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深度域地震资料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何惺华 《石油物探》2004,43(4):353-358
随着VSP、深度偏移、并间地震等物探新技术的出现,深度域地震记录的应用日益增多,从时间域和深度域的地震波场描述出发,对深度域的子渡、褶积和Fourier变换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证明了时域与深度域中的地球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其数学表达方式是相似的。对深时转换中采样间隔的选择、频率谱与波数谱数据的关系和深时转换剖面上视频率变化等实际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在CD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针对复杂构造的成像问题,在CD地区开展了地震资料前深度偏移研究,并根据该区古生界册的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现状提出了一套处理流程,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的预处理,结合地质,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建立初始的地质模型;然后,利用CMP道集相干反演速度分析方法建立整体的速度-深度模型;接着;利用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进行剩余速度分析,提高速度-深度模型的精度;最后,基于Kirchhoff积分偏理论进行叠前深度域  相似文献   

3.
叠前深度偏移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复杂地震资料作为研究剖析实例,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的具体特点,通过建立新的合成地震记录模式和新的地震数据处理模式,探索出一套针对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方法,使深度剖面的岩性解释工作得到了补充。变频率初相位的合成地震记录方法合理有效地解决了模拟地震子波的相位问题,使层位的对比更加可靠;通过峰谷差值剖面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类似于经过反演处理的剖面,有效避免了振幅横向不均匀变化给岩性预测带来的影响,使得深度域的解释方法更加简便和合理;地震资料相干体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储层构造分析精度提供了有利的工具。结合钻井资料,对海拉尔地区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体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布井有利区,为进一步的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塔中10井区地震资料连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决塔中10井区地震剖面交点处闭合时差和小幅度构造精度成像的问题,本文沿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模型建立的思路,对该区多期施工的二维测线工区,建立统一的时间模型和层速度一深度模型,并以此为控制,进行叠前深度偏移连片处理。处理结果,提高了剖面的深度闭合深度精度,落实了小幅度构造,提高了钻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张杰  陈学华  蒋伟 《石油物探》2021,(3):353-365
由于深度域地震子波具有对介质速度依赖的特性,褶积模型无法直接用于提取深度域地震子波。准确提取深度域地震子波对于深度域地震资料的反演和解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深度域地震子波提取中存在的2个主要问题,即深度域地震子波对介质速度的依赖特性和深度域测井数据与地震数据的采样间隔非一致性,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然后,对目前已有的深度域地震子波提取方法进行了梳理,根据是否在方法中用到测井信息,将方法分为确定性地震子波提取方法和统计性地震子波提取方法2大类,并对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深度域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深度域统计性地震子波提取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2)将地震反演结果与测井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纳入到子波提取结果优劣的评价标准中;(3)使用地震子波模型减少子波提取中需要求解的未知量个数,以提升方法的计算效率;(4)将一维深度域地震子波提取方法扩展至提取二维和三维深度域地震子波;(5)利用机器学习方法的优势,建立不依赖褶积模型的深度域地震子波提取方法,或建立可以省去子波提取的深度域地震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方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在众多的地震资料偏移成像方法中,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归位最精确的偏移方法,而速度模型则是直接影响偏移质量及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本文提出一套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以叠前深度移为基础进行偏移速度和层速度分析,对速度模型的层位结构及速度纵、横向变化、采用三维可视化监控和交互方式修改,可有效地建立三维速度模型,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供高的三维速度场。经实际三维资料处理证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勘探》2004,9(4):F004-F004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心目前拥有128个节点、256个CPU的集群并行叠前成像系统,现已实现了成像、解释反演一体化的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松辽深层、海拉尔盆地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震技术的一个崭新领域--浅论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并行超级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有关该项技术处理方法的讨论颇多,但对其资料的解释和应用却论及少。该文初步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方法和解释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重点发展的解释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
深度域神经网络数据驱动岩性参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深度域地震资料反演问题提出了神经网络数据驱动岩性参数反演方法。该反演方法是非线性的,且由数据驱动,不需基于任何确定性算子,其中数据驱动方法由结构风险最小化神经网络实现。在反演运算过程中,通常将测井资料和地震记录作为训练样本,其中井旁道地震记录作为输入,测井资料作为输出,网络学习完成后,得到由地震记录转换为测井资料的反演映射关系,进而进行岩性解释。文中通过理论模型及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的岩性参数反演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过去几十年里,在哥伦比亚丘陵地带中大部分地区进行了2D地震资料勘探。用重复处理或重新处理的2D资料无法得到好的地下成像资料。在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中遇到的问题是由于地面地形陡峭,变化剧烈,地下地质条件复杂,传播到地面的地震能量较弱,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  相似文献   

