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操作规程,对辽宁省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进行检验。结果在餐饮食品、乳与乳制品、熟肉制品和水产品等十余类食品4772件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374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致病菌共227株,阳性率为2.01%。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严重,检出率16.1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50%、大肠埃希氏菌0.54%和沙门氏菌0.34%。结论应注意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管,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顺义区奥运相关餐饮业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政府部门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4789的相关方法,对7类食品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2007~2008年共采集凉拌菜、炝拌菜、沙拉、熟肉制品、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爆炒菜、冷加工糕点等7类食品1022件,检出食源性致病菌23株,总检出率为2.2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检出率为1.9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株,检出率为0.29%;其它致病菌均未检出。讨论:顺义区奥运相关餐饮业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炝拌菜、熟肉制品的污染比较严重,提示食品从业人员应提高卫生意识,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对餐饮业的监督力度,从而避免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2010年杭州市江干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杭州市江干区生猪肉、生牛肉、生鲜鸡肉、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依据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进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对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进行大肠菌群计数。结果 111件食品中检出致病菌污染样品25件,总污染率22.52%。检出了副溶血性弧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27株,总检出率为24.32%,未检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和空肠弯曲菌。中式凉拌菜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75%。蔬菜沙拉大肠菌群检出率为95%。结论江干区生猪肉、生牛肉、生鲜鸡肉、中式凉拌菜和蔬菜沙拉中存在严重的微生物污染,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4.
2011年郑州市售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本市市售食品中主要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依照《2011年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要求,抽取郑州市9类食品共计216件样品,按照《2011年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工作手册》中提供的检测技术要求进行3项卫生指标菌和7项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 216份样品共检出17株致病菌,检出率为7.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5.1%.9类食品中熟肉制品检出率最高,为29.2%,共检出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其次为中式凉拌菜检出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12.5%,而沙门氏菌、志贺菌和大肠埃希氏菌0157:H7未检出.卫生指标不合格率为36.1%,主要集中在熟肉制品、中式凉拌菜和鲜榨果汁.结论 该市食品中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监管食品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市售的8类食品样本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弯曲菌等9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结果 自2027份样品中共计检出阳性样品39份,检出率1.92%。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达3.64%,此后依次为弯曲菌(1.50%),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2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0.62%)、沙门菌(0.4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37%),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监督管理,以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邯郸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按照国标方法和2005—2009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对11类食品中的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80份样品中共检出46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11%。其中沙门菌4株,检出率1.05%;单增李斯特菌16株,检出率4.21%;副溶血性弧菌20株,检出率5.26%;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检出率0.26%;大肠埃希菌O157∶H75株,检出率1.32%,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论邯郸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比较严重,其中鲜冻水产品污染最严重。提醒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食品经营者经营销售行业的卫生监管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保证上市食品的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我市的部分超市、市场、商店、专卖店及餐饮服务场所的11类食品共637份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并将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肠毒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637件样品中检出致病菌60株,总检出率为9.41%。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17.05%,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菌检出率5.42%、1.37%、0.92%和0.20%, 未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各致病菌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27.0999,P=0.000)。各类食品中以餐饮食品、豆制品和婴幼儿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41%、21.88%和17.8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为主。