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探讨生长期雄性梅花鹿日粮中铜的最适宜添加范围,将20只2岁雄性梅花鹿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5只。A组饲喂不添加铜的基础日粮,B、C、D三组分别饲喂添加15、40、80mg/kg蛋氨酸螯合铜的日粮。试验结果如下:梅花鹿生长期日粮中添加铜,可以改善梅花鹿胃肠道的消化机能,除干物质外,对其它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日粮加铜可极显著提高血清铜水平(P0.01);日粮加铜40mg/kg和80mg/kg可极显著提高毛铜含量(P0.01);日粮加铜40mg/kg可显著提高铜蓝蛋白的活性(P0.05),日粮加铜40mg/kg和80mg/kg可显著提高SOD的活性(P0.05);梅花鹿生长期加铜,使粪铜排出量急剧上升,各组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综合各项指标,本地区梅花鹿生长期日粮铜的适宜添加量为15~40mg/kg(日粮总铜含量21.21~45.65mg/kg)。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生茸期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鹿茸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梅花鹿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12头3岁龄、体重[(74.79±0.78)kg]相近的健康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其中对照组(S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ST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 d,正式饲喂49 d。结果表明:(1)与SC组相比,ST组的茸重显著提高了0.21 kg(P<0.05);(2)与SC组相比,ST组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有机物、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1)。(3)与SC组相比,ST组鹿茸的水分、粗蛋白、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4)与SC组相比,ST组的平均鹿茸产值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0 g/(头·d)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生茸期梅花鹿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鹿茸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源及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铜代谢的影响。采用3×3+1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种铜源(硫酸铜、碱式氯化铜、蛋氨酸铜)和3个铜添加水平(10、25、40 mg/kg),1个对照组。选择60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美国短毛黑雄性水貂12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并且平均日增重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也呈线性增加(P=0.053)。2)水貂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并且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也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3)水貂铜摄入量、粪铜排泄量、尿铜排泄量以及铜沉积量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增加(P0.01),然而铜的表观吸收率却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极显著线性降低(P0.01)。水貂对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表观吸收率极显著高于对硫酸铜的表观吸收率(P0.01)。水貂氮沉积量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铜含量为8.05 mg/kg时,饲粮添加40 mg/kg的铜能改善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提高水貂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育成期雄性水貂对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的表观吸收率高于对硫酸铜的表观吸收率。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复方中草药对育成期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直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2头1岁龄体况良好的育成期雄性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鹿。对照组(YC组)梅花鹿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YT组)梅花鹿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头·d)复方中草药的日粮。预试期7 d,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YC组相比,YT组梅花鹿的茸重显著提高(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有机物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直肠菌群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和属水平上理研菌科RC9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属水平上瘤胃球菌科_UCG_005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复方中草药有利于提高育成期梅花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对直肠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饲粮蛋白质水平与鹿茸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5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和马鹿各120只,采用无添加剂和单一能量、蛋白质饲料精料补充料,以及劣质粗饲料饲粮,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茸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鹿茸产量和质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或生茸期蛋白质食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极显著logistic生长曲线型,并提出鹿茸产量和质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绒山羊非生绒期日粮铜适宜添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0 ,10 ,2 0 ,30mg/kg)对非生绒期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日粮添加 30mg/kg的铜显著降低非生绒期绒山羊的采食量、NDF及ADF降解率、进食氮和可消化氮量 (P <0 .0 5 ) ,添加 0 ,10 ,2 0mg/kg的铜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添加 10mg/kg铜组绝对值最高 ,不添加铜组最低 ;(2 )日粮添加 10mg/kg的铜显著提高了非生绒期绒山羊的日增重 (P <0 .0 5 ) ,虽与添加 2 0mg/kg的铜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绝对值高出 4 0 % ;(3)绒山羊非生绒期日粮铜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10mg/kg。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GAA)对育成期公貂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65日龄体重相近的育成期短毛黑公貂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800和1000 mg/kg GAA。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分为试验Ⅰ期(第1~5周)和试验Ⅱ期(第6~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降低试验Ⅰ期、试验Ⅱ期和试验全期料重比(F/G)(P<0.01),极显著提高试验全期体长(P<0.01);2)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心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肾脏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4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脾脏指数(P<0.01),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降低肠体比(P<0.05);3)饲粮中添加2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粗脂肪(EE)和试验Ⅱ期磷(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400和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Ⅱ期钙(Ca)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AA可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Ca表观消化率(P<0.01);4)饲粮中添加600 mg/kg GAA可显著提高试验Ⅰ期半胱氨酸(Cys)和缬氨酸(Val)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Val、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试验Ⅰ期精氨酸(Arg)和总氨基酸(TAA)表观消化率及试验Ⅱ期蛋氨酸(Met)、组氨酸(His)、Arg和TAA表观消化率(P<0.01)。综合分析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建议育成期公貂饲粮中GA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8.
