合征(SyndromeX)等具有多数危险因素的病例,但与中老年发病病例不同,如不进行广泛多方面的临床检查,则不易明确其病因和病态。另外,即使进行充分地查找,...  相似文献   

14.
不能排除的危险因素①年龄和性别;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统计中可以看出.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可见年龄增长本身已成为重要危阶因素。因此从年轻时起就控制其他合并的危险因素是有很大意义的。35~44岁年龄组,因缺心性心脏病而死亡的人数最少,其中多为无既往心脏病病史而突然死亡。这个年龄组死亡率之所以低,与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缺血性心脏病有关。在性别差异方面,35岁美国白人的男女比例为6∶1,35~40岁的日本人男女比例为3∶1,以男性为多。但随着年龄增高,男女性别差异变小。因此,对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研究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1年日本疾病死亡的顺序和死亡率中,脑血管疾病占第一位(10万人口中125.2),直到1980年、1981年以后才仅次于癌居第二位。脑卒中死亡率自1951年以后继续上升,1965年在10万人口中175.8人,为最高;以后逐渐减少,1980年减到139.7人,1981年为134.2人,当时癌为141.9人,上升到首位。战后对脑卒中的研究战后,以西野等人为中心组成脑卒中研究班,1947年发表了研究班的成果“脑溢血”。尤以松冈为中心的脑血管障碍的病理研究成为世界性的成就受到重视。1955年冲中等发表了“脑血管障碍—脑溢血及其有关疾病的临床和病理”一书。在脑卒中临床上应用了神经学的基本原则。关于脑循环,相泽等最早引进了N_2O的方法,并作出了出色的成绩,指出动态地观察脑卒中的成因、病情、临床等方面的重要性,成为有历史意义的报告。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使460万人死亡,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日本是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高的国家之一,脑血管病死亡率一直居死因之首。中国也是脑卒中死亡率高发地区,据估计居民现患脑血管病600万,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130万人、死亡近10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3/4的人留下偏瘫等症状,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日本的脑卒中诊疗系统从超急性期治疗法(血栓溶解疗法、血管内治疗、脑保护疗法等)的开发到脑卒中专门医师制度的导入逐年发生变革,脑卒中诊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期专辑介绍日本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动态,内容详尽新颖,为我国医师进行脑卒中相关诊疗提供对策参考。本专辑选译自《治》杂志2005年第87卷第1期,“ブレインアタツク代の朐卒中診”专辑,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陈谅教授审校。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使460万人死亡,其中1/3在工业化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日本是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高的国家之一,脑血管病死亡率一直居死因之首。中国也是脑卒中死亡率高发地区,据估计居民现患脑血管病600万,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130万人、死亡近100万人,在幸存者中约3/4的人留下偏瘫等症状,部分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日本的脑卒中诊疗系统从超急性期治疗法(血栓溶解疗法、血管内治疗、脑保护疗法等)的开发到脑卒中专门医师制度的导入逐年发生变革,脑卒中诊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期专辑介绍日本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动态,内容详尽新颖,为我国医师进行脑卒中相关诊疗提供对策参考。本专辑选译自《治》杂志2005年第87卷第1期,“ブレインアタツク代の朐卒中診”专辑,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陈谅教授审校。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 ,ARD)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视网膜黄斑部的疾病。由于是黄斑部的病变 ,发病初期即自觉视力障碍。是欧美的第一位的成人致盲眼病。最近 ,在日本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据欧美流行病学调查 ,在Rot terdam研究组中 ,5 5岁以上居民中发病率为 1 1 % ,日本福冈县久山町 5 0岁以上居民中发病率为 0 67%。国际分类将本病分为早期老年黄斑病 (玻璃膜疣、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 )和晚期老年黄斑病 (脉络膜、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的出血、渗出型和…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不但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在拥有先进医疗设施的发达国家也都有较高的病死率。日本肺炎死亡在各种致死病因中居第4位,2000年有超过86000人因肺炎死亡,死亡率为69.2/10万人口。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异常增高,为1200/10万人口,肺炎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危险因素和高血压并发症筑山久一郎等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是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单纯控制高血压这一个危险因素是不够的,要同时去除和减轻合并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高龄)、性别(男性)、心血管疾病家庭史(父母及兄弟姐妹中有不足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