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指导下,我国陆续进行了鼠疫流行地区的疫源地调查工作,包括东北地区的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ricus)疫源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疫源地以及新疆天山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疫源地等。经过数十年的疫源地调查,初步查清了动物鼠疫的分布范围和侵袭人类的主要途径,确诊了人间鼠疫的感染是来自于不同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
大理州所辖12县(市)均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中剑川、洱源、鹤庆、云龙4县是滇西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野鼠鼠疫疫源地,总面积约1600km^2;其余8县(市)属滇闽山地黄胸鼠家鼠鼠疫疫源区。若按鼠疫流行时期划分,大理州为历史疫区(洱源、大理、剑川)、近史疫区(祥云、宾川、弥渡、巍山)、现史疫区(剑川、洱源、云龙、宾川)并存,监测与预防控制工作艰巨而复杂。  相似文献   

3.
河北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媒介蚤群体演变规律河北省鼠疫防治所(张家口,075000)王日旭,李玉贵河北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与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重叠地区。在1950~1990年间,主要宿主动物的主要寄生蚤之间形成一种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扎鲁特旗鼠疫疫源地是1985年以来发现的达乌尔黄鼠(以下简称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该疫源地包括扎鲁特旗中西部6个苏木(乡、镇)和相毗邻的阿鲁科尔沁旗5个苏木(乡、镇),疫源面积2500km',其中扎鲁特旗境内约1900km2。从1985~1996年扎鲁特旗境内共检出鼠疫苗24株,被动血凝阳性材料291份。现对监测资料分析如下。1监测点与内容监测点:根据鼠疫流行病学指征,选黄鼠密度较高、鼠疫动物病频发的关键地段。1985~1996年共设监测点14个(19点次),监测面积1100km',占疫源面积55.00%。监测内容:1985~1990年按《内蒙古鼠疫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5.
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栖息于山地沟壑悬崖缝隙,多与阿拉善黄鼠、达乌尔鼠兔、五趾跳鼠等啮齿类动物混居于同一生境,参与动物间鼠疫流行。在宁夏西吉县白城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花鼠数量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而显著增加。调查掌握该鼠寄生蚤种类、构成及其数量的变化,对制订鼠疫防治对策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为此,我们于2001—2004年对宁夏西吉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花鼠体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05年11月1日发生5例不明原因重症肺炎(治愈3例、死亡2例)的发病原因,提出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确定疫源地的存在。方法采用常规调查方法,通过血清学,鼠疫菌学,基因诊断学等技术进行判定。结果共分离到8株鼠疫杆菌,疫区犬血清阳性率22.99%,猫阳性率21.21%。结论细菌学证实丽江发现鼠疫自然疫源地,并处于流行活跃阶段,发现鼠间有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按照新的疫源地划分标准,在查证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1993年现场踏查,对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范围界限重新进行了划定。总面积为337017km ̄2,其中含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疫源地。蒙古旱獭疫源地、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布氏田鼠疫源地和长爪沙鼠疫源地的面积分别为35198、100602、66414和134803km ̄2。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生态地理景观特征.方法 根据中国鼠疫疫情资料和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地理景观的考察,制定鼠疫生态地理景观区划标准,建立反映鼠疫生态地理景观特征的方法.结果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生态地理景观有12型、19亚型.结论 为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型研究Ⅰ.生态地理景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生态地理景观特征.方法根据中国鼠疫疫情资料和对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地理景观的考察,制定鼠疫生态地理景观区划标准,建立反映鼠疫生态地理景观特征的方法.结果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生态地理景观有12型、19亚型.结论为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型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植物生态群演变规律河北省鼠疫防治所(张家口,075000)王日旭,项有清河北省开展鼠疫监测的坝上地区,动植物生态群落对环境的温湿条件反应有明显的近似性,井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依一定的顺序形成规律形式。这种规律形式,对于基层开展鼠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疆口岸鼠疫的流行、传播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为控制人间鼠疫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自然疫源性疾病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病原体、宿主、媒介、自然疫源地划分空间、疾病流行中的作用;新疆口岸与自然疫源地分布的相关性;周边国家鼠疫流行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我国毗邻的有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多个国家发生鼠疫流行,其原因均与自然疫源地有关。[结论]新疆地区检验检疫部门作好周边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监测工作,对预防和控制鼠疫在口岸的流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宿主、媒介、病原体3者之间经过长期相互竞争与适应而形成的一个特定生态区域。1981年炉霍县被省、州确定为四川省鼠疫监测县,开始了鼠疫自然疫源地查源及监测工作。为更好地指导鼠疫防治工作,明确防控目标,对炉霍县鼠疫查源及监测工作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活跃程度入手,分析了疫源地动物间鼠疫的流行特点;接着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角度阐述了鼠疫自然疫源地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疫源地的隐伏状态、鼠疫菌的突变改变了动物间鼠疫的流行状态等.提出在人口密集区域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干预措施:通过综合防治手段使相对独立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稳定控制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长期静息鼠疫自然疫源地→逐步缩小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消除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毙鼠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中的作用,为动物间鼠疫监测及预警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宁夏回族自治区2001-2010年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各县(区)监测点的数据和资料。夜行鼠调查采用5 m夹线法,长爪沙鼠调查采用坑式布夹法。结果 2001-2010年共捕获野鼠8675只,隶属5科7属15种,以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群。10年来动物间鼠疫共发生4年次流行,其中自毙鼠检菌阳性率高达61.54%,捕获鼠检菌率为2.31/万,建立了宁夏2001-2010年沙鼠鼠疫疫源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结论自毙鼠在沙鼠鼠疫疫源地的发现,是动物鼠疫流行的早期迹象。  相似文献   

15.
