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振宇 《硅谷》2013,(24):84-8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经济条件的提升,车辆的保有率也飞速提升,同时所带来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面。针对此情况,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应该在一些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高速公路路段及时将前方道路信息或路况等信息提供给过往车辆,如前方施工请慢行,前方是事故高发区请慢行、大雪路滑请慢行等,这样能够让司机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在气候良好或路面状况良好的时候,则可提示:高速行车请保持车距、安全行驶请系好安全带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李继  李晋尧  杨明  孔士嘉 《硅谷》2011,(19):184-185
分析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智能汽车路径识别中的图象处理算法,重点介绍智能车车牌识别的控制算法。智能汽车通过OV7620数字摄像头对路面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依次实现自动识别十字路口上的红绿灯、自动检测前方车距、自动识别车牌等功能,并以一个较高的稳定速度运行在规定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3.
在客专铁路运营中,为了保证铁路交通系统运营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同时能够有效地传输运营、维护和管理等相关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必须建立可靠、独立的铁路通信工程传输系统,这对于保证列车安全、快速、高效运行来说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中国铁路信息化的发展,保证中国铁路客运列车在运行中与客运管理信息中心之间实现实时信息交互,研究实时智能化客运列车巡检管理系统,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旅客列车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鲁棒性图形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DCT域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将含有特定信息的二值序列作为原始水印,利用混沌密码对其进行加密,并在嵌入时再利用混沌映射将水印信息嵌入原始图像的DCT域,使得水印方案具有双重安全性。由于在水印检测时不需要原始图像的参与,该算法实现了水印的盲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嵌入的水印信息具有不可见性,其对常见的图像处理如JPEG压缩、噪声、滤波以及剪切等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李江华  章柯俊 《包装工程》2019,40(1):177-185
目的为了提高灰度图像处理的规模、嵌入量、安全性及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图像的像素量化隐写算法。方法首先对载体图像进行Hilbert曲线扫描和图像像素量化,将量化信息产生的阈值区域准确地划分标记,然后分别对载体图像、待嵌入信息执行Hilbert置乱和D-S(data encryption security algorithm)数据加密处理,最后将加密后产生的秘密信息和相关辅助信息嵌入密文图像内。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嵌入率相较于原算法提升了10%,接收者能通过密钥解密获取原始信息,还原完整的载体图像。结论该隐写算法信息嵌入率高,鲁棒性和安全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行星齿轮箱的内部结构复杂,其振动信号呈现非线性、非平稳特点,通过对比两种对原始振动信号处理的方法,应用点对称特征融合图像(Symmetrized Dot Pattern,SDP)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第一种方法是将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并将各阶IMF分量通过SDP转换为极坐标图像;第二种方法是将多测点采集到的原始振动信号直接通过SDP将时频信号转换为极坐标图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对两种不同方式的SDP图像进行识别分类。通过行星齿轮箱故障实验台验证,结果表明时频融合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故障诊断且分类准确率高达98.5%。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触觉是机器人在非视觉传感器领域里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知觉形式,本文利用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组成阵列式触觉系统,将采集到的压力和温度信息组成灰度图像,经过对图像的预处理、区域分割、质心识别后,判断出物体的滑移情况,并将结果利用图像形象化的显示出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对物体滑移做出判断,并且可以直观的显示出物体表面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测前车车距,采用机器视觉方式,以 CCD构造单目成像系统采集前车图像,以检测车牌在图像中像素的数量方式实现车距的测量。系统以单目摄像头的成像模型,通过物像位置关系及大小关系,建立车牌图像与车距信息之间的模型;以CCD成像原理,建立车牌图像与传感器像元像素之间的模型。由此构建测距检测算法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平台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对采集图像进行预处理提高图像的对比度;通过匹配连通域等算法,对车牌进行定位、分割,检测车牌水平方向像素数量;在此基础上,采取小孔成像原理计算车距的大小,并显示在软件平台上。实验证明了本系统能对前车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车距,该系统对3 m之外的车距检测平均误差为4%。  相似文献   

10.
