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医院均普及应用,而输尿管肿瘤,临床较为少见,发病也较为缓慢,主要症状为无痛性血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感染时可出现发烧、尿频、尿急,进而患者腰背部不适等症状。从病理上看输尿管肿瘤大多为恶性,约占3/4,主要为移行上皮癌,且输尿管管壁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较为少见,其主要表现为血尿。血尿是泌尿系统各种疾病的重要表现,病因较多,对于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所致的血尿,则易被忽略。本文报告8例并就本病的症状和特点加以讨论。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是一种少见疾病。约占泌尿系肿瘤的1%—2%。本文报道的2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主要临床症状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可伴有腰部不适或疼痛。主要X线表现为肾盂肾盏的大量积水,输尿管管腔的狭窄,充盈残缺和不同程度的梗阻。本病主要依靠X线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近3年来经输尿管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 超声检查显示27例中有22例(81.5%)合并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液,除1例重度外其余均为轻-中度积液;② 超声显示出输尿管癌的实性病灶18例,特点为扩张的输尿管腔内不规则实性结节或管壁不规则增厚,以此作为标准则诊断符合率为66.7%,而漏、误诊率为33.3%。结论 作为首诊方法,超声对于原发性输尿管癌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诊断时应保持警觉性以减少漏、误诊。 【关键词】 原发性输尿管癌 超声 诊断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90-93
目的分析腹部高频与腔内超声联合应用方法及其诊断输尿管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手术病例确诊为输尿管癌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开展超声检查,整理患者超声检查资料,比较腔内超声、腹部高频和联合诊断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输尿管扩张、肾积水等。输尿管癌超声诊断肾实质萎缩变薄,梗阻部位输尿管腔狭窄或者中断,下段肿瘤部分自输尿管口呈现菜花状,多数肿瘤低回声,少数中等回声。腹部高频和腔内超声确诊病例数差异不明显(P0.05),联合诊断确诊比例显著高于腹部高频和腔内超声单一使用(P0.05)。腹部高频和腔内超声两种诊断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诊断方法(P0.05)。联合诊断结果显示,5例无肾盂扩张,最小肿瘤体积1.8×1.1×1.1 mm~3,肿瘤最大体积4.3×3.1×2.1 mm~3,肿瘤直径与扩张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肿瘤6例发生在上段,35例中下段,10例下段。结论腹部高频与腔内超声联合诊断输尿管癌准确性更高,比常规腹部探头检查更加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腔内超声诊断无肾积水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覃曼娟  汤宗泉  陶南生  吴细梅 《广西医学》2005,27(11):1792-1793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诊断无肾积水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腔内超声对128例肾绞痛症状明显、经腹B超检查未见明显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病例的输尿管下段常规进行检查。结果128例经腹B超发现输尿管下段结石15例,可疑结石11例,阳性率20.3%,而经腔内超声发现输尿管膀胱出口处结石29例,膀胱内段结石17例,共46例,阳性率35.9%。结论腔内超声分辨率明显较经腹B超高,可简便、快捷、准确地检出输尿管下段结石,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首选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云英  马青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82-82,84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发病率低,无论良恶性均可引起血尿,超声检查可较早发现肾盂、输尿管的扩张和积水,有助于确定梗阻部位病变。就我院五年来4例输尿管肿瘤的超声表现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内(经阴道/直肠)超声在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138例输尿管中下段疾病患者经阴道/直肠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腔内彩超诊断情况及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38例患者中,明确诊断者135例。其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25例;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结核性病变2例;下段狭窄2例;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1例;输尿管囊肿1例。2例位于髂血管分叉处下方约2cm处的输尿管结石漏诊;1例下段壁异常增厚的炎性狭窄误诊为输尿管肿瘤。本组病例诊断符合率97.8%。结论腔内(经阴道/直肠)超声检诊输尿管中下段疾病,无须充盈膀胱,操作简便、快捷、图像清晰、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康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38-138
目的探讨超声对血尿查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4例血尿查因患者进行泌尿系(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检查。结果血尿查阂病例的超声检查特异性为92%,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结论超声诊断血尿原因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简便、经济的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的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及诊断在检查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疾病的超声检查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与CT、X线、影像学诊断、手术及病理等最终诊断进行对比及长期随访。结果根据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疾病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较为明确的诊断,本组100例病例中以输尿管结石数量最为多见,共81例(占81%)。