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凤县庾家河晶质石墨矿区处于北秦岭复合岛弧杂岩带之凤县—商南红柱石矽线石石墨成矿带东段,沿该带已发现多个中、小型的石墨矿床(点)。矿体主要赋矿地层为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雁岭沟组、郭庄组及中元古界峡河岩群寨根岩组,矿体严格受层位控制。矿石为片麻岩型、片岩型及大理岩型三类大鳞片状石墨。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本文通过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类比典型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提出庾家河晶质石墨矿床成矿条件主要与地层、岩性、构造、岩浆作用等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认为本区石墨矿床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那西郭勒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上,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石墨矿,目前矿床规模达到中型。综述了那西郭勒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该矿床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铁矿体主要产于金水口岩群斜长角闪片岩岩组,石墨矿产于斜长角闪片岩岩组和大理岩岩组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岩性和构造变质变形作用的控制,后期断裂及岩浆作用对矿体具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甘肃冶金》2021,43(5)
张家庄-二郎坝一带石墨矿属凤县-太白石墨成矿带的西延部分。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中,石墨矿化富集受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控制。矿石类型有大理岩型、片麻岩型、构造片岩型。矿体呈扁豆状、透镜体状,连续性差。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  相似文献   

4.
本次勘察发现的石墨矿位于佳木斯—兴凯地块内部,勘查区内主要地层为麻山群余庆组地层,岩性主要有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变粒岩等。勘查区共发现两条石墨矿体,两者近北西走向,平行排列。我们对石墨矿的成因进行研究并认为是碳质页岩等含碳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使碳质物质结晶形成石墨矿石,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同时还件伴随着岩浆侵入作用,且在最后阶段受到混合岩化作用的影响,形成如今我们勘查区内发现的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5.
山西五台七图式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砾岩金矿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言辰  王建  马志红 《黄金》2001,22(7):6-9
七图式金矿床产出于山西五台地区古元古代滹沱沉积盆地中,容矿岩石为低绿片岩相变质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砾岩、含砾砂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为主,伴生含金石英细网脉-蚀变岩型,矿体赋存于背斜褶皱的核部,特别是与背斜相关的韧性剪切带内,矿床地质特征及硫、氧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金矿化不仅与下伏五台群绿岩地体有关,同时受吕梁期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及其热液作用控制,从而确定该类型金矿为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砾岩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尚家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的探讨,初步认为矿体的形成是中泥盆统三河口组(D2S),主要岩性有千枚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等,是区内金矿的含矿岩系;东西向断裂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是形成矿床的关键。通过以上认识,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米易县茅坪石墨矿床位于康滇断隆成矿带攀西裂谷带成矿亚带内,为区域变质与热接触变质双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Ⅰ号主矿带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中元古界会理群天宝山组一段硅质碳质板岩内,其顶底板为浅灰色、浅灰黄色绢云千枚岩,灰—深灰色含绢云板状千枚岩。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成矿作用过程以及含矿岩石的研究,摸清了矿床成因,以期对今后的地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哈达特陶勒盖银铅锌矿是兴蒙造山带近期取得较大勘查进展的中型银铅锌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4条NW向矿带中,控制矿体40个。矿体形态以脉状和透镜状为主,产状较陡。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未见单独银矿物,银主要分布在方铅矿中。矿物包裹体成分主要有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和金红石等。根据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研究,将矿床成矿期次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萤石阶段,这对进一步揭示矿床成因和扩大外围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梨河金矿是吉林省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金矿床,处于双河镇—二道甸子金成矿带的西部,石炭系下统鹿圈屯组地层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绢云母石英片岩、钙质片岩、变质流纹质凝灰岩夹大理岩是其主要的岩石组合特征。矿体呈扁豆状和脉状产出,属于小型规模,区内断裂构造对矿体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和脉岩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成因类型为含石英脉贫硫化物蚀变岩型金矿床,下文对该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找矿标志,希望能为该区同类型矿床的寻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索尔库里-买买提孜托海金、铜银、稀有、稀土成矿亚带,主要出露新太古界米兰岩群,为蛇绿岩、变形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所组成的构造蛇绿混杂岩带,岩性为麻状花岗杂岩、含石榴石(红柱石)黑云斜长片岩、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片理化白云质灰岩等。