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5):544-547
为了解水貂源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兽医临床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采集山东省某水貂养殖场水貂粪便;采用常规的分离、鉴定方法获得8株大肠杆菌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对9种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耐药率范围25.0~100.0%),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100%耐药;对粘杆菌素、氟喹诺酮类呈较低耐药率;62.5%的菌株对所检测的8种药物耐药.以上结果说明了本次检测的水貂源大肠杆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和谨慎地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水貂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
目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临床重要细菌在北京协和医院的耐药变迁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10年间临床分离的46 168株非重复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6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6 168株非重复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6679株,鲍曼不动杆菌6422株,肠杆菌科细菌24 00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1 046株、肺炎克雷伯菌6034株),屎肠球菌23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056株,肺炎链球菌652株。10年来,北京协和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从38.3%(2007年)下降至22.4%(2016年);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从52.8%(2007年)上升至71.9%(2016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的检出率从1.9%(2007年)上升至5.3%(2016年),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2007年)上升至14.4%(2016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从56.5%(2007年)下降至27.0%(2016年);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近5年为3.3%~5.8%;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株的检出率近2年为0.9%~6.4%。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仍呈上升趋势,给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6)
目的了解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的11 721株非重复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6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1 721株非重复细菌中,10种最常见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6.3%)、肺炎克雷伯菌(11.4%)、铜绿假单胞菌(9.3%)、鲍曼不动杆菌(9.0%)、金黄色葡萄球菌(7.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3%)、粪肠球菌(6.1%)、屎肠球菌(3.9%)、B群链球菌(3.4%)、阴沟肠杆菌(3.3%)。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7%,革兰阳性菌占3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7.0%和68.9%。MRSA和MRCNS菌株对β内酰胺类和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ve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MSCNS)菌株。仍有93.9%的MRSA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MRCNS中有85.0%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除氯霉素外)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β溶血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97.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7%(969/1913)、33.9%(488/1439)和32.1%(59/18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7.3%。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6.5%(87/1331),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0%和16.6%。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6.7%和74.4%,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9.3%和26.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3%和18.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8.2%)。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4.8%(260/1049)和3.1%(34/109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仍较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7):120-121
目的:了解同株大肠埃希菌引起长期住院伤残军人疗养人员泌尿系反复感染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和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中段晨尿进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使用微量稀释法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使用Whonet5.4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从3582份尿液标本中分离出1214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84株(占分离菌株的31.63%)。某些患者反复出现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感染周期2~15个月不等,这些细菌耐药性较强,耐药率高于非反复感染患者标本分离的细菌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加强对长期修养人员的尿液细菌学检查,特别对于同株细菌引起的反复感染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6):28-30
目的: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药敏试验测定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并分析耐药菌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2014年11月-2016年4月本院微生物室从不同病区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38株(CRKP),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替加环素药敏试验,从患者年龄、性别、标本类型、原发病、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方面对比,分析临床特点与替加环素耐药的相关性。结果:在38株CRKP中筛选到6耐替加环素耐药菌,耐药率为15.8%。耐药性与患者年龄有关(P<0.05),与性别、标本类型、原发病、抗生素使用情况无关(P>0.05)。结论:耐替加环素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已经出现,耐药株多见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268-273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6株从2011年到2013年期间分离的携带有毒力基因的动物性食品源大肠杆菌进行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菌株对头孢噻肟、四环素、氨苄西林、诺氟沙星、阿米卡星、氯霉素和环丙沙星有较高耐药率,分别为88.89%、77.78%、69.44%、61.11%、58.33%、47.22%和47.22%.大部分受试菌株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耐药谱集中在3耐、5耐、6耐和7耐,特别是5耐以上的耐药菌株占到72.1%.菌株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随时间推移有上升趋势,并推测携带eae A毒力基因型的大肠杆菌与AMK、CTX、AZT、TET和AMP耐药性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携带aggR毒力基因型的大肠杆菌与TET、CTX、NOR、AMP和CIP耐药性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研究结果揭示了成都市动物性食品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普遍和严重,为成都市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
目的探讨呼吸性疾病患者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收集本院呼吸内科100例患者的125株感染标本的细菌株,包括痰液标本、血液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定量培养,以细菌数≥106为致病菌诊断标准,分析其中的革兰氏阴性菌的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34株为大肠埃希菌,24株鲍曼不动杆菌,18株铜绿假单胞菌,10株阴沟肠杆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以及21株其他菌株。其中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美罗培南以及头孢曲松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为79.41%、76.47%、76.47%、70.59%,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哌酮比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91.67%;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噻肟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4.44%,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0.00%。结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5)
目的了解衡阳市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带菌状况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衡阳市3家教学医院的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棉签拭子样本,对其中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并对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血清型、菌毛岛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无乳链球菌的检出率为0.88%(3/339)。1株分离株保存失败,另外2株分离株HY66和HY9-2均对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并携带ermB和tetO耐药基因。此外,HY9-2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耐药,还携带tetM和tetL耐药基因。2株分离株的血清型为Ⅲ型,同时携带PI-1和PI-2a菌毛岛。结论衡阳市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的带菌率低。分离株都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为防治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应加强无乳链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监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0):109-112
目的:检测宫颈癌根治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取尿袋中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并鉴定病原菌,统计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将分离出的病原菌实施耐药性检测,统计耐药率。结果:本组受试者中共分离出144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85株、革兰阳性菌49株和真菌10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31.25%、肺炎克雷伯菌14.58%、阴沟肠杆菌6.94%,革兰阳性菌粪肠球菌18.06%和表皮葡萄球菌9.72%,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4.86%和光滑假丝酵母菌2.08%。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0,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0。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较高,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耐药性检测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19-20
四川某兔场家兔爆发以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液等症状的疾病.为调查其病因,分别无菌采集5只病兔和临床健康兔肺脏分离细菌,对分离出的4株优势菌进行16S rDNA PCR扩增测序分析鉴定,并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从发病家兔肺脏分离到4株维罗纳气单胞菌,而从临床外表健康家兔肺脏未分离到该菌;本试验分离的4株维罗纳气单胞菌均对小鼠有致病性,能引起小鼠发病并部分死亡;分离菌对大多数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药物敏感,对大部分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试验首次从家兔肺脏中分离到致病性维罗纳气单胞菌,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为家兔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