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6(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T2DM患者8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6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清miR-126、VEGF、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新诊断T2DM患者miR-126、VEGF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血清TC、TG、FPG、HbA1c、FIns水平及HOMA-IR、HOMA-β、I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523.48±145.3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295.45±94.46)ng/L],血清miR-126水平明显[(0.08±0.01)ng/μL]低于对照组[(0.18±0.02)ng/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VEGF与BMI、TC、TG、FPG、HbA1c、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ISI呈负相关(P<0.05);miR-126与BMI、TC、TG、FPG、HbA1c、FIns、HOMA-IR呈负相关,与HOMA-β、ISI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血清VEGF表达的因素为ISI,影响血清miR-126水平表达的因素为ISI、HbA1c(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VEGF水平升高、miR-126水平降低,二者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及T2D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APPL1)、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及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APPL1、AFABP及瘦素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和产后进展为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4-7月到该院就诊并定期产前检查的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46例患者为A组,54例正常妊娠者为B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APPL1、AFABP及瘦素等进行检测,并根据公式计算HOMA-IR,分析HOMA-IR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妊娠结局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产后进展为T2DM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妊娠者比较,TC、TG、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FINS、HbA1c、LDL、HOMA-IR、APPL1、AFABP、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FPG、FINS、HbA1c、TG、AFABP、APPL1、瘦素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TC、HDL、LDL与HOMA-IR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良妊娠结局与HOMA-IR、APPL1、AFABP、瘦素呈明显正相关(P0.0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进展为T2DM与HOMA-IR、APPL1、AFABP、瘦素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APPL1、AFABP、瘦素水平较高,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APPL1、AFABP、瘦素水平越高,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及产后进展为T2DM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瘦素(Leptin)浓度的改变,并探讨与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64例2型糖尿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Leptin、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脂、体重指数(BMI),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β-细胞功能指标(HOMA-β)。比较Leptin浓度的改变,以及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的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eptin明显升高,并且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肥胖的糖尿病组对非肥胖糖尿病组,以及非肥胖的糖尿病组对正常对照组的比较中,尽管Leptin数值有差异,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患者中血浆Leptin与BMI、TG及TC呈正相关,与FBG、FINS、HbA1c、HDL-c、LDL-c及HOMA-IR、HOMA-β相关性不明显。结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Leptin抵抗,Leptin抵抗与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减退以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脂素、维生素D(Vit D)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0例T2DM患者(T2DM组)、60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IGT组)、6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降脂素、Vit D水平,同时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AIR)、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降脂素、Vit D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血清降脂素、Vit D水平及HOMA-β、ISI、AIR均低于IGT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FPG、FINS水平均高于IGT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3组之间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ISI、AIR是影响血清降脂素、Vit D水平的因素(P0.05)。T2DM患者血清降脂素、Vit D与HOMA-β、ISI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降脂素与Vit D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降脂素、Vit D水平与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与血糖、胰岛素分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T2DM患者300例。按Hb A1c水平分为5组:A组62例(Hb A1c≤7.0%),B组58例(7.0%Hb A1c≤8.0%),C组52例(8.0%Hb A1c≤9.0%),D组65例(9.0%Hb A1c≤10.0%),E组63例(Hb A1c10.0%)。对所有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均空腹及餐后2 h各采集两管静脉血,测定指标有Hb A1c、空腹血糖(FPG)、负荷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负荷后2 h胰岛素(FIns),采用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Hb A1c与DM病程同步增长,甘油三酯B、C、E四组均高于A组(P0.01);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随着Hb A1c的增加逐渐升高(P0.01),而负荷后2 h胰岛素(FIns)水平逐渐下降(P0.01);T2DM患者Hb A1c水平与FPG(r=0.683,P0.01)、2 h FPG(r=0.764,P0.01)呈正相关、与FIns(r=0.643,P0.05)、2 h FIns(r=0.428,P0.05)、HOMA-β(r=0.587,P0.05)呈负相关,HOMA-IR与Hb A1c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随着Hb A1c水平的升高,血糖也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对血脂、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存在IR的2型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及葛根素组(40例)。两组常规基础治疗相同;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糖、血脂、胰岛素、纤溶指标。同时选择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DM患者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FINS和ISI与血脂、纤溶指标存在高度线性相关。2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TC、TG、LDL C、PAI1均明显下降(P均<0.01),HDL C、ISI均明显增高(P均<0.01);FINS与TC、TG、IDL C、PAI1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 C呈显著负相关;ISI与TC、TG、LDL C、PAl1呈显著负相关,与HDL 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2型DM患者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血脂、纤溶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短期强化治疗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诺和锐30强化治疗12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质指数(BMI)、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FINS/FPG比值的变化。结果40例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8.3±1.5)d,治疗后FPG、2hPG、HbAlc、TC、TG、LDL-C、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HDL、FINS、2h-INS、F-C、2h-C、HOMA-IS、ISI、FINS/FP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BMI稍有增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用诺和锐30强化降糖,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间接改善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47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合并NAFLD组79例,不合并NAFLD组68例,分别测定体质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DM + NAFLD组BMI、WC、HC、ALT、AST、TG、LDL-C、Hcy、FINS、HOMA-IR明显高于单纯DM组(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C、ALT、TG、Hcy、HOMA-IR分别是T2DM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老年T2DM合并NAFLD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肥胖、脂代谢异常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9.
王跃荣  张栋梁  李岚  蔡枫 《检验医学》2012,27(11):936-93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血清铁(Fe)、铁蛋白(Fer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79例T2DM患者和50名表面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Fe、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糖化白蛋白(GA)、Ferr、空腹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作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结果正常对照组男性Fe、Ferr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均<0.05)。T2DM组FINS、GA、Ferr、FPG、HbA1C、HOMA-I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OMA-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Ferr与GA、FPG、HbA1C、HOMA-IR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8、0.333、0.315(P均<0.01)、0.196(P<0.05)];与HOMA-β呈明显负相关(r=-0.246,P<0.01)。Fe与HOMA-IR、HOMA-β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049、0.039,P均>0.05)。结论 T2DM患者随着Ferr水平增加,其体内胰岛素抵抗程度也相应增加,而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及其预测微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T2DM患者1 0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微血管病变的405例患者设为微血管病变组,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603例患者设为非微血管病变组。比较2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血糖(FBG)、24 h平均血糖(MBG)、24 h血糖波动(BGFR)、24 h血糖标准差(SD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析IL-6、IL-1β、CRP、TNF-α与HOMA-IR、HOMA-β、FBG、MBG、BGFR、SDBG、TC、TG、HDL、LDL水平的相关性。分析IL-6、IL-1β、CRP、TNF-α联合检测对微血管病变的预测效能。结果 微血管病变组IL-6、IL-1β、CRP、TNF-α、HOMA-IR、HOMA-β、FBG、HbA1c、MBG、B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