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肺化瘀定喘法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试验组患儿采用温肺化瘀定喘法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长。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肺化瘀定喘法联合干扰素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雾化吸入干扰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扰素(IFN)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重要细胞因子[1~2].近年来,使用基因重组干扰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显示出明显疗效,临床多有报道.我科自2002年12月开始使用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测阳性的毛细支气管炎,并设临床对照与之相比较,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小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于〈2岁的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的婴儿,常见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如未能及时治疗,急性气道炎症性病变可致气道阻塞,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作者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免疫球蛋白(Ig)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救治的102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各34例。A组采用低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搭配Ig治疗,B组采用中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搭配Ig治疗,C组采用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搭配Ig治疗,对比三组有效率、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结果 治疗7d后,C组总有效率、IgA、IgM、IgG均高于B组、A组,且B组IgA、IgM、IgG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搭配Ig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增强患儿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作者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佐治27例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多为病毒,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多年来对本病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多作用有限,本院应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1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雾化吸入、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索茶碱.结果 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多索茶碱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上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属于儿科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之一,主要由于病毒侵袭毛细支气管引发,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1-2]。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药物较多,有报道[3-4]高渗盐水能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动脉血氧饱和度。本研究探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儿科2014年7月—2015年12月明  相似文献   

9.
毛细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是一种感染性炎症和变态反应性炎症错综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儿健康.近年来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肝素钠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选用抗感染、抗病毒的药物,改善通气功能,防止和治疗并发症。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每次10μg+2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Bi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湿罗音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潘生丁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一般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潘生丁与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2组患儿呼吸困难、哮鸣音、啰音、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2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比40%,P〈0.01;92%比68%,P〈0.05)。结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潘生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7 d的布地奈德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后观察组RS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辅助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RSV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冬春季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感染引起,目前对毛细支气管炎无特效疗法。我科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病例135例,其中70例予干扰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患儿7日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喘憋、肺部音等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 17年8月~20 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 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 0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相同剂量的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 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γ-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γ-干扰素(IFN-γ)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抗病毒效应.我们应用IFN-γ治疗RSV检测阳性的毛细支气管炎,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川芎嗪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疾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临床以喘憋、呼吸困难、紫绀为特征,发病急,病情重,如治疗不及时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小儿生命。近1年来我们采用川芎嗪辅佐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54-4655
探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干预方法提供主要依据。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06月~2015年10月接收的13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106例年龄、性别差异不显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但本组患儿为不合并腹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机体外周血粒细胞数量降低、特应性、住院时长超过一周以及使用激素治疗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粒细胞数量降低、特应性以及使用激素治疗、非母乳喂养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影响因素。外周血粒细胞数量降低、特应性、非母乳喂养以及使用激素治疗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的一种以毛细支气管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该病的发病与小儿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我院近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细辛脑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所有患儿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肺部干罗音、咳嗽、发热)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