11.
四维地震资料解释可以看成是一个动态油藏描述过程,其解释方法可分成直接分析法、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和动态储集层描述方法。文中着重讨论了直接分析法和地震属性技术。直接分析法包括层间时差分析法、振幅分析法、速度分析法和频谱分析法,其基本特点是利用单个地震属性差值对四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地震属性技术分析包括地震属性特征的提取、优化、标定和聚类分析四个方面的内容,它根据地震瞬时属性、层间属性和平面属性的差值的线性或非线性的优化方法对四维地震资料进行分析,以预测储集层特征和储集层流体性质及其变化,增强对油藏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26(5):658-658
本书系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培训教材,由陆基孟等编。本书从地震波的基本概念和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入手,并依次阐述了地震资料的采集、数字处理和解释方法,最后介绍了“地震地层学”和“物探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塔西南柯东构造带地表为巨厚黄土塬,资料信噪比极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速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准确成像难度很大。在该区成像攻关中,充分发挥了多系统综合处理优势,采取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攻关思路,应用了宽线静校正技术、多域叠前去噪技术、共反射面叠加、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针对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成像质量。通过精细解释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该区的构造特征,并落实了一批有利圈闭。  相似文献   

14.
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精细构造解释,首先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相干处理、通过分析相数据体进行断层的自动与半自动解释,理清目标区内的断裂系统;其次再利用全三维追踪层位,解释目的层(根据资料品质不同,相应采取自动、半自动追踪);由于 震波传播速度随岩性横向与纵向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将地震反射层等T0图转换为深度构造图时,使用变速做图技术即得到较准确的地下构造,从而为部署痊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基准面的定义、静校正方法、静校正量的计算及其对应的表层结构、速度场关系展开分析讨论.认为:CMP参考面为对应地表高程的平滑面,且未改变表层速度结构关系;VSP的时间、深度、速度关系可与CMP参考面下的地层关系相对应.给出了对应于不同基准面的地震资料VSP的时间、深度、速度的校正计算方法,以及地震资料时深转换和构造成图的方法,为解释阶段的VSP标定和时深转换构造成图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震资料解释新思路,对东濮凹陷老区勘探提出了新的认识、观点和方案。一是由地震反射特征提出的油源新认识得到了证实;二是由断层解释提出的新观点、新方案,发现了新油田并解决了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是地震勘探中的关键环节,是储层研究的基础。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柴窝堡构造进行时深转换量板的制作、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与精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特征分析与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18.
《石油机械》2016,(9):1-5
常规轨道优化设计方法多以最短进尺(轨道长度)作为最快机械钻速和最低成本的核心目标函数,未考虑地层地质条件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对钻时的影响,难以达成实际的优化期望。为此,从勘探钻井一体化设计角度,综合利用地层可钻性地震解释资料与工程设计经验,以页岩气井复杂地层常用的5段式水平井模型为例,建立了岩石可钻性级值与机械钻速的关系;同时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以最短钻时为优化目标进行了井身轨迹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考虑地层因素的最短钻时井身轨道优化方法,可得到日费制合同模式中相对最优轨道设计方案,从而有效降低钻井时间成本。所得结论可为水平井井身轨迹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小波域阈值信号去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次小波变换的小波域阈值地震信号去噪方法。根据小波变换下信号和噪声在多尺度空间中的不同特性,对不同尺度下的小波系数用阈值处理,改进了多次小波变换应用于地震信号去噪的方法。数据仿真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压制随机干扰,对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见闻及笔者个人的看法概述了现代地震解释工作的四大特点:1.广泛应用计算机;2.解释工作与特殊处理密切结合;3.解释的全过程更具有综合性;4.解释人员业务素质的变化。从中不难找出改进我国目前地震解释工作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