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信技术》2009,(10):63-63
PMC—Sierra公司推出了PM5422 META 20G器件,该产品可使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与路由器(CESR)设备无缝连接至新兴城域光传输网络。全球电信运营商均正在向OTN过渡,以优化IP业务的传输。META 20G能在IP和光设备上支持融合型OTN架构,实现一体化的端对端网络管理。该产品集成了10GE LAN和WAN的电信级以太网映射与成帧技术。以及存储区域网和视频协议等IP胃昆务的OTN映射技术。同时还能继续支持Packet over SoNET/SDH等已经部署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数字通信世界》2012,(10):33-33
PMC公司近日在2012中国通信展上推出了PM5442 META120G,这是业界目前端口密度很高的10G,40G,100G融合的电信级以太网及OTN成帧器解决方案。云计算、视频流以及无线数据应用每十八个月将网络流量翻番一倍。在此情况下,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及路由器之间的互联需要高密度的10G,40G,100Gb/s的接口卡。PM5442 META 120G作为PMC公司Metro OTN功能强大的系列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助力实现高密度电信级以太网、OTN线卡与IPoDWDM在运营商交换机及路由器、P-OTP及PTN设备上的整合。OTN助力实现分组流量与光连接的无缝融合。META 120G  相似文献   

3.
张鹏 《通信世界》2009,(44):I0021-I0021
继7月推出HyPHY 20G产品后,近日,PMC再次向业界宣布推出了META 20G,作为20G系列的第二个产品,META 20G主要是针对电信级以太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CESR)。PMC公司表示,在这一领域的愿景以及投资策略就是要实现及加速分组和光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OTN规模商用期即将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耀 《通信世界》2010,(35):36-36
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组织了OTN的技术及组网测试,结果表明,OTN产品设备逐渐走向成熟,开始步入商用。近几年,IP骨干网流量的增速每年高达56%~80%,相当于近5年带宽需求增加10~20倍,而网络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催生40G、100G以及路由器集群技术的应用,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在IP骨干网设备之间大量采用DWDM/OTN作为中继传输链路,IP ove WDM/OTN的应用模式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德州仪器电信级局端设备加速向全IP网络过渡:日前,德州仪器(TI)宣布推出一款基于DSP的新型电信级局端设备平台,该产品将帮助固定、有线与移动服务供应商实现从现有网络到多服务(语音、视频和数据服务)IP网络的转变。通过在单个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中集成全部所需功能,TI能够充分满足各种服务供应商对网络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电信网技术》2012,(10):22-22
引领大数据连接、传送以及存储,提供创新半导体解决方案的PMC~公司近日推出了PM5442META120G。这是业界目前端口密度最高的10G,40G与100G融合的电信级以太网及OTN成帧器解决方案。云计算、视频流以及无线数据应用每18个月将网络流量翻番一倍。在此情况下,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及路由器之间的互联需要高密度的  相似文献   