根据梅花鹿生茸期饲养特点和营养需要,设计配方生产出全价颗粒饲料A和全价颗粒饲料B,并结合鹿场常规饲料,对60只生茸期3岁成年公梅花鹿进行饲喂试验,记录采食时间。在收茸后,记录茸尺、茸重和茸质,评定茸的等级,探讨增茸效果;根据饲料成本,鲜茸产量和鹿茸价格分析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可显著提高饲料的采食速度(P<0.01)和产茸量(P<0.05);在鲜茸品质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优等茸比率提高15%~20%;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收入15.25%~25.84%。所以,全价颗粒饲料提高了梅花鹿的适口性,提高了梅花鹿的鲜茸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可以在梅花鹿实际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平蛋氨酸铜对肉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4头年龄2.5~3岁、平均体重(420±20)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阉牛,以DL-蛋氨酸螯合铜为铜源,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在1.3倍维持水平下,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铜(0,8,16,24 mg/kg干物质)对肉牛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 mg/kg组粗脂肪(EE)的消化率最好,差异不显著(P>0.05);16 mg/kg组无氮浸出物(NFE)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4 mg/kg组有机物(OM)、粗蛋白(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最好,其中粗蛋白(CP)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粮中添加24 mg/kg干物质的铜可显著改善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建议以DL-蛋氨酸螯合铜为铜源时日粮加铜24mg/kg.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形式铜对雄性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进而筛选出在梅花鹿日粮中铜的最适宜添加形式.选取20头2年生梅花鹿随机分成4组(A组、B组、C组和D组),按照能量相近、营养物质一致、铜添加量均为10 mg/kg(铜离子)的基础下,研究硫酸铜(B组)、柠檬酸铜(C组)和蛋氨酸铜(D组)3种铜源对雄性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蛋氨酸螫合铜组对干物质、粗蛋白质及钙的消化率高于另外3组(P>0.05);蛋氨酸螯合铜组对磷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和硫酸铜组(P<0.01);2)蛋氨酸铜组血清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1),毛中铜含量高于基础日粮组和硫酸铜组(P<0.05),粪中铜含量低于硫酸铜组和柠檬酸铜组(P<0.01);3)不同铜源影响总蛋白质、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血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蛋氨酸铜组铜蓝蛋白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结果表明,梅花鹿饲粮中最适宜的添加铜源为蛋氨酸铜.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白唇鹿,马鹿和梅花鹿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的酶谱及其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3种鹿都具有ALPA,ALPB,ALPC和ALPD4种同工酶,它们的相对迁移率分别为40.03%,34.92%,14.29%和6.35%;(2)ALPB同工酶存在ALPB和ALPO两种表面而构成多态性;(3)3种鹿的ALP表型分面睡基因频率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24头健康、3~4岁、体重100~120kg的锯茸期梅花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木笼绳索保定法(A组,n=12)和药物保定法(B组,n=12)进行锯茸。对血浆皮质醇含量及部分血液生化值的改变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A组锯茸后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含量较试验前呈突发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两者的改变呈正相关(r=0.94),1~9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浆CO2cp值锯茸后3~5日内呈明显下降;血Na+、K+、Ca+值均呈上升势态,1~7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B组锯茸前后各项指标各次测定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先后分3批次,对176头梅花鹿进行了增茸试验。结果,添喂纤维素酶曲组比对照组,鹿茸产量分别提高17.38%、26.78%和31.81%,平均每头增产129g。试验组采食量比对照组低7.48%,饲料消化率随纤维素酶曲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消化率在添喂纤维素酶曲70g/头组,分别提高9.48%(P<0.01.)、7.82%(P<0.05)和8.81%(P<0.01).试验组鹿茸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含量都有增加的趋势。血清氨基酸除胱氨酸和组氨酸外,其它氨基酸试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机元素含量除锰外,其它元素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16%的饲粮,Ⅱ组饲喂添加了0.16%蛋氨酸的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Ⅲ组饲喂添加了0.12%蛋氨酸的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饲养试验于2015年10月2日开始,至2015年10月24日结束。为了测定其生长性能,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仔鹿进行称重;为了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在试验结束时进行采血。结果表明:各组梅花鹿仔鹿的增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梅花鹿仔鹿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尿素氮(UN)、葡萄糖(GLU)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得出,与蛋白质水平为14.16%的饲粮相比,在蛋白质水平为12.46%的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16%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的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说明在本试验范围内利用低蛋白质饲粮添加蛋氨酸代替高蛋白质饲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饲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采用 2 (CP:2 4和 2 2 % )× 2 (GE:4.1 5和 1 6.74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1岁 (毛桃 )梅花公鹿 69头 ,分为四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的互作效应显著 (P<0 .0 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P<0 .0 1 )。 1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1 7.37MJ/kg GE、2 2 .44% 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36.84MJGE和 478g CP  相似文献   

16.