鼠疫形势与我国鼠疫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鼠疫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中国也出现同样的形势。在过去的20年里,人问鼠疫发病率上升,在逐步扩大的鼠疫疫源地中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动物问鼠疫,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陆续发现。加上交通的改善以及恐怖主义兴起,鼠疫对人类构成更大的威胁。在这种新形势下需要建立新的国家鼠疫控制策略,这一策略由4部分组成:①需要改善应急反应系统,通过引人新技术缩短鼠疫诊断时间,并将控制措施与疫源地调查与监测联系起来;②需要加强阻断鼠疫由动物向人的传播环节,在我国西部的旱獭鼠疫地区,这一措施不应为灭蚤而应为禁猎;③在不同类型的鼠疫疫源地中应当采取不同的疫源地干预措施,例如,在家鼠鼠疫地区应当降低鼠类密度,而在旱獭鼠疫地区则应当发展獭洞灭蚤技术;④生态改造应为最根本的鼠疫控制措施,在我国灌溉和造林起最重要的作用。应当将这些措施列入国家的生态恢复规划。鼠疫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的鼠疫控制策略应当给予生态平衡更多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青海省鼠疫疫源地的分布特征及人间鼠疫流行态势。方法利用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对青海省33个疫源县进行建库及制图。结果通过系统的查询检索和制图功能,显示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西州、海北州、海南州及西宁市和海东地区的33个县(区)。结论青海省鼠疫防治地理信息系统直观地显示了青海省鼠疫疫源地及人间鼠疫的分布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鼠疫防治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存在大面积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无论是疫源地结构和类型的复杂性,还是宿主动物、媒介生物及鼠疫菌生态型的多样性,都是世界之最。对鼠疫现疫流行区,特别是对广大的历史疫区的监测和调查,都需要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的检测方法来及时获取动物鼠疫活动的信息,通常血清学检测(IHA)达不到这一要求。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检查鼠疫菌F1抗体的方法可检测出极微量的鼠疫F1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IHA。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7-2010年德格县鼠疫自然疫源地相关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四川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鼠疫常规监测中的喜马拉雅旱獭等材料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鼠疫间接血凝实验(IHA)和鼠疫反向血凝实验(RIHA)。结果 2007-2008年,细菌培养活体喜马拉雅旱獭223份,分离鼠疫菌2株,细菌培养自毙喜马拉雅旱獭汉89份,分离鼠疫菌27株;IHA检测喜马拉雅旱獭血清229份,阳性血清4份I,HA检测牧犬血清105份,阳性血清7份I,HA监测藏系绵羊血清117份,阳性血清0份;RIHA检测喜马拉雅旱獭脏器悬液89份,阳性32份,阳性率36.00%。结论 2007-2010年每年都分离出鼠疫菌,说明四川省德格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活跃期,应加强人间鼠疫监测,防止人间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19.
广西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查明广西隆林和西林县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确定该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隆林和西林县的4个乡镇53个村屯展开调查,采集啮齿动物、指示动物和媒介蚤标本,检测鼠疫菌和鼠疫F1抗体。结果 该地区啮齿动物有2目3科10种,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蚤类有6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从黄胸鼠体内分离出鼠疫菌25株,检测到F1抗体阳性血清31份。结论 综合地理、宿主动物、媒介蚤及病原体等因素分析认为,广西隆林和西林县存在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0.
从自然进化和基因突变入手,阐述鼠疫菌的基因分型和致病性,认为这种突变正好也是各疫源地菌株实现“本土化”,形成不同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过程。在动物问鼠疫监测中,以生境及其鼠迹、鼠洞探查和每月地毯式的搜检自毙鼠为基本出发点,另加一定数量的鼠类及指示动物的血清学监测模式;鼠疫菌与其特定区域的土壤动物、其他微生物、植物群落所具有的不同时空活动特点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共同组成的复杂营养食物链网络和在各自能流、物流、基因传递及其协同进化中的角色等,都将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研究的所属范畴。建立以鼠疫噬菌体为病原学和血清学的协同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