有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阳性率为69.70%,并同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我市部分市售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状况,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为主,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阪崎肠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北京昌平区 2003-2006 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昌平区市售食品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3-2006 年对昌平区市售生肉、熟肉制品、生牛奶、水产品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方法 依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总体要求进行,监测指标为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及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O157∶ H7.结果 2003-2006 年共监测样品 472 件,检出致病菌 97 株,检出率为 20.5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食品中的检出率为 17.16%.结论 昌平区市售食品生肉、生牛奶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严重,检出率分别为 22.83%、33.0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丹东市部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爱莉  赵白雪  刘丽  时慧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894-1895
目的了解辽宁省丹东市部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查出安全隐患,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按GB/T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单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弧菌等的检测。结果 181份样品中共检出22株食源性致病菌,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2%。其中40份活体海产品中检出5株副溶血弧菌、1株创伤弧菌和1株霍利斯弧菌,致病菌检出率为17.5%;40份鲜冻海产品中检出1株副溶血弧菌,致病菌检出率为2.5%;10份生拌海产品中检出7株副溶血弧菌,致病菌检出率为70.0%;21份中式凉拌菜中检出1株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致病菌检出率为4.8%;30份沙拉中检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检出率为6.7%;30份生畜肉中检出1株病牛沙门菌和1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致病菌检出率为6.7%;10份生禽肉中检出2株单增李斯特菌,致病菌检出率为20.0%;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和空肠弯曲菌均无检出。结论丹东市5类食品中均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海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为明显,尤其是生拌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应当作为关键控制食品加以管理,以消除此类食物中毒发生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街头小吃、流动摊点等的早餐中食源性致病菌的调查分析,了解重庆市流动早餐的卫生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 方法 2013和2015年在重庆市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渝中区等16个区县采集1 051份散装未经过较高温度处理后的流动早餐(包括政府指定的正规流动早餐点(早餐车)和无证流动早餐点),按照国家标准GB 4789-2010,GB 4789.14-2014和GB/T 4789-2003/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 结果 2013年共采集样品300件,检出致病菌1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致泻大肠埃希菌1株,沙门菌未检出。快餐店食堂采集的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00%。粥及米面制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中式凉拌菜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分别为4.21%和2.94%。2015年共采集样品751件,检出致病菌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沙门菌1株,蜡样芽孢杆菌37株,单增李斯特菌未检出。超市零售店样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达到15.38%,主要污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粥及米面制品中除单增李斯特菌未检出,其余3类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总体检出率为8.32%。 结论 重庆市流动早餐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粥及米面制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比较突出,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凉菜的深刻剖析,加深对凉菜的认识,提高凉菜合格率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引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大量学者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凉菜的合格率受凉菜种类、制作工艺、生产经营环境等因素影响。结论凉菜微生物污染原因很多,提高凉菜合格率,应采取多种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洛阳市城市区餐饮单位自制凉菜卫生状况及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餐饮服务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7月对洛阳市城区内大中小餐馆进行卫生学调查,进而抽取56份凉菜进行微生物检验。结果大型餐馆凉菜的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分别是90.00%、75.00%,中型餐馆凉菜的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分别是78.26%、69.57%,小型餐馆凉菜的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分别是15.38%、61.54%。结论小型餐馆的凉菜存在较大的潜在性风险,加强对小型餐馆的现场卫生监督和凉菜检测是今后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阳市城区餐饮服务单位凉菜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在南阳市城区部分餐饮服务单位采集自制凉菜,检测微生物污染状况。[结果]合计检测6类凉菜821份,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62.12%。检测合格率,烧烤类为77.98%,油炸类为81.19%,熟肉类为69.60%,豆制品类为65.81%,凉拌荤菜为43.62%,凉拌素菜为54.70%(P〈0.01);第一季度为75.69%,第二季度为59.29%,第三季度为49.77%,第四季度为66.33%(P〈0.01);有凉菜加工专间的为70.57%,无凉莱加工间的为48.05%(P〈0.01)。菌落总数超标率为30.57%,大肠菌群超标率为26.92%,致病菌超标率为1.09%。[结论]南阳市城区餐饮服务单位自制凉莱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凉拌荤菜与凉拌素菜是污染最严重的凉菜,第二、三季度是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无凉菜加工间单位的产品污染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14.