7.
继PMC再次向业界宣布推出了META20G,作为20G系列的第二个产品,META 20G主要是针对电信级以太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GESR).PMC公司表示,在这一领域的愿景以及投资策略就是要实现及加速分组和光网络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球趋势,电信以及数据通信设备正在迅速地过渡到统一的OTN平台。PMC-Sierra的OTN解决方案可提供融合的IP和光架构,助力端对端OTN部署,以帮助电信运营商降低网络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以及设备投资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通信》2009,(14):89-89
PMC-Sierra突破性多业务整合平台可实现电信级网络中的端对端OTN部署,HyPHY系列为电信级以太网、视频、SAN、OTN和SONET/SDH提供智能多协议支持,线路卡差异减少75%及功耗降低50%。作为业界领先的网络架构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PMC-Sierra,Inc公司今天宣布,推出PM5420 HyPHY 20G与PM5426 HyPHY 10G器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网络从2G向3G的迈进,移动网络IP化的进程日益加速,移动软交换网络的建设拉开了移动核心网络向IP化演进的序幕,而移动接入网(RAN)侧的IP化也逐渐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热点。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作为承载IPRAN的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分类和技术特点分析出发,基于cdma2000基站的承载需求,对电信级以太网在基站IP化承载领域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市场     
《通信世界》2010,(32):8-9
PCCW采用华为40GOTN方案 本刊讯(记者 王涛)华为近日宣布为香港最大的电信运营商PCCW提供先进的40G OTN解决方案,建造其OTN网络.让PCCW的用户享受更高的带宽与更灵活、优质的服务。该网络采用了80波40G ROADM(可重构光分插复用)、OTN光电交叉调度技术,不仅将单波长带宽提升了4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信行业的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业已经全面进入了全业务竞争的时代。为了适应网络宽带化、IP化的发展趋势,传送网络引入了OTN技术作为应对。本文描述了现有城域光网络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介绍了OTN技术的特点以及OTN设备的发展现状,并且探讨了OTN设备在城域光网络中的应用前景和部署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信行业的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业已经全面进入了全业务竞争的时代。为了适应网络宽带化、IP化的发展趋势,传送网络引入了OTN技术作为应对。本文描述了现有城域光网络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介绍了OTN技术的特点以及OTN设备的发展现状,并且探讨了OTN设备在城域光网络中的应用前景和部署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05年6月21日,华为公司在巴黎和北京两地同步向全球发布其新一代IP网络的旗舰产品———Quidway®ME60系列多业务控制网关(MSCG,Multi serviceControl Gateway)。该产品是业界首款为电信级IP网络量身定做的产品,将给电信运营商在解决IP网络的QoS(服务质量)、安全等问题上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参加此次发布会的运营商、咨询公司代表表示,华为公司提供的电信级IP网络解决方案再次展示出其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发布会上,华为详细讲述了QuidwayME60MSCG作为全新一代多业务边缘设备的特点:ME60具备大容量、高性体的子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近日,IP、3G及下一代IMS网络统一视频通信开发工具及视频网络基础架构领先供应商RADVISION Ltd(纳斯达克:RVSN),今天宣布,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国领先电信设备供应商)选择了该公司的IMS Express开发解决方案,用于开发全面的核心网络解决方案——IMS/NGN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通信》2009,(20):40-41
华为战略与MKT中国区总工程师邢印博在“3G持续发展与融合创新”专题互动峰会上表示。未来电信网络必须是一个金管道。要满足六个条件。第一是电信级质量的IP网络,第二要发展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特别是支持3G的网络,第三要发展一种适合各种各样接入设备的网络。  相似文献   

17.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0,(36):28-28
40G OTN在中国省内骨干网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在省际骨干网,则面临较高的交叉容量要求。2010年8月,香港最大的电信运营商PCCW(电讯盈科)宣布应用了华为40G OTN(光传送网)解决方案,建造其QTN网络,让PCCW的用户享受更高的带宽、更灵活和更优质的服务。据悉该网骨干层总传送容量提高到3.2Tbit/s。作为固网资源最为丰富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对用户高带宽、高速率的需求感触最深,OTN网络的部署可为其解决这一烦恼。中国电信网络发展部基础网络规划处闫飞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8.
《电信科学》2007,23(11):68-6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以“全IP、移动、融合”为主题,在21207年国际通信展上全面展示华为在新一代IP网络、移动网络、核心网、电信增值业务、3G终端等领域的最新产品与端到端解决方案,为与会者带来全IP时代的精彩体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IP业务和网络规模的迅速发展,IP网络上运行的设备已相当丰富、厂家日益多样.电信运营商必将重点放在如何维护、管理网络,电信级的以太网网管系统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20.
近日,MEF(城域以太网论坛)会员全球季会移师北京,而上海电信则规模扩容了其电信级以太网(CE),设备厂商如上海贝尔还新推出100G以太网产品,当前电信级以太网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关注。然而,国内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要规模应用,仍然要看各个运营商的现实需求和厂商方案的性能与部署成本。《通信世界周刊》本期特别邀请了来自运营商、设备厂商和测试厂商的专家,共同探讨电信级以太网标准的进展、在移动回传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部署时的成本投入等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