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部淋巴结的恶性肿瘤主要是恶性淋巴瘤和转移癌。口腔、舌、咽、甲状腺等癌,尤其是低分化及未分化癌,往往以颈淋巴结转移为首发临床症状。其中未分化癌与恶性淋巴瘤在 HE 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二者在治疗与预后均为不同的两种疾病,故二者的鉴别十分重要。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并以此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 HE 形态,探讨恶性淋巴瘤与未分化癌的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选择颈部淋巴结活检中诊断为未分化癌或倾向未分化癌的病例9例(均以颈部淋巴  相似文献   

2.
对 5例涎腺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是一种具有特殊组织学表现的低分化或未分化癌 ,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肿瘤预后与肿块大小、发生部位、浸润程度及有否淋巴结转移有关。诊断应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转移或浸润性低分化鳞癌及恶性淋巴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和未分化癌因组织形态相似且分化较差,依靠常规HE及组织化学染色,有时很难鉴别。依据肿瘤细胞通常仍表达其起源组织的抗原。本文对临检中85例未能确诊的恶性淋巴瘤和未分化癌病例应用多种抗血清标记,观察其分布情况,着重探讨这些标志物对某些恶性淋巴瘤诊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本院五年间 7 例原发性肠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方法:首先以细胞角化蛋白( C K)、白细胞共同抗原( L C A)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A B C)法,鉴别恶性细胞癌特别是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确定为淋巴瘤后,再以显示 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L2 6 ,显示 T 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U C A L- 1 及 L2 2 ,显示组织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M ac387 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区分。结果:肠道恶性肿瘤337 例,其中恶性淋巴瘤7 例,均来源于 B 淋巴细胞。结论:恶性淋巴瘤居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报道本院五年间7例原发性肠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方法:首先以细胞角化蛋白、白细胞共同抗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别恶性细胞癌特别是未分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确定为淋巴瘤后,再以显示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L26,显示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UCAL-1及L22,显示组织细胞的单克隆抗体Mac387作免疫组织染色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6.
对36例淋巴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结合形态不到及免疫组织化研究结果,B细胞林巴病22例(64.7%),T细胞性淋巴瘤12例(35.3%),HD2例。发生于鼻腔、鼻窦原诊断为恶性肉芽肿7例细胞性淋巴瘤,而发生于扁桃体的原诊断为未分化癌1例为B细胞淋巴瘤。本研究表明免疫组化在淋巴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淋巴结及皮肤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并复习相关临床资料。结果8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12—53(平均34)岁。6例发生于淋巴结,2例发生于皮肤。组织学特征:部分或全部淋巴结受累,瘤细胞有成巢或沿淋巴窦内生长现象,发生于皮肤者肿瘤组织弥漫成片分布,瘤细胞高度异型、多形,核分裂象多见。免疫表型:8例瘤细胞均表达CD30,6例表达CD3或CD45RO,而CD15和CD20均阴性。结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形态学高度异形、免疫表型特异,而临床预后相对较好的淋巴瘤。组织学上需与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及霍奇金淋巴瘤相鉴别。CD30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23例腺泡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分析,结合11例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细胞类型的腺泡细胞癌对 PAS 染色可出现不同反应,因而,用 PAS 反应作为诊断腺泡细胞癌的重要指征有一定局限性,对于透明细胞型或含嗜酸颗粒的腺泡细胞型腺泡细胞癌,用简单、易行的组化染色,具专鉴别诊断价值、100蛋白、癌胚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低分化的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可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HE、甲基绿-派若宁(MGP)及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法(PAP)对50例原发性消化道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功能分类。研究发现消化道B淋巴瘤的比例偏高,预后亦较结内淋巴瘤为好。认为消化道淋巴组织可能为周围淋巴器官。在消化道淋巴瘤中观察到“淋巴上皮性病变”,有助于鉴别诊断消化道未分化癌。MGP染色与PAP染色的符合率达96.8%,两种染色方法作为诊断B淋巴瘤的指标同样可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在恶性小细胞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细胞学涂片筛查疑似恶性胸腔积液20例,离心沉渣石蜡包埋切片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诊断及组织来源,筛选恶性小细胞肿瘤与间皮病变、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鳞状细胞癌及肺腺癌鉴别诊断相关的免疫标记组合.结果 20份疑似恶性胸腔积液标本中发现恶性小细胞癌肿瘤5例,4例鳞状细胞癌细胞,4例腺癌细胞,1例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细胞,1例恶性间皮瘤,余5例除外恶性肿瘤细胞.