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上海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40~55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保健服务需求,阐述在农村社区妇女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在农村社区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适宜技术。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某社区40~55岁妇女1667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状况、围绝经期相关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和保健服务需求。结果:48.59%的被调查者至少有一种及以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34.5%的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认知。15.9%的有围绝经期症状妇女接受过医疗保健服务,其中到社区医院就诊的仅占13.4%,到妇科就诊的占70.1%,而其余的去内外科或精神科就诊。结论:①农村社区40~55岁妇女中将近半数有不同程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②围绝经期妇女缺乏相关保健知识,不能及时就医及有乱投医情况。③社区围绝经期保健服务滞后。总之,在农村社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相当重要和必要,顺应农村妇女的需求,是妇女保健工作内涵的深入,也是社区六位一体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基础调查,采用入户面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67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平均绝经年龄为(49.31±3.20)岁,以询问法获得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48.59%,其中40~44岁组、45~49岁组、50~54岁组和55岁组发生率分别为37.78%、49.91%、50.93%和64.79%。以改良的Kupperman氏症状评分表调查其更年期症状发生率,第1位为性欲下降54.4%,其次是肌肉骨关节酸痛51.4%、失眠45.6%和头晕44.2%。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慢性病史等有关。结论: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保健意识亟待提高,提示妇女保健工作者应加强妇女更年期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分析利用保健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自设问卷对980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道感染症状、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社区医院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保健服务知晓率、保健服务反应性、就诊的便利性、生殖道感染认知、家庭成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等项内容。结果围绝经期妇女RTI的患病率为38.16%,社区保健服务利用率为43.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社区医院有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RTI病情轻者,趋于利用社区保健卫生服务。结论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率偏低,社会重视不够。加大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和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及技术的提高;建立新型的社区生殖健康服务模式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了解广元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状与保健需求。方法选取广元地区980例40~60岁体检妇女行问卷调查,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现状,探讨妇女保健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需求情况。结果 980例受试者出现围绝经期症状632(64.5%),各年龄段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女性的发生率、平均改良Kupperman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1~55岁年龄段与56~60岁年龄段均较高;在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症状调查中以心悸(55.5%)、潮热出汗(54.0%)、疲乏(45.2%)较为常见;980例受试者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有了解需求723例(73.8%),要求定期体检562例(57.3%)。结论妇女保健在围绝经期需求不容乐观,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保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社区妇女围绝经期健康现状及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莹  陆秀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5022-5024
目的:了解佛山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及其保健需求,为构建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佛山市社区308名45~60岁妇女为调查对象,以Greene症状量表和自编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佛山市社区妇女自然绝经年龄平均47.9岁,现患病前4位顺位分别是心血管疾病(20.10%)、骨关节疾病(12.70%)、高脂血症(8.10%)和子宫肌瘤(7.50%),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8.80%。最为痛苦的前4位症状是:烦躁54.20%(115/212),失眠52.36%(111/212),肌肉、骨关节疼痛48.10%(102/212),容易疲劳和乏力46.20%(98/212),有关"绝经的原因、绝经的远期影响、保健措施、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等正确回答率均低于23.10%。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严重地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应提供全方位的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上海市部分城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心理保健需求。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卫生保健态度及需求调查表,于2010年12月~2011年2月在上海某社区内对935名参加普查的45~59岁妇女进行调查。结果:①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呈现率24.8%。上海本地户籍者抑郁症状呈现率22.7%,外地户籍者抑郁症状呈现率50.7%。②与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户籍、痛经程度、1年内子女长期离家、重病、感觉异常、关节肌肉痛、更年期综合征、主观支持评分、客观支持评分等。③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意识和知识:39.8%的围绝经期妇女不关心心理卫生保健,分别有69.5%和61.9%围绝经期妇女选择视听媒体和报刊杂志作为保健知识的主要获得途径。