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建强  王敏 《城市规划》2023,(10):43-53
在长期严格的保护控制政策引导下,苏州完好保存延续了古城传统风貌与空间格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苏州古城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出行不便、居住环境品质下降及城市活力不足等困境与挑战,急需改进现有古城容量管控方法,因地制宜提出古城更新策略。针对这一现实需求,围绕古城传统风貌保护、宜居环境改善和城市活力提升的整体协同,基于多维角度、多个目标和多种情景,从容量评估约束条件研判、分项维度适应性容量模型测算、多情景综合容量方案生成和综合容量多方案比选等方面,对苏州古城容量的综合评估与优化决策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提高古城容量管控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及促进古城活力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相关规划中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要求,立足于城市老住区公共绿地的现状,分析老年宜居环境中使用主体的特征、需求空间的特点,以及主要的空间要素,提出微更新是提升老年宜居环境的趋势。基此,文章以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为指导,以省老干局湖体改造以及周边景观修复提升为例,对于老住区公园提升,分析研究了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要素和相应的景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7,(6)
文章从绅士化的视角对苏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绅士化虽提升了古城的人居环境,但也导致了古城社会结构分异、居住空间碎片化和公共服务失衡,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共生理念提出了调整社会公共资源、倡导混合居住模式和优化协作治理平台的策略,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数字孪生正日益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新工具与新平台。以苏州CIM+古城保护更新平台的建设实践为基础,梳理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现实挑战、理论基础和数字孪生技术基础,创新性地提出苏州古城的数字孪生架构,并以数字再现、价值识别、推演决策、综合治理作为场景驱动,以空间编码体系、分布式架构、实时响应模拟、人机柔性交互为技术驱动,解决古城保护与活化发展的矛盾,推动苏州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并对苏州古城传统建造方式的数字化复兴、传统生活模式的数字化演进和传统文化价值的数字化提升进行未来展望。通过这些实践与总结,为将来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要求实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提供了坚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古城保护的必要性与更新发展的必然性.使古城保护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包含对古城本身的保存与维护.同时还包含对有机更新的控制与引导。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文章用经济的观点对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存量规划"背景下,重新挖掘街坊的活力成为当下苏州古城规划的重要任务。文章选择以苏州古城31、32、33、40、41号街坊为例,将研究目标聚焦于街坊空间的优化上,通过对文脉延续理论的研究与引入,提出整理文脉要素、织补空间肌理、策划主题空间、塑造特色场所的空间优化策略,为苏州古城街坊保护与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合肥市老城区的老旧小区在建筑性能、公共配套、道路系统、公共空间、安全管理、社区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微更新"的方式改善住区环境,明确阐述老旧小区"微更新"的内涵与目标,从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机制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微更新"的主要策略,并从提高住区空间环境质量、修复空间结构及功能、优化景观节点、城市人口融合、保护城市文脉的角度提出更新策略,提出"微更新"模式的平台搭建、反馈机制、细化法规,实现老城旧住区活力提升、持续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华益  郑浩  周烨 《规划师》2007,23(6):51-55
苏州古城南门地区是古城中第二大商业中心,它的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城市设计从组织地区交通出发,整合基地内的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空间体系;结合轻轨站点的修建和地下商业步行街的开设,实现对古城历史文化空间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的整合;因地制宜地塑造苏州古城门户形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为例,简要介绍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文化与保护现状,通过对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拆旧建新、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进行分析,从有机更新、提升宜居环境、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加强公众参与度四个方面提出保护更新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古城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苏州古城传统街巷及整体空间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苏州古城的传统街巷空间和古城整体空间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提出应在苏州古城更新改造过程中注意保留和发扬传统的空间构成手法,从根本上更好地保护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加强宜居环境建设,对老旧住区的室外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老旧住区中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常有户外活动的需求。为改善老旧住区内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该文选取福建省三明市麒麟新村为研究对象,以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在城市更新与老龄化的双重视角下对居住区环境进行适应性设计研究,以期为推进老旧住区室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俞绳方 《规划师》2006,22(8):91-93
苏州古城是世界上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之一,其现状总体格局和风貌仍保留着宋代的特色,古城内保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同时,苏州古城又是一个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水网城市,在世界城市史上拥有较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6,(9)
古城是城市最具历史内涵和价值的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文章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探讨古城内地块更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古城更新应立足"融入传统语境、助推古城复兴、体现时代印记"三个目标,从形态、功能、空间和文化等方面协调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从整体上提升古城的文化价值,促进古城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住区绿地为老年人进行社交、康健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空间分配问题日益凸显。文章针对老旧住区内、外绿地两个空间维度,利用绿地服务效率、空间使用率与绿地可达性三个指标构建老旧住区绿地评价体系,并选取苏州姑苏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各住区间内部绿地状况差异较大;各住区外部绿地可达性较好,城市公共绿地分布较为均匀。后续实践中,在保持维系外部绿地良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重点提升内部绿地景观,以实现适老性住区绿地的整体塑造。  相似文献   

15.
《园林》2019,(10)
城市老旧小区空间拥挤、设施陈旧,环境亟须改善。相对于传统改造模式,社区景观"微更新"更易迅速激发社区活力。本文阐述了宜居社区视角下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的内涵特征,以南京市雨花新村三个节点景观设计为例,提出整合边缘空间、介入式设计、空间功能多元化、增加居民认同感等更新策略,以期为老旧小区环境提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老旧住区逐渐成为城市问题的多发之地,与现代化社会严重脱节。文章针对老旧住区的"易迷路,寻路难"等问题,将合肥市蜀山新村作为调研对象,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老旧住区的空间导向性进行量化分析,提出完善标志物导向系统等具体改善措施。旨在改善老旧住区的迷路问题,提升老旧住区的人居环境品质,也为今后运用空间句法对空间导向性进行量化分析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肖雨  连华 《建筑与文化》2024,(4):192-19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进入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适当减量的规划新时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老旧居住区,它们面临着设施老化、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文章基于空间正义理论视角,分析空间正义理论的内涵,以及在城市规划的新时期实现空间正义对于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重要意义,提出更新过程中存在权力参与更新方式不正义、市民权利表达不正义、更新结果不正义的现象,并从政策正义、过程正义、结果正义三个方面提出优化老旧住区更新机制的若干策略,以期为老旧住区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从2007年开始展开由政府主导的邻里更新计划(NRP),以提升老旧组屋的居住品质,促进邻里交往。文章通过梳理新加坡组屋户外环境的发展脉络和更新背景,以大巴窑地区的邻里更新项目为例,总结其较为成熟的户外环境更新的组织流程和改造策略,进而对中国目前广泛开展的"自上而下"的老旧住区建筑户外空间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苏州古城控规编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州古城控规编制是在总结前几年街坊改造的规划设计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内容上和深度上大大超过了部颁标准。本文研究了苏州古城控规编制的理论与方法,期望对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保量”向“提质”转型,存量老旧住区的更新改造随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本研究聚焦于老旧住区的户外空间更新,发现老旧住区改造中存在老旧住区类型多样、空间资源极其有限、常规旧改方法失利等诸多难点。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文章提出一种自下而上、以居民为导向的认知方法,即“需求-功能”转译路径及“行为-空间”生成路径,用以协调空间资源不足与居民需求多样之间的矛盾,寻求最高效的老旧住区户外空间更新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