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联合使用甘油果糖和小剂量甘露醇(0,25~0.5g/kg)进行脱水治疗时对肾功能以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70例,观察联合使用甘油果糖和小剂量甘露醇与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对患者血清肌酐及血钾、血钠、血氯的影响。结果相对于联合使用甘油果糖和小剂量甘露醇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患者血清肌酐明显上升,急性肾损伤(ARL)、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明显增加,K+、Na+、CL-紊乱发生率增多。结论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时,使用甘油果糖和小剂量甘露醇可以减少肾功能损害以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后对实验动物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大白兔随机分为 4组 ,利用微量泵注射自体血法建立急性脑内血肿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其他 3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甘露醇治疗 ,即小剂量组 0 .2 5g/kg ,中剂量组 1.0 g/kg ;大剂量组2 .0g/kg。测定给药前后血钠、血钾、尿素、肌酐。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 ,用药 3h后各治疗组均引起血钠降低 ,小剂量组、中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大剂量组则降低更明显 (P <0 .0 1) ;而各治疗组均出现血钾、尿素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出现肌酐升高趋势 ,大剂量组则引起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甘露醇对肾功能有不良影响 ,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不良影响逐渐加重。护士可通过观察病人临床表现和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判断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3.
何友云  许金娇  徐梅修  鲍传玲 《护理研究》2012,26(13):1207-1208
[目的]探讨输入加热的甘露醇及腰部热敷对颅脑损伤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颅脑损伤后应用甘露醇的9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输注加热的甘露醇,并同时予腰部热敷;对照组只输注常温下的甘露醇。监测两组病人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钠、尿量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肾异常8例,无急性肾衰竭(ARF)发生;对照组发生肾功能异常15例、ARF 6例。两组肾功能异常及肾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7天血肌酐、尿素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加热的甘露醇及腰部热敷对颅脑损伤病人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肾功能异常及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甘露醇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观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对判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甘露醇后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 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甘露醇前后尿 RBP含量。结果用甘露醇治疗后尿 RBP比治疗前升高 (P<0 .0 5 )。甘露醇总量≥ 5 0 0 g时尿 RBR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1大剂量甘露醇应用可诱发肾功能损害。2尿 RBP可作为判断早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甘露醇性肾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如何合理适量应用甘露醇,达到既可以治疗脑水肿,又可避免或减少肾功能损害,防止甘露醇性肾病发生的效果,本文回顾性调查了75例脑血管病病人应用甘露醇后尿常规、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变化,发现应用甘露醇后病人尿量、尿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并可显著提高血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还有可能发生甘露醇性肾病,应用甘露醇后,脑出血病人比脑梗塞病人更易发生肾损害,这与甘露醇用量不同有关。为此提出使用甘露醇应严格掌握适用症并及时观察尿量、尿常规、肾功能的早期变化,遵循适度、适量、科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入加热的甘露醇及腰部热敷对颅脑损伤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颅脑损伤后应用甘露醇的9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输注加热的甘露醇,并同时予腰部热敷;对照组只输注常温下的甘露醇。监测两组病人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钠、尿量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肾异常8例,无急性肾衰竭(ARF)发生;对照组发生肾功能异常15例、ARF6例。两组肾功能异常及肾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7天血肌酐、尿素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加热的甘露醇及腰部热敷对颅脑损伤病人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肾功能异常及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水回输腹腔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水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5月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腹水、并有肾功能损害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取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20mL/d,常规保肝、利尿、支持治疗;对照组44例在常规保肝、利尿、支持治疗的同时间断放腹水。观察两组患者尿量、尿素氮和肌酐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量、尿素氮和肌酐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尿量增加,血清尿素氮,肌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结论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加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袢利尿剂托拉噻米和半量甘露醇对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同时有高度水肿的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顽固性心衰患者共46例,全部存在低钠血症并有高度水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给予每日托拉噻米120mg分次静脉推注(R组),另一组给予托拉噻米20mg静脉推注后,继以20mg/h静脉泵入(T组),每日总量120mg,输入60mg托拉噻米后,静脉点滴甘露醇125mL。经过5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总尿量、血钠、血钾以及血浆肌酐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变化(NYHA)以及患者自觉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每日尿量、血钠、血钾、血清肌酐水平基本相似,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T组患者5d尿总量明显高于R组[(10515±177)mLvs(7231±118)mL,P<0.05],患者心功能明显好转(NYHA1.8±0.3vs2.5±0.5,P<0.05),血清钠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患者血钾、血清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使用托拉噻米和小剂量甘露醇治疗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可以取得较常规使用托拉噻米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单纯超滤治疗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纯超滤治疗,治疗时间为1.5~3.0 h.超滤量视患者水肿程度及心功能决定,每小时平均超滤速度及一次超滤量分别以低于30 ml/kg体重及200ml/kg体重,一般单次超滤2500~4500 ml,视患者水肿情况单纯超滤间隔时间为1~2 d,治疗1~5次.观察单纯超滤治疗期间的并发症以及治疗后患者24 h尿量、血肌酐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经单纯超滤治疗后,无明显血液净化治疗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出血等),且治疗后患者水肿减轻.患者治疗前24 h尿量(420±102)ml、血肌酐(328±97)μmoL/L、尿素氮(17.8±4.9)mmol/L、血清白蛋白(29.2±5.4)g/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24 h尿量增加(942±314)ml,血肌酐(216±73)μmoL/L及尿素氮(12.4 ±3.1)mmol/L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38.1 ±6.5)g/L(P均<0.01).结论 单纯超滤治疗能有效地改善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肿,增加尿量,其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45-2246