选择1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A组为对照组(基础日粮),B、C和D组分别在A组基础上添加120、280和380 mg/kg蛋氨酸锌,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B、C和D组的日均泌乳量分别比A组提高了1.28kg(5.65%)、1.59 kg(7.02%)和1.66 kg(7.33%),均差异显著(P<0.05);4%标准乳量分别提高了0.98 kg(4.73%)、1.22 kg(5.89%)和1.16 kg(5.60%),均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乳脂率、乳糖、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分别提高了4.56%、7.02%和7.72%,均差异显著(P<0.05);乳锌含量分别提高了1.05μg/mL(36.59%)、1.59μg/mL(55.40%)和2.08μg/mL(72.47%),均差异极显著(P<0.01);体细胞数分别降低了1.64×104/mL(5.65%)、3.23×104/mL(11.12%)和3.89×104/mL(13.39%),均差异显著(P<0.05);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了0.19 kg(0.98%)、0.29 kg(1.51%)和0.32 kg(1.66%),均差异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C组每牛日均比A组增收3.42元,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日粮系酸力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日粮不同系酸力水平对羔羊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将24只7日龄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分成4组,A组饲喂基础H粮,B、C和D 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9.0和15.0 kg/t酸化剂的试验日粮(补饲料系酸力水平分别为30.0、20.0和10.0 mmol HCI/100 g;日粮系酸力水平分别为39.3、35.2和31.1 mmol HCl/100 g),研究日粮系酸力水平对早期断奶羔羊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B、C和D组羔羊日增重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显著高于B组(P<0.05);(2)饲料酸化可有效改善羔羊健康状况,B、C和D组羔羊腹泻率分别较A组降低了36.36%、28.65%和81.82%;(3)B,C和D组CP、G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4)B、C和D组DM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A组(P<0.01),C、D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D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果提示,降低羔羊日粮系酸力水平,可以显著改善羔羊日增重、料重比和羔羊对日粮主要养分表观消化率,有效改善羔羊健康状况,在本研究条件下以补饲料系酸力水平10.0 mmol HCl/100 g即日粮系酸力水平31.1 mmol HCl/100 g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nganese (Mn) supplementation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antler growth in male sika deer. Twenty 3‐year‐old male sika deer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T40, T80 and T120). The control diet contained 22.2 mg Mn/kg. The treatment diet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40, 80 and 120 mg of Mn/kg (provided as Mn methion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gestibility of dry matter and crude protein in the T80 group was greater than other groups. Higher digestibility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was observed in the T80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lasma Mn concentrations in the T80 and T120 groups were higher (P < 0.01) than control and T40 group (P < 0.01). The concentration of Mn in feces wa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n amount. Average daily gain of fresh antler and dry antler of T80 was greater than other groups, especially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conclusion, the suitable level of Mn supplementation was found to be 80 mg/kg (total Mn content 103.4 mg/kg dry matter),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tler daily gain and feed digestibility in 3‐year‐old sika deer.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铜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20 kg左右的军牧1号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成A、B、C、D、E 5组,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A组)、基础日粮+125 mg/kg硫酸铜组(B组)、基础日粮+250 mg/kg的硫酸铜组(C组)、基础日粮+125 mg/kg蛋氨酸铜组(D组)、基础日粮+250 mg/kg蛋氨酸铜组(E组),试验期为45 d。在试验第15,30,45天晨饲前空腹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测定有关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各组猪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铜可显著提高血清铜、锌含量(P〈0.05),对血清铁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125 mg/kg蛋氨酸铜和125 mg/kg硫酸铜的促生长效应较显著(P〈0.05),且有机铜优于无机铜。说明添加铜对仔猪生长有一定的意义,建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铜125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