结论 胸腔积液细胞块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价值,结合免疫组化选择适当的抗体组合对恶性小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食管燕麦细胞癌4例,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大体为溃疡型及蕈伞型,组织学形态与肺燕麦细胞癌形态一致,组织化学染色Grimelium嗜银染色3例阳性;Fontant-Masson染色均为阴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NSE4例阳性;CEA3例阳性,Keratin4例弱阳性;Sc6、S—100、NF、LCA均为阴性,支持该类肿瘤起源于食管全能性未分化细胞假说。一例电镜检查发现癌细胞内有神经分泌颗粒。该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辅以临床排除肺癌转移及特殊生物学行为。该肿瘤高度恶性,对细胞毒性药物及放射治疗敏感。不主张采取手术治疗,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仅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0.1%。本描述了3例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发现及治疗,井结合献复习进行讨论。甲状腺淋巴瘤的组织发生与桥本氏甲状腺更关学密切。鉴别诊断应考虑与甲状腺未分化小细胞癌区别。  相似文献   

13.
对38例原发性眼附属器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细胞低度恶性淋巴瘤中k轻链染色阳性14例,λ染色阳性8例,中心母细胞淋巴瘤λ染色阳性1例。L_(26)阳性35例中,B细胞来源者占92.1%(35/38例),T细胞来源者仅3例。讨论了免疫组化对本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及其临床治疗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5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标本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多属鳞癌I~II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44V6、CK在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内肿瘤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而甲状腺球蛋白(TG)呈弱阳性表达。结论: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CD44V6的高表达与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免疫组织化学TG标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本例病人71岁,查体发现右附件区包块。镜下肿瘤细胞弥漫排列,免疫组化显示CD20、CD79a、PAX-5阳性,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结论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十分罕见,诊断时需与无性细胞瘤、颗粒细胞瘤、未分化癌、高钙型小细胞癌等进行鉴别,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16.
Ber-H_2,CK,EMA和CEA在胃肠道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第二附属医院肝胆研究室杨竹林,许淑媛,李永国,熊寿芝关键词胃肠肿瘤;角蛋白;上皮膜抗原;H_2抗原;癌胚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应用胃肠道未分化癌(UC)少见,它和恶性淋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1例诊断困难或有争议的胃恶性肿瘤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分析,均获明确诊断。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1例为近年来本院及沈阳市第八医院病理科的胃肿瘤标本。均为弥漫成片的小圆细胞或多角形细胞肿瘤。初诊恶性淋巴瘤3例,未分化瘤2例,两者难以鉴别者5例,浆细胞肉瘤1例。所有组织用常规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方法处理。各例均做 HE 染色及三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试剂: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癌胚抗原(CEA)、抗角蛋白抗体(Keratin),丹麦 DAK0公司提供羊抗兔 IgG、兔 PAP(北京生物制品所提供)、羊抗鼠 IgG、鼠 PAP(无锡制药二厂提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L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1)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类.结果:PLT多发于妇女,多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块.最常见为B细胞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LCA、CD20和CD79α阳性,TG及AE1/3阴性.结论:PLT极少见,确诊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该病需要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及小细胞未分化癌等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9.
小细胞恶性肿瘤,含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其形态相似,常规染色难以确定组织来源的肿瘤共102例,用多种抗血清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其分布情况,着重探讨这些标志物在肿瘤鉴别诊断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鼻咽及鼻腔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良  许文茵 《广东医学》2002,23(4):341-343
目的 探讨鼻咽及鼻腔未分化癌的病理组织形态学诊断标准及与其他小细胞性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529例鼻咽及鼻腔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HE染色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光镜下未分化癌根据其不同的形态特征可分成4个亚型: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低分化鳞癌及低分化鳞癌和泡状核细胞癌的混合型。13例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均显示CK阳性,LCA阴性。结论 病理组织形态特点为未分化癌的诊断基础,CK阳性而其他多种免疫组化结果阴性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