10例输尿管囊肿(占10%),其中1例为输尿管囊肿合并结石,8例输尿管狭窄(占8%),1例输尿管肿瘤(占1%)。结论基于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疾病的解剖学特点,多种疾病好发于此,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可较为明确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实用性强,适合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起病急,以病变处阵发性剧烈绞痛和血尿为主要临床症状。超声显像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由于受输尿管解剖位置、仪器参数设置及临床实践经验等诸多因素影响,使输尿管结石的定位诊断在超声医生临床工作中仍具挑战性,现就个人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提高输尿管结石超声检出率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秀青  张心男 《浙江医学》2009,31(5):722-723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常有绞痛、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诊断方法较多,其中超声检查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价值已得到肯定,但因输尿管解剖结构特殊,其超声诊断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一般认为是超声诊断的盲区。笔者现对我院近年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取石、体外震波碎石及综合疗法排石证实的1280例输尿管结石进行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超声显像诊断泌尿道结石已广泛应用,其中输尿管结石诊断较困难。现将我院1989年~1992年超声显像诊断,并经X线检查、手术及排出结石证实的25例输尿管结石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有疼痛、血尿等尿路结石症状。其中男17例,女8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马兜铃酸伴发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5例有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中药史并在我院确诊为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服药时间为1.0~25.0年,平均6.1年。结果:11例患者首发症状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2例镜下血尿,1例腰痛,1例体检时超声检查偶然发现输尿管肿瘤。经尿脱落细胞检查、B超、泌尿系三维CT、磁共振尿路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明确诊断。15例患者均在我院手术治疗: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内输尿管口电切术,姑息性单纯肿瘤切除术。15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尿路移行细胞癌,其中11例为多发或多中心肿瘤。全部随访6~36个月,平均13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23、33个月死于多发转移。结论: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患者出现血尿时应高度怀疑尿路发生移行细胞癌的可能性,马兜铃酸与尿路多发或多中心肿瘤是否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腔内超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出输尿管下段结石82枚。结论 腔内超声方便快捷,图像质量提高,准确率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TVS或直肠超声TRS)腔内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中下段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腹部常规超声检查疑为中下段输尿管病变193例患者,改用(经TVS或TRS)结合CDFI检查。结果193例受检者诊断明确189例。结论应用腔内超声结合CDFI诊断中下段输尿管疾病快捷、方便、经济、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和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临床以肾绞痛、血尿为特征,常急性发作而就诊。本文总结我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8月.超声诊断并经临床确认的76例输尿管结石进行分析并探讨几种行之有效的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肿瘤25例,探讨输尿管肿瘤的超声检查可行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多途径结合检查,沿肾盂、输尿管向下追踪探查。结果所有输尿管肿瘤病例均有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讨论超声检查对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世亮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797-179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成人及小儿心脏检查时多切面仔细观察心室腔和心包腔内有无肿块及检测肿块所致的血流梗阻和病理变化。结果超声诊断心脏肿瘤20例,经手术扣病理证实16例,其中左房粘液瘤13例、右房粘液瘤1例、右室横纹肌瘤1例、右房淋巴瘸1例。声像图特征:在心房、心室腔内可见一个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或中强回声肿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肿瘤的最可靠方法,对于肿瘤定位,评估继发性病理改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且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本文收集了1990年8月至1996年元月间经我院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学检查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股资料34例中,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22~75岁,平均46岁。病程40天~25年。以血尿伴腰部不适就诊26例;以腹部肿块就诊2例;以尿急,尿频,尿痛应诊3例;以发热伴血尿就诊2例;以上腹部隐痛伴返酸就诊1例。左侧20例,右侧14例。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22例,中段5例,上段6例,输尿管全长有肿瘤者1例.恶性肿瘤24例,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