区内含绿柱石、锂辉石的花岗伟晶岩脉发育,并圈定了17条铍矿体,BeO品位0.04%~1.78%;1条锂铍矿体,Li2O品位1.88%~6.51%。已发现的锂铍稀有金属矿体,均赋存于伟晶岩脉。找矿前景极好,具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庄矿床系河南南召马市坪-方城县维摩寺大型锑金成矿远景区带普查过程中首次发现和探明的中型金矿,其成因类型为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事件密切相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带围岩地层岩性为中元古界宽坪群四岔口组上段斜长角闪片岩和二云石英片岩;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对于在该地区宽坪群地层中寻找同类型的金矿资源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矿床矿带由蚀变碎裂岩、褐铁矿化碎裂石英脉等组成;工业金矿体形态均为脉状而且呈陡倾斜状产出,倾角一般60°~80°;含金矿带矿化蚀变带结构:内带:强硅化-黄铁矿化-钾化组合;外带:弱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边带: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黄铁矿是金的主要类质同像载体。在地质找矿过程中除中元古界宽坪群四岔口组上段地层作为首选外,次一级的断裂带也是应该注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乌淀石墨矿是近年来在狼山一白云鄂博裂谷带内新发现的超大型石墨矿床,矿体赋存于白云鄂博岩群尖山岩组一段。文章在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等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宝清县锅盔山石墨矿床位于萝北—鸡西石墨成矿带中西部地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兴东岩群大盘道岩组变质地层中。自然电场电位法测量对石墨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电位值小于-400mv地段均可发现石墨矿体。通过槽钻探工程,初步在锅盔山地区划分出石墨矿带1条,含矿层位4个其规模达超大型。石墨呈鳞片—叶片状,矿石岩石类型为片岩—片麻岩型,+100目以上石墨含量达84%,其中+50以上占49%,工业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床。在工作区中部及东部,尚有大面积自然电位异常未验证,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汉阴黄龙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东段,主要由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的一套浅变质的海相碎屑岩组成,区内构造活动强烈,金矿体赋存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第五岩性段含炭黑云绢云石英片岩、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中。分析了黄龙金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认为该金矿床属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沉积-改造型金矿床,沿走向矿体之间及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5.
灶火河西铁多金属矿地处东昆仑中岩浆弧带与祁漫塔格结合带,该矿床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处铁多金属矿,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碳酸盐岩的外接触带上,少部分产出于岩体与围岩的内接触带以及破碎蚀变带中,含矿围岩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通过对含矿围岩和含矿岩体岩石薄片镜下特征及主要成矿元素特征值分析,结合研究区近几年钻探资料,认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所处构造部位对成矿有利,在其演化过程中,地层中的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片麻岩、黑云石英片岩、大理岩夹斜长角闪岩可为矽卡岩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物源,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成矿元素含量偏高,也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或接触交代型,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矿区含矿岩带较为稳定,控矿裂隙发育,热液作用强烈,具备铜多金属矿的形成条件。通过对丹巴县沈足沟铜多金属矿床的综合研究,该矿床的含矿层位为马奈岩体与三叠系扎尕山组地层接触带内侧岩石。矿区共圈定矿体3条,以Ⅰ号和Ⅱ号矿体为主,Ⅲ号矿体矿化较弱。含矿岩石主要为黑云母片岩、黑云母片麻岩及石英脉,同时对该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章广绢云母矿处于扬子陆块西北部,西临郯庐断裂带皖东段,张八岭台隆北段之南缘,总体构造线为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本矿床为沉积变质型矿床,矿体产在青白口系张八岭岩群西冷岩组中段底层中。本文从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成矿成因及模式,期望对本地区寻找同类型非金属矿床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吉林小梨河金矿位于双河镇—二道甸子金成矿带的西部,矿体赋存在石炭系下统鹿圈屯组地层中,岩石组合为钙质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变质流纹质凝灰岩夹大理岩。矿体呈脉状、扁豆状,规模小,受断裂构造控制,与脉岩空间关系密切。工业类型为含石英脉贫硫化物蚀变岩型,矿石属易选型矿石。  相似文献   

19.
那西郭勒铁矿是在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一典型沉积变质型铁矿,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那陵郭勒河中上游南岸。2013-2016年经1:1万磁法工作,圈出48处磁异常,通过检查和地表及深部揭露控制验证,圈出4条磁铁矿带和4条石墨矿带,其中磁铁矿带产于金水口岩群的斜长角闪岩组中,而石墨矿体产于大理岩组和斜长角闪岩组中,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本文就对那西郭勒地区磁铁矿带特征及找矿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红霞  孔含泉  杨言辰 《黄金》2006,27(5):13-16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中部的青城子矿集区内,矿体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上部碳酸岩与片岩的过渡带,客矿岩石为黑云变粒岩和硅质岩,矿体受层位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中的金以不可见金为主,含量与黄铁矿、毒砂关系密切。对矿石组构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既与沉积作用有关.又遭受后期变质变形及热液的叠加改造,矿床为热水沉积一变质热液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