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氟米龙滴眼液联用对急性结膜炎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医院眼科中心诊治的急性结膜炎后干眼症患者5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玻璃酸钠组和联用组(每组26例);玻璃酸钠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联用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氟米龙滴眼液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症状指标即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和炎性反应指标即眼表炎性充血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92.31%vs 76.92%,P<0.05),BUT、FL、SIT和眼表炎性充血评分值均低于玻璃酸钠组(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与氟米龙滴眼液联用治疗急性结膜炎后干眼症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干眼症和炎性反应指标,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采用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泪膜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干眼症状评分,治疗1周、4周后角膜知觉,治疗前、治疗4周后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χ2=4.522,P=0.033);治疗4周后,2组BUT及SⅠt均长于治疗前,F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BUT及SⅠt均长于对照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周、2周、3周后,2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但试验组低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干眼症、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染色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干眼症患者85例(17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84眼)和联合组43例(86眼)。对照组患者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1滴,每日4次滴眼;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1滴,每日4次滴眼。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BUT、SI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评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疗效显著,能较快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40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EGF滴眼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2周、4周的干眼症状评分,两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评价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UT、SIt均较前显著上升,FL较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BUT、SIt明显高于对照组,F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rhEGF滴眼液可以显著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泪膜的稳定性,减少泪液分泌与角膜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姜磊  刘瑶 《中国处方药》2023,(3):114-117
目的 考察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中重度干眼患者60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给予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 of tear film,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和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BUT和SIt均显著增加(P <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UT和SIt均显著增加(P <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FL评分和OSDI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L评分和OSDI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108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平均分组,对照组54例接受单纯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54例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泪液分泌长度、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泪液分泌长度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泪液的分泌,并减少角膜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福州眼科医院2013年1—6月收治的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眼干眼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双眼自身对照比较,每例随机选取一眼入治疗组40眼,另一眼入对照组,对照组40眼给予抗眼疲劳滴眼液,观察组40眼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1滴/次,5~6次/d,两组均治疗14d,记录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 I)、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荧光素染色,询问主观症状改善情况,使用DICON-CT200角膜地形图仪检测角膜地形图参数(SRI、SAI、PVA)。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UT较治疗前升高,SRI、SA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T高于对照组,SRI、SA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表荧光素染色及主观症状改善比较观察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分级及主观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症安全可靠的方法,能够修复角膜上皮,延缓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角膜表面光滑度,改善眼睛刺激症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李芳  刘月君  邓小芬 《安徽医药》2017,21(12):2295-2298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复明胶囊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患者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0(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8例,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每次1滴,每天5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明胶囊,每次5粒,每天3次.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泪液基础分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干眼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泪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泪液分泌长度、BUT及FL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7.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和16周,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分别少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观察组治疗后泪液中IL-1β和TNF-0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复明胶囊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显著,下调患者泪液中IL-1 β和TNF-α水平可能与以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表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糖尿病白内障患者75例为观察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5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眼表状态及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主观干燥异物感(DES)、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干眼症发生率为22.67%,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明显,常增加干眼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就诊的72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贝复舒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BUT与治疗前对比上升,SRI、SA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BUT高于对照组,SRI、SAI则减少,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具有明显效果,修复角膜上皮,延缓泪膜破裂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所致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定期随访治疗的150例MGD所致干眼症患者,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BUT明显升高,FL评分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BUT和ShirmerⅠ评分显著升高,FL评分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玻璃酸钠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MGD所致干眼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连续用药1周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结果两组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BU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是一种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2月,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玻璃酸钠滴眼液单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FL、BUT、Sit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治疗组FL、BUT、Sit改善幅度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肯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普拉洛芬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92例(92眼),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普拉洛芬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经治疗,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5.65%)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BU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BUT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BUT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普拉洛芬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疗效显著,能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石斛夜光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加服石斛夜光丸。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及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均明显延长,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it)数据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21.57%比16.00%,P>0.05)。结论石斛夜光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干眼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及泪液中IL-1β,TNF-α,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7.
徐涛 《海峡药学》2016,(11):87-89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108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1日4次,1次1滴;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1日4次,1次1滴.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不规则性参数(SRI、SAI)指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BU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RI、S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3%(P<0.05).结论 对于干眼症患者,普拉洛芬与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能够改善眼部干涩症状,延缓泪膜破裂时间,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替泼诺、氟米龙、环孢素、溴芬酸钠分别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200只眼)中重度干眼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均以0.1%玻璃酸钠滴眼液(qid)为基础用药,4个研究组分别联合0.5%氯替泼诺滴眼液(tid)、0.1%氟米龙滴眼液(tid)、1%环孢素滴眼液(tid)、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bid),对照组不联用其他药物,各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比较各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结果、非接触眼压,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氯替泼诺组、联合氟米龙组患者治疗2、4、6、8周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联合环孢素组、联合溴芬酸钠组(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环孢素组患者治疗4、6、8周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联合溴芬酸钠组(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SchirmerⅠ结果、非接触眼压均无显著变化(P>0.05)。联合环孢素组患者眼部刺痛、烧灼感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组(P<0.05);仅联合氟米龙组患者发生1例眼压显著升高。结论:氯替泼诺、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起效快,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优于其他3种方案,而氯替泼诺较氟米龙相对更安全。环孢素联合玻璃酸钠疗效优于溴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和单用玻璃酸钠,但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值(9.57±2.54)mm;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值(7.52±1.78)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2.43±0.95)分;对照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3.07±0.9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13.06±2.65)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9.67±2.74)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滴眼液能够有效促进干眼症患者的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成效。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化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以及干眼症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UT、SⅠt、FL评分以及干眼症症状评分分别为(10.22±0.58)s、(10.29±2.33)mm/5 min、(0.98±0.56)分、(0.53±0.2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7±0.55)s、(8.39±1.88)mm/5 min、(2.70±0.55)分、(0.92±0.3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