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PLC和CC-Link总线技术在MOTOMAN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利用三菱Q06HCPU,通过CC-Link主站、远程I/O站与机器人CC-Link板卡进行通讯,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及信号通过CC-Link网络传送到Q06HCPU中,并将CPU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CC-Link网络传送到机器人控制器中,达到远程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覃强 《自动化博览》2003,20(3):74-74
3 应用实例 深圳市自来水集团开天源自动化有限公司在对深圳笔架山水厂泵房自动化工程设计时,考虑到原厂已部分实现车间PLC控制,经过价格及性能分析、比较确定:选用了开放式现场总线CC-Link现场总线产品作为主控设备,控制硬件系统结构图如图5所示。 主站(PLC)备用主站(PLC)从站1#(PLC)从站7#(PLC)变频器远程站(I/O)至厂站…CC-Link 图5 笔架山水厂泵房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 图中,主站控制包括1台送水泵、两台真空泵和1台排水泵,监控与管理整个泵房CC-Link网络的情况,功能包括: ① 远程离线 对操作不正常的远程模块或从站自动让…  相似文献   

3.
本介绍了一种基于CC-Link的全矿井胶带运输机集中监控系统,该系统设置了现场控制站和一个控制主站,建立了CC-Link通讯网络,实现了对胶带运输机系统设备的CRT集中监控,取得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现场操作人员、提高安全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8日,同济大学CC-Link控制网络测试中心揭幕仪式在上海隆重召开。由三菱电机常务执行役自动化系统总裁野中秀恭先生与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永盛先生共同为测试中心揭牌,野中先生表示,愿意与同济大学合作,在中国分享和传播三菱电机优异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测试技术。由国际CC-Link协会会长关口隆先生颁发同济大学CC-Link控制网络测试中心授权书。国际CC-Link协会与同济大学在工业通信网络方面有着比较长期的合作,同济大学CC-Link控制网络测试中心的建立是这种合作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也标志着CC-Link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未来,集成自动化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CC-Link网络基本常识,和如何利用三菱Q系列PLC与德国万可电子公司750-310模块组建CC-Link网络,实现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开放式现场总线网络CC-Link、CC-Link Ver.2.0和CC-Link/LT等3种协议技术背景,通信原理,应用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详细地介绍了基于CC-Link现场总线技术的分布式炉窑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案,同时对CC-Link的特性以及网络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覃强 《自动化博览》2003,20(2):57-58
1 开放式现场总线CC-Link技术背景和CLPA 1996年11月,以三菱电机为主导的多家公司以“多厂家设备环境、高性能、省配线”为理念开发、公布和开放了现场总线CC-Link,第一次正式向市场推出了CC-Link这一全新的多厂商、高性能、省配线的现场网络。并于1997年获得日本电机工业会(JEMA)颁发的杰出技术成就奖。 CC-Link是Control& Communication Link (控制与通信链路系统)的简称。即在工控系统中,可以将控制和信息数据同时以10Mbps高速传输的现场网络。CC-Link具有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使用简单、节省成本等突出优点。作为开放…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网络自动化生产线所提出的需求,解决传统控制网络中通信速率较低、故障率较高的问题,实现基于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网络的CC-Link总线技术的分析。首先,对CC-Link的组网硬件设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多模块,分散在机械设备及生产线中。其次,实现网络配置,并且对自动化生产线控制层网络和参数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控制层网络CC-Link IE模块参数设置、网络数据循环传输、网络系统架构等。然后,对软件技术进行分析,包括人机界面和主程序的设计。最后实现技术的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表示,此控制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成本较低,并且具有较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能源管控主要依靠基础的能源数据统计,随着低碳节能减排的推进,纺织印染行业也逐渐建立起新的能源管控模式。使用三菱节能服务器EcoWebServerⅢ作为能源采集主站,以CC-Link通信技术为主体构建车间中大型设备的能源网络,并实时传输和存储生产数据信息,该系统可达到单位分钟的数据采集率。通过上位机可以精确展示能源消耗的图表数据,并可以进行AI数据诊断,进而找到能源浪费的可疑点,提出优化设备和管理改善措施,最终实现原单位的能耗缩减。  相似文献   