针对视障人群的自主行走课题进行了研究,研制了基于视触觉功能替代的穿戴式触觉导盲装置。该装置通过导盲眼镜上的迷你光学摄像头采集周围环境的视觉图像信息,视觉图像经二值化处理后转换为触觉图像。借助触觉显示器,视障操作者能够在其胸前的虚拟显示平面上以主动触觉方式感知该图像,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信息的触觉感知。原理性实验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帮助视障者感知路况和识别环境目标,实现自主行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借助光电容积脉搏描记(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技术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司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lity,HRV),以获得列车司机疲劳趋势,实现疲劳的监测和预警。方法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模拟驾驶实验,基于PPG技术采集被试电动列车司机的脉搏信号,分析脉搏信号中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LF/HF和非线性指标SD1、SD2。结果 (1)新进司机在驾驶初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交替作用明显;(2)驾驶环境改变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被试司机LH/HF的比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3)随着驾驶时间的增加,LF/HF值呈现上升趋势,交感神经持续活跃极易产生驾驶疲劳;(4)SD1、SD2有效反应被试列车司机长、短期抗压能力大小。结论 PPG技术的各项指标有效获得被试司机的疲劳趋势,为实现疲劳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利用枕木流动的速度感来估计列车运行速度已是司机的习惯做法。在列车低速运行时,这种速度感比从速度表上读数更具直接性。但正如人们长时间看到快速移动的物体会感到眼睛疲惫一样,在高速列车上司机长时间注视快速流动的枕木桧引起视觉上的疲劳或眩晕。怎样评估司机的速度感及采取何种措施防止产生视觉疲劳是章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高速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的实时检测,根据UIC513标准和GB 5595-1985,采用EPC-8000I-L嵌入式工控机主板和Linux实时操作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人机界面丰富、实时性强、携带方便的列车舒适度和平稳性检测仪,重点讨论了平稳性舒适度检测仪的硬件结构、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为提高实时性所采用的模块拆分算法。通过把检测仪采集到的原始振动加速度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进行检验计算,将计算结果和检测仪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测试仪能够实时地准确测量并显示列车的舒适度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防伪报道》2011,(10):68-68
虽然射频识别技术在商业自动化、动态跟踪等领域已取得了广泛应用,但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在全国还尚属首次。交警部门介绍,射频识别技术将通过实时、准确的交通流信息采集,将路"段"的通行情况,迅速反馈给交警指挥中心。交警部门再利用各类道路交通诱导系统,将路况信息传递给驾驶中的司机,从  相似文献   

15.
铁路尼尔森体系提篮拱桥动载试验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桥跨结构动力性能,对112m跨铁路尼尔森体系钢管混凝土提篮式系杆拱桥进行了动载试验.测试其自振特性,并测试试验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桥跨和以一定速度在特定位置制动时桥跨结构应变、位移、振幅及加速度等动力响应,并将测试结果与车桥耦合振动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良好的竖、横向刚度和结构强度;列车在桥上运行时对桥跨结构有一定的冲击作用,运行列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雷煜华  张丽 《硅谷》2010,(7):24-24
在铁路运输迅猛发展的同时,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当事故发生后,如何在第一时间将现场的图像信息迅速传输到应急指挥中心,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与基础。设计的远程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可以迅速采集现场高清晰图片,并通过VPN无线方式发送至指挥中心,保证事故现场信息采集与传输的实时性与安全性,满足铁路救援指挥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汽车安全行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车载安全监控系统,可用于拥挤人群中安全行驶和车身近距离全方位监控.在汽车前、后、左、右4个方向分别安装4个摄像头,用于采集车身四周路况,将采集的图像进行俯视变换.图像拼接融合等算法处理,最终在显示屏实现全景图像和单路图像显示,使驾驶员可以随时掌控车辆所处的环境,有效避开车辆周围的障碍物以及实现对车身周边环境的无盲区监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高速列车牵引能耗也在快速增长,研究列车节能操纵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高速铁路列车的运行特点和司机节能操纵经验,建立了定时约束下的高速铁路列车节能操纵优化模型,模型考虑了惰行过电分相等约束。同时,针对列车操纵特点,设计牵引惰行对操纵策略及相应的遗传算法。武汉至咸宁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在总运行时分不变的情况下降低9.8%牵引能耗。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向右转或并线过程中存在视觉盲区,盲区是导致车辆事故的原因之一,司机常通过传感器了解盲区路况,这一过程中与传感器存在交互。不同的交互方式会影响到驾驶员的驾驶绩效。驾驶中的交互通常表现为闪光语音和震动,通过调查问卷,考察41名司机的驾车频率和对事故的理解和对闪光灯、语音、震动提示方式的接受程度,然后通过虚拟驾驶平台观察并记录9名年龄在21-24之间的司机在不同车速和不同路况下对语音、震动、闪光三种提示方式的应答。采集了被试行为次数和响应时长的相关数据。使用方差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在语音提示、闪光提示和震动提示三种提示方式中语音提示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信息隐藏通信技术的安全性,提出一种自毁式数字水印隐藏通信技术,即使非法者截获信息的载体也无法获得信息内容。方法将生成的含水印信息的图像分切成图像碎片以此破坏内嵌的水印信息,使水印信息无法从单个的图像碎片中提取,必须经过图像碎片拼接算法合成原始含水印图像后才能提取水印信息。结果通过实验仿真分析,对于大小为32×32像素的8×8个图像碎片,复原的含水印图像无任何图像碎片拼接错位,拼接平均耗时为1.59 s,因此能实现实时在线拼接复原并顺利提取出水印信息。结论从信息的嵌入到最后信息的提取都能顺利地隐藏信息的内容和信息的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能好,因此,自毁式数字水印信息隐藏通信技术是一种可行性极高的信息隐藏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