结论:上海市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呈现率较高,与多种社会、心理、生物学影响因素有关,为围绝经期妇女提供心理保健应该纳入妇女保健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状况与卫生服务需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硚口和江岸七个社区40~60岁的1035名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情况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1035名围绝经期妇女中只有21.16%定期到医院体检,曾经获得过一种以上保健服务的妇女有482人,占46.57%,而没有享受任何保健服务的有53.43%。希望获得一种以上保健服务的有806人,占77.87%。结论:应加大投入,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强化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满足她们的保健需求。服务个性化、人性化,提倡使用医疗保健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即围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患者的就医情况和保健意识及需求,为更好地为围绝经期妇女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的服务提供依据,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武钢40~60岁妇女以厂为单位按不同年龄段进行整体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象的基本情况,症状的有无,有症状者的治疗情况及其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的影响,对围绝经期知识了解情况、途径及需求。结果:调查对象中80.30%的妇女有自觉的围绝经期症状,其中40~50岁妇女以神经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发病率达50%以上。51~60岁妇女以骨关节疼痛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较为突出,发病率达62.80%。对围绝经期知识有所了解的围绝经期妇女仅占总人数的47.55%。希望得到围绝经期知识指导的围绝经期妇女占58.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高,接受治疗率低,知晓率低,围绝经期妇女对围绝经期知识及服务的需求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社区妇女围绝经期保健现状及卫生服务需求情况,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自2016年5-12月自愿前来参加居民妇科普查的40~65岁妇女1 0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就其保健现状和需求展开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只有37. 31%的妇女在围绝经期症状发生后主动寻求保健服务,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占6. 88%;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知晓率为62. 48%,只有35. 29%的妇女知道有更年期保健门诊,知识来源于医疗机构的只占22. 65%;健康行为形成率最高的是定期体检,最低的是调整心态;保健需求排在前3位的有:定期健康体检、妇科疾病诊治、妇女保健健康教育;希望获得围绝经期的自我监测知识意愿最高,最愿意通过医务人员来居委会办专题讲座来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结论社区妇女健康行为形成率低,保健需求迫切,因人而异开展保健宣教,提供便捷、经济、有效和贴近生活的卫生服务从而提高我国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现况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台州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的围绝经期妇女中随机抽取413例围绝经期社区妇女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围绝经期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Kupperman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疲乏(19.85%)、眩晕(17.19%)、骨关节痛(15.74%)为主要症状;51~60岁年龄段平均Kupperman评分高于40~50岁年龄段(P<0.05)。51~60岁年龄段以中度、重度多见,40~50岁年龄段以正常、轻度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岁年龄段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87.1%,高于40~50岁年龄段的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月经情况及运动与Kupperman评分值有关,高年龄、高文化程度为Kupperman高评分的危险因素,更易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月经正常及有运动习惯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早期预防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良好的延缓及防治作用,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社区中使用更年期自我保健卡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使广大更年期妇女得到更好的保健服务 ,对使用更年期自我保健卡的 2 379名妇女的健康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 通过二阶段抽样 ,选取 7个区 7个街道的 2 379名妇女作为使用对象 ,由经过培训的区县妇幼保健所和地段妇幼保健人员对选出的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 ,然后更年期妇女每季度自己填卡一次。结果 从使用的总体效果来看 ,更年期保健卡 2年的应用 ,使有更年期症状的妇女人数下降 ,特别是 40~ 44岁年龄组下降最明显 ,下降了 2 1.5 %。各类更年期症状和健康行为方面维持良好或好转者占绝大多数 ,乳房受检率几乎达 10 0 %,2 / 3的妇女能控制体重增长。各年龄组在接受健康教育后 ,更年期症状和健康行为的改变效果以 40~ 44岁组的好转趋势最明显 ,45~ 49岁组较差 ,但在失眠和关节痛方面 ,年龄越小好转趋势越明显 ;在健康行为方面年纪越轻 ,健康行为越良好 ,进步也越明显。这提示开展更年期健康教育越早越好 ,让广大妇女在更年期症状尚未出现时既已做好心理准备 ,并能掌握自我保健的理论知识。上述结果显示 :更年期保健卡是促进社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的有效措施之一 ,同时也反映出某些方面的不足。提示在今后的社区更年期保健工作中 ,应针对上述薄弱环节 ,加强健康教育 ,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更年期妇女对更年期症状、更年期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知晓情况,为开展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0名分别在济南市天桥区、槐荫区及其周边郊区的44—55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询问有关更年期症状相关了解情况及保健知识。结果平均绝经年龄为45.67岁,以询问法获得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51.5%。68.5%的妇女知道有关的更年期保健知识,农村妇女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城市妇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城乡更年期妇女中,有36.3%人去医院就诊,有47.9%人在控制饮食方面较强,48.0%人经常锻炼身体。