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郑立舸教授     
郑立舸,男,1961年5月生,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丙口腔医学院,先后担任泸州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现代教育技术部主任、教务处处长兼高教研究室主任、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现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一所以护理专业为主的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99年,我校成立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考取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证,具备行医资格.而后连续招收了3届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中职学校不允许招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3.
《农垦医学》2008,30(2):F000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于2007年10月经大学批准成立。早在2003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开始招收开展口腔医学三年制高职专业和临床医学本科口腔方向专业教学,2005年开始申请新增口腔医学本科专业,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面向全国各省开始招收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根据云南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与需要,经省教委1978年7月28日批准建立我院口腔医学系。1979年开始每年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30名。到目前为止已为全省输送口腔本科毕业生270余名,培养提高在职口腔医生100余名。1985年国家教委批准招收口腔科学研究生,1987年口腔内科获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培养口腔内科学研究生6名,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生一名。建系以来,在各级领导及各部、处系、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口腔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全系现有各级、各类教(医)师共124人,其中正(付)教授、(主任医师)12人,讲  相似文献   

5.
我院是在广东佛山卫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广东省高教厅备案和独立设置的国家成人高校。口腔专业1984年开办,口腔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1999年按政策,首批招收了经国家普通高考入学的口腔修复高职专业学生53名,2000年又继招了104名。同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查批准我院口腔修复专业为国家高职示范专业的试点。经反复学习与讨论,就示范试点专业的德育和智育两方面的工作如何抓出成效,我们“以改革求发展,实践行总结”为基本出发点,对原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创新,提出学生德育工作的三项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生评教是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能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促进教师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文旨在阐述学生评教的意义,并以泸州医学院为例,分析了影响学生评教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学生评教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专家风采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2):F0003-F0003
杨四维,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名誉院长。1973~1977年就读于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系.198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2年赴日本广岛大学齿学部研修一年。技术专长为口腔正畸学.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是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9年被中共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泸州市第九批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8.
专家风采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6):779-F0003
唐显玲,女,1955年4月生,中共党员。1977年9月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4年8月至1996年8月参加中国医疗队赴莫桑比克马普托医院工作两年,是泸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及骨干教师。现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学教研室主任,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麻醉药理学》副主编,《泸州医学院学报》和《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期刊编委。  相似文献   

9.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各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其主要内容。实践性要求很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紧密结合的学习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达到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用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向学生展示口腔、颌面部、颈部等解剖结构的立体构像,通过学习解剖口腔、颌面部、颈部的实验操作,巩固解剖形态结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实践扎能操作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了很大提高,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4):F0004-F0004
为隆重庆祝泸州医学院建院60周年,作为60周年校庆活动的组成部分,《泸州医学院学报》拟将2011年第5期作为校庆专辑(正刊),旨在集中展示我院科研团队和广大校友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展现我院的学术业绩,促进学术交流,扩大泸州医学院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1.
覃强  黄海鹏  杨巧英 《华夏医学》2009,22(4):725-728
桂林医学院是一所拥有74年办学经验的医学类高等院校,从1999年开始招收高职生,学制3年.全院现有全日制学生6000多名,其中高职生2200多名,分属药学、医药、检验技术、影像、口腔、高级护理6个专业.  相似文献   

12.
论医学研究生招生中的跨专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对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1级招收的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中跨专业分布和跨专业学生一般情况进行分析,阐述医学教育中存在的研究生跨专业问题,提出医学本科教育应进行教育重心的转移,实施宽口径培养,其专业设置应适应“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而在研究生招生时,可提倡医学科学学位鼓励招收跨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口腔、临床等准许跨二级学科招生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黄强生  王菲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100-101
我校从1999年开始招收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以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的需要。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特点是专业技能要求高,动手能力要求强。用人单位及市场要求学生毕业以后很快就能适应目前义齿加工厂的流水线操作,这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本着这个目标,我校在各方面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在考试制度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力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泸州医学院医学系对毕业生进行临床操作考核已有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项措施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在临床学习方面的情况,特别是诊断学知识的掌握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查漏补缺的好方法,是一种成功的经验。笔者参加了两届毕业生临床操作考核,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喜人。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需认真对待,以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龋病、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缓慢,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尤其中小学学生中更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为了解中小学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和治疗情况,我们于2006年9—12月对本地区3220名中小学学生的口腔疾病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病理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彬  庞丽娟  李锋 《农垦医学》2006,28(3):211-213
我院自2002年开始面向国外招收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截至2005年春季,已招收四批共131名留学生,全部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公民。留学生作为我校一个全新的教育层次,是对我校现有的研究生、本科及专科等各层次教育的一个补充。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本文从留学生状况、教材建设、教师和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对留学生病理学教学谈些具体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儿童用口腔等级指数促进乡村学生儿童口腔卫生和牙龈健康的可行性。方法 配合简要的口腔卫生宣教,医生和学校教师分别用口腔等级指数检查儿童的口腔卫生和牙龈健康状况,观察受检儿童口腔等级状况的变化。结果 初复查比较,医生和学校教师检查组儿童口腔等级指数分别改善了0.18和0.1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医生和教师使用口腔等级指数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儿童的口腔等级状况。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城乡中小学生龋病情况调查预防医学院儿少卫生教研室刘基芳,高秀芝预防医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粟学军口腔医学院张刘超关键词龋齿,学生中图号R194.3R781.1我们于1991年5、6月份对长春市城乡11所学校学生进行了龋病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咸宁医学院学报》2009,23(5):F0002-F0002,F0003
我院药理学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机能学教学组,承担药理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教学,1975年9月药理学教研室独立设置。1996年6月原咸宁医学院以药理学教研室为基础组建了临床药学系,当年招收首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专家风采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1):F0003-F0003
何涛(1968年-),女,生物化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泸州医学院科研处处长,《泸州医学院学报》常务编委。1989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化学系,1993—1996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9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历任生物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