目的探究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对消除严重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住我科的肢体创伤性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5,采用RICE原则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消肿治疗)和对照组组(n=45,采用RICE原则治疗),均治疗1w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Na+,K+,Cl-等血生化指标。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过1w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8.89%,2组比较,P<0.05,在RICE原则基础上加小剂量脱水药联合使用的消肿效果明显优于RICE原则,且治疗组对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甘露醇联合呋塞米用于严重肢体肿胀的消肿治疗,既能减少甘露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甘露醇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及是否有肾毒作用。方法;选择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119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60例为对照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59例为治疗组,观察两组使用甘露醇前后血钾(K^ )。钠(Na^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糖(Bs)、肾功能变化。结果;K^ 在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组治疗后明显上升,治疗组仅在治疗9天后上升,而早期无明显变化。血糖两组患儿急性期内明显升高。早期肾功能参数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在对照组9天后明显上升,而治疗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甘露醇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机体内环境有一定影响,亦有一定肾毒作用,小剂量甘露醇短期使用较为安全。β2MG、α1MG能敏感地反映甘露醇造成的早期肾功能损害,为新生儿颅内出血使用甘露醇提供了早期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监护方案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1日进行治疗的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无创监护方案;比较两组各时期血压情况、实验组各时期颅内压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两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治疗期间甘露醇使用剂量。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第4、6、8、10天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8、10天右侧、左侧、平均颅内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后第2天(P0.05);治疗后1周,实验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ADL得分高于常规组(P0.01);实验组治疗期间甘露醇使用剂量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治疗的同时实施无创监护方案,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肾功能,同时显著降低颅内压,减少甘露醇使用剂量,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发挥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致肾损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辉 《临床医学》2009,29(7):26-2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时对肾脏的损害。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半量组、全量组各60例。半量组用甘露醇125ml、全量组用甘露醇250ml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7天监测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分析甘露醇对肾脏的损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肾脏的损害在治疗后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短期使用对肾功能损害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肾功能改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36例健康者的Cys-C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颅脑损伤组血清Cys-C浓度明显升高(P0.01),异常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且较尿素氮和血肌酐有更高的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胱抑素C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继发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对脓毒性休克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脓毒性休克的病人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对照组应用多巴胺,观察患者尿量及血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尿量、尿素氮、肌酐则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联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可显著增加CCr。  相似文献   

16.
托拉塞米治疗颅脑创伤后急性脑水肿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治疗颅脑创伤后急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60例颅脑创伤后急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托拉塞米联合小剂量甘露醇组)30例和对照组(呋塞米联合小剂量甘露醇组)30例。治疗组给予托拉塞米20mg+20%甘露醇125ml,对照组给予呋塞米20mg+20%甘露醇125ml。两组均q 6h,然后逐渐减量。均给予常规治疗,并通过颅内压监护仪观察用药前后颅内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并发肾功能不全等比对照组显著减少,电解质紊乱较对照组增多。结论托拉塞米治疗颅脑创伤后急性脑水肿效果好,可减少甘露醇的用量,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致急性肾衰竭(ARF)的原因.方法:分析2例急性脑血管病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致ARF病例资料.结果:2例甘露醇单日剂量分别为50 g和75 g,均于用药第3天出现肾损害,其中1例合用小剂量呋塞米.确诊后及时停用甘露醇,给予改善肾血流、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1例行血液透析3次,肾功能得到恢复.结论:尽管小剂量、间隔使用甘露醇是相对安全的,但仍有引起ARF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李艳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01-3602
目的 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C)在颅脑损伤继发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颅脑损伤继发肾功能损伤患者和38例体检正常者血清Cys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实验室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患者组血清CysC浓度和CysC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Cr、UA和BUN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组之间异常检出率比较,患者组血清CysC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SCr、UA和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血清CysC等四项检验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继发肾功能损伤时血清CysC比传统肾功能检测项目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医生应重视血清Cys C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倍剂量雷公藤多甙对伴有较大量蛋白尿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24 h尿蛋白量在1.00~3.00 g及血清肌酐在133~324 μmol/L的慢性肾脏病患者33例,所有患者在曾使用过ACEI/ARB、糖皮质激素及常规剂量雷公藤治疗无明显效果后,改为双倍剂量雷公藤治疗,即患者在ACEI/ARB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kg·d)]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时测各患者的24 h尿蛋白,尿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结果:治疗后患者的24 h尿蛋白,尿IL-6的排泄量及Scr均有明显减少,而副作用无明显增加.结论:对于曾用糖皮质激素及常规剂量雷公藤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大剂量雷公藤多甙对伴有较大量尿蛋白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在治疗脑出血时,为控制脑肿和高颅压,临床上常规应用高渗性脱水剂甘露醇。但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故对其用药剂量、给药方法等有争论。我们在1998年于神经内科ICU病房观察了两种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幕上脑出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取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1]的幕上脑出血患者,就诊时尚无脑疝形成,肾功能、尿常规、血钠正常;依来诊顺序编号分组,奇数号为小剂量甘露酸(0.5g/kg)治疗组,偶数号为常规剂量甘露醇(1.0g/kg)治疗组。各60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1.2治疗方法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