结论更年期女性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有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育龄流动妇女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方法:2003年7~9月在武汉和深圳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若干社区的育龄流动妇女进行定性研究。结果:①就医:普遍小病不看,病重才就医。②医疗费支付:大多数人完全自费。③妇科病普查:少数人接受过流入地居委会组织的普查,其中部分人仅接受了查环。④产前检查:早孕建册者很少,大部分人初检在中孕,仅少数人完成了8次产检。⑤住院分娩:绝大多数人住院分娩。在流入地顺产约需1500~2000元,剖宫产3500~4000元,大部分人认为收费太高。⑥健康教育:存在需求,但提供不足。结论:目前我国育龄流动妇女保健服务的可及性较差、利用不够,在提供服务的条件及措施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皇岗社区妇女健康普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颖莲  练坚贞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54-2456
目的:(1)探讨皇岗社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2)探讨皇岗社区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及其对心理和生活的影响;(3)探讨皇岗社区妇女健康服务水平及需求。方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及妇科检查等方法对皇岗社区常住妇女进行健康普查。结果:(1)皇岗社区妇女前3位妇科常见病患病率是:生殖道感染30.95%,月经失调23.50%,乳腺小叶增生3.87%。生殖道感染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下降(P<0.01)。(2)约3成的妇女有更年期综合征。36~45岁组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为65.20%,与其他年龄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P<0.01)。(3)超过8成的妇女认为现时深圳市妇女健康服务足够,并对自身保健具有自觉性和迫切感。结论:要确保社区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坚持开展妇女病普查,做好普查后的普治和随访工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妇科常见病防治和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妇科专家为社区妇女举办妇女病和更年期知识讲座,努力满足社区妇女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5.
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求医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妇科症状自我报告情况、就医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青岛市6个行政区中,员工人数大于300人的10个工厂的年龄在18~29岁、非本地户籍的工作人员3521人进行妇科相关症状及求医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妇科相关症状自我报告率为32.3%,自我报告有妇科症状的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到医疗机构治疗的就诊率为46.4%。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0.706)、过去半年内接受避孕/怀孕/人流知识情况(OR=0.685)、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情况(OR=1.420)、是否有机会向医务人员咨询过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OR=1.757)及是否在工厂外的医院接受过生殖健康或计划生育服务(OR=2.367)与年青女性流动人口妇科症状求医行为有关。结论: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妇科症状自我报告率较高,就诊率较低,婚姻状况、接受生殖健康相关知识信息及服务情况与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妇科症状求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威海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有效指导群体保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000名40~70岁已婚妇女,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威海地区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09±4.12)岁,中位数为49岁;对性激素替代疗法的知晓率极低(13.2%);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者仅占被调查者的4.3%,且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及教师中;经常运动与喝牛奶可以有效减轻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发生。体重超重发生率为64.1%。结论:威海地区中老年妇女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有许多绝经相关症状,超重比例巨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以及适当运动均是降低围绝经期相关症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2333例城市妇女绝经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城市妇女绝经后的生殖健康问题,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15个省、市的100个社区抽取 已婚绝经后妇女2 333例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应用SPSS/10.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绝经 后妇女妇科常见病患病率顺序依次为生殖道感染32.2%、盆腔肿物1.9%和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1.6%。在生殖道感 染中,慢性宫颈炎占12.9%、老年性阴道炎12.8%、细菌性阴道病3.2%、念珠菌性阴道炎2.3%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感染 2.2%。有 21.6%的妇女近2 w有与妇科常见病有关的症状,其中 30. 9%的妇女到医院就医,47.4%的妇女被诊 断为阴道炎,但治疗方法仅是应用抗生素。有41.9%的妇女从未进行过妇女病普查普治。提示生殖道感染严重影响着 绝经后妇女的生殖健康,医务人员的治疗水平亟待提高。要重视对绝经后妇女常见病的普查普治,以提高妇女的生活质 量。  相似文献   

18.
马鞍山市郊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流行现状和发病情况以及需求和求医行为。方法:对1 200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相关问卷调查、妇科及乳腺检查。结果: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65.72%,生殖道感染的就医率为54%;而生殖道感染的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与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相关(P≤0.05,P≤0.01)。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非常普遍,就医率低,相关的保健知识缺乏,进行生殖道感染干预工作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