11.
CC-Link号Control&Communication Link的简称,是一种可以同时高速处理控制和信息数据的现场网络系统,具有速度快、组态方便、抗干扰性、维护简单的特点,在网络通信、设备群控、远程监控及远程故障诊断等方面,已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我们将CC-Link网络技术引入到电梯控制技术中,利用其工控网络通讯功能,实现电梯的群控、远程监控及远程故障诊断。PLC、变频器与CC-Link网络的有机的结合,使电梯具有高效的驱动性能和良好的控制特性,调速传动精度高、响应快、范围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讲述了汽车涂装的工艺流程及CC-Link网络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沥青搅拌站控制系统的不足、结构复杂、现场设备分散、接线繁杂及系统实时性差等问题,根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系统硬件设计采用三菱Q00UCPU、CC-Link主站模块QJ61BT11N等设备,辅以变频调速,高精度的传感器,可靠的数据通讯设备,多种信号通过分布式I/O组件和CC-Link传送至PLC进行处理;软件上设计了搅拌站的监控系统和现场设备的通讯接口,使用人机界面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操作方便,工作稳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经过实际现场生产,总线通讯正常,累计生产超过8 000吨料,超过40h无故障。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DBUS协议的多主站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MODBU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主站技术,该技术将网络上的多个主站分成一个责任主站和若干个监听主站。系统上电时,若干个主站采用竞争的方式产生一个责任主站;系统正常运行时,责任主站负责数据的收集,其他监听主站监听网络上的信息且存储,以保证收集数据的完整性;当责任主站发生故障时,其他监听主站采用竞争的方式产生一个新的责任主站而继续工作。该技术允许在多主多从的配置下,可以实现基于MODBUS的更加可靠的通信。  相似文献   

15.
基于CANopen的电动执行机构远程监控主站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的发展趋势和控制缺陷,提出基于CANopen协议的CAN总线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CANopen主站的应用和网络特性,采用基于队列信息交互的分层结构的方法设计CANopen监控主站,详细介绍了CANopen主站协议栈的通信实现,致力于建立实时性好的远程监控主站;最后简述了监控界面的设计;经过测试表明,CANopen监控主站通讯满足网络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描述CC-Link通信网络在隧道掘进设备中的应用,对影响通信的电磁干扰传播途径和骚扰类型作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软件》2007,(12):11-11
2007年12月3日,CC-Link中国推广中心隆重发布了国际CCLink协会最新推出的基于以太网的整合网络CC-LinkIE。  相似文献   

18.
《软件》2006,(8)
CLPA合作会员数758家CC-Link兼容产品数747种迅速增长的世界各地CLPA会员及CC-Link应用范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生产也大幅发展!CC-Link作为国际标准开放总线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随着CC-Link在世界各国标准化活动进程的深入,CC-Link的采用实例以及合作会员、制造厂商的兼容  相似文献   

19.
高亮  张国钧 《工矿自动化》2012,38(12):87-90
针对选煤厂运煤火车人工喷洒防冻液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C-Link的火车皮防冻液自动喷洒系统。该系统采用CC-Link现场总线技术将多套喷洒装置和防冻液加压泵站构建成工业现场级控制网络,实现了各装置之间的联动和实时监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避免了防冻液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立体仓库由立体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系统等组成,可以实时监控仓库状态,按需入库、出库,有效节省劳动力,提高物流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立体仓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工业4.0"中的重要环节。采用现代工控网络技术,设计了一套立体仓库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入库、自动出库、仓库查询等功能。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上位机、服务器、主机、堆垛机、操作站和流水线等。工业控制网络分为现场层、控制层、管理层3层网络,并选择CC-Link网络作为控制层网络、工业以太网作为管理网络。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3种控制模式的设计,主站、从站的通信数据分配及程序设计,自动入库、自动出库程序设计,堆垛机控制程序设计,触摸屏界面设计等。经过系统调试,所设计的立体仓库能较好地满足工业现场的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