李辉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79-1580
目的找出开福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隐患,为提高餐饮食品安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餐饮单位凉菜和餐具进行监督抽检,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项目检测。结果抽检265个凉菜样品,总合格率51.7%,其中熟肉制品凉菜合格率60%,果蔬类凉菜合格率35.56%;抽检餐具3955件,合格率为79.75%。结论结果表明凉菜微生物污染严重,威胁食品安全,需改革制作工艺,增设消毒工序;非集中式消毒餐具的消毒状况没有改善,须实行洗碗消毒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巴蕾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285-2287
目的了解北京市星级酒店凉菜间加工食品的卫生状况,旨在消除隐患,预防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2007年5月—2008年4月,对42个星级宾馆饭店凉菜间的冷荤凉菜制品进行为期1年2个月一轮的抽样监测,检测项目为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结果1258份自制冷荤凉菜制品,合格1040件,合格率82.67%。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未检出。随着监测深入开展,整体卫生状况明显提高。结论星级酒店凉菜间冷荤凉菜制品虽然卫生质量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该类食品为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风险食品,持续关注、开展动态的监测并且继续加强卫生监管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各单位开展相关认证对保证高质量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鹤壁市餐饮服务单位自制凉菜的细菌污染情况,及时发现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众饮食安全。方法 2012年10月15日至2012年11月15日,采集鹤壁市5个县、区42家餐饮单位的101份自制凉菜样品,进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的检测。结果检测5个县、区自制凉菜101份均未检测出致病菌,大肠菌群超标40份,超标率39.6%,各县区超标情况做SPSS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493,P>0.05),结论鹤壁市自制凉菜细菌学指标总体合格率仅为60.4%,提醒此类食品受细菌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As a result of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related restrictions, food systems have undergone unprecedented changes, with the potential to affect dietary behavior.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workers’ dietary changes resulting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regulations to combat COVID-19 in a Japanese factory cafeteria. Objective data on daytime dietary intake were automatically collected from electronic purchase system records. The dataset included the weekly data of 890 men from 1 July 2019 to 30 September 2020. The cafeteria regulations came into effect on 10 April 2020; in this context, the purchase of dishes and estimated dietary intake were monitored. The number of cafeteria visits decreased slightly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gulations. The purchase of main and side dishes also decreased, but the purchase of grain dishes was less affected. When compared with summer 2019 (pre-pandemic, no regulations: 1 July to 29 September 2019), in summer 2020 (during the pandemic and with regulations: 29 June to 30 September 2020), the estimated mean grain, meat, fish, and total energy intake was stable; however, vegetable intake decreased by 11%. As the COVID-19 pandemic continues, workplace cafeteria regulations need to be monitored to avoid unfavorable dietary changes in employe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连云港市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和流行特征。 方法 对连云港市某学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调查数据完成描述性及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采集病例肛拭子、呕吐物以及厨房冷菜、荤菜刀板涂抹样、22日三餐食物标本、直饮水滤芯涂抹样,用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2018年5月22日10:00—5月24日4:00连云港市某学校3 720名学生中共计发生急性胃肠炎80例,罹患率2.15%,其中男生罹患率2.14%(52例),女生罹患率2.17%(2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部罹患率3.89%(35例)高于初中部的1.19%(24例)和高中部的2.61%(21例)。5份肛拭子、1份呕吐物以及厨房冷菜刀板涂抹样核酸检测诺如病毒GⅡ阳性。5月22日晚餐中食用京酱肉丝(含生黄瓜丝)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6.00,95%CI:1.30~27.70),并且随着该菜食用比例的增加,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呈明显升高趋势(χ2=5.561,P=0.020)。 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学校应重视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清洗、消毒工作,确保水果及凉菜的安全卫生,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王辉  ;胡志斌 《职业与健康》2014,(21):3060-3062
目的了解南通市餐饮单位凉菜间的食品安全现况,对造成熟食凉菜不合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强化南通市餐饮单位凉菜间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取南通市区60家提供熟食凉菜的餐饮单位,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设计现场调查表,对其凉菜间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采集熟食凉菜样品送检;食品加工用具容器进行清洁度(ATP)现场快检。结果南通市无证和超许可范围从事凉菜加工的餐饮单位有7家,占总数的11.67%。小型餐馆的凉菜间功能布局、卫生设施设备、卫生措施合格率分别为80.00%、65.00%、20.00%,大型餐馆合格率分别为100.00%、100.00%、76.92%。熟食凉菜实验室检测合格率为40.33%,其中大肠菌群阳检率为57.67%。涉及食品加工环节的用具容器现场快检合格率为70.00%,其中小型餐馆合格率仅为42.73%。结论南通市大中型餐馆的凉菜间食品安全状况好于小型餐馆,部分餐馆尤其是小型餐馆凉菜间食品安全状况有待提高。凉菜间餐饮服务许可、功能布局和硬件设施情况较好,而食品加工环节存在卫生操作不合理,食品加工过程控制不严格等问题,需进一步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规范食品加工环节安全管理,强化日常监督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大中城市婚宴食品安全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监管依据。方法 2013年春夏季节采用随机抽样和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大中城市27家承办婚宴的餐饮服务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凉菜、生食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对样品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52批样品中检出不合格样品为2批,不合格率为3.85%。不合格样品为熟肉制品1批次,凉拌菜1批次,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熟肉制品和凉拌菜为婚宴食品安全高风险品种,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具有散在发生的特点,其他易导致有毒动植物中毒的菜品烹饪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