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综合考虑通过冰箱压缩机的流体流动、热交换以及流体和阀片的耦合过程,对某型号压缩机进行了建模与数值求解,获得了压缩机质量流量、制冷量、输入功率以及性能系数(COP)等整机性能参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吸排气阀片厚度、排气限位升程等阀组关键设计参数对压缩机整机性能参数的影响,为提升整机效率和吸排气阀片可靠性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
涡旋压缩机静盘底部吸气间隙设计用来增加该压缩腔吸气流量,并对吸气过程和性能产生明显影响。为了研究吸气间隙的影响规律,采用CFD仿真研究了不同吸气间隙对于吸气过程非定常压力场、流量分布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吸气压力和流量都呈现非定常波动,随着吸气间隙减小吸气压力不断增大,吸气流量不断减小,吸气压力的增加使得压缩机功率降低,总体能效增加。通过整机测试发现在DOE-B工况吸气间隙从有到无,冷量降低0.70%,输入功率降低约1.01%,能效提升约0.32%,验证了所建立仿真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可为涡旋压缩机吸气过程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往复式冰箱压缩机吸气阀片是影响压缩机可靠性的重要部件。基于吸气阀片冲击疲劳的寿命实验,金相观察吸气阀片和阀板在失效过程中表面形貌变化,由此发现阀板的受冲击区域先于吸气阀片出现孔洞、表面剥落等现象,阀板成分中的氧化铁随着冲击继续而凸显出来,从而导致吸气阀片出现孔洞、裂纹、破碎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为研发容积效率更高的节能环保型冰箱压缩机,研究了冰箱压缩机流固耦合仿真原理及容积效率仿真计算方法;结合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NSYS Mecha nical、流体分析软件STAR-CD、耦合软件M PCCI及流固耦合技术,对所研发压缩机四种阀组初步设计方案的容积效率、排气阀片运动规律、吸气阀片运动规律等关键技术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结果对比分析了吸气口面积、排气口面积等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并优选了设计方案,提升了所设计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为高效节能环保型冰箱压缩机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吸、排气阀组是压缩机内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制冷量、功率消耗和机器的正常运转。吸、排气阀组常见的问题是:阀片的磨损和破碎以及阀座上的阀线擦伤和损坏,弹簧或阀片的弹性失效等。  相似文献   

6.
由于冰箱市场对能耗要求日益严格,导致对冰箱节能起着重要作用的压缩机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冰箱压缩机的效率,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压缩机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 在高效率压缩开发的过程中,需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 气阀对压缩机效率的影响 气阀是往复式压缩机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组件。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都与气阀设计的好坏有关。压缩机在吸、排气过程中的实际压力损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阀隙马赫数有关的弧型损失,另一部分是阀片开始运动和关闭时引起的附加损失。一个好的气阀,这两部分损失都应该小,气阀的弹簧…  相似文献   

7.
根据具体的压缩机型号,通过fluent和sysnoise对压缩机的吸气消声器进行优化设计,使吸气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和压力损失到达所需的要求,此方法切实可行,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和COP,并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阀组设计对压缩机制冷量、阀片运动规律等关键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压缩机阀组设计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通过对阀组多方案的对比,分析了阀片厚度、阀片宽度、限位器高度等关键几何设计参数对关键性能参数的影响,为压缩机阀组性能分析及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武守飞  王宗槐  熊星  王镇 《电器》2012,(Z1):455-458
为分析往复式冰箱压缩机整机性能,研究了冰箱压缩机一维仿真分析理论及方法;构建了用于往复式冰箱压缩机性能仿真的一维系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取了压缩机P-V图、吸排气阀片运动规律、吸排气压力脉动等关键技术数据,为压缩机设计改进及系统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武守飞  王宗槐  李艳 《电器》2013,(Z1):629-632
为分析阀组设计对压缩机制冷量、阀片运动规律等关键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压缩机阀组设计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通过对阀组多方案的对比,分析了阀片厚度、阀片宽度、限位器高度等关键几何设计参数对关键性能参数的影响,为压缩机阀组性能分析及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电器制造商》2007,(5):I0017-I0017
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庆安制冷)是具有20余年空调压缩机研制和生产经验的企业,年生产能力500万台空调压缩机。已形成6大系列200多种规格型号的压缩机品种结构,产品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低噪声、低振动等特点.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出了代表压缩机制造技术先进水平的双转子变频压缩机、直流调速压缩机、绿色环保新工质压缩机、高能效比空调压缩机和T3工况,5HP系列空调压缩机,是国内少数掌握空调压缩机核心技术和具有自主开发设计能力的压缩机专业制造商。  相似文献   

12.
13.
《电器》2007,(5):I0021-I0021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简称DSA)是由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和日本双日株式会社按40%、55%和5%的比例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企业。注册资本62亿日元.投资总额95亿日元。公司自1995年10月18日开业以来,迅速增资、年年扩建.销售额持续增长.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两个工厂.设计年产158万台,占地面积11.65万m^2.建筑面积7.1万m^2,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从开业至今,三洋压缩机凭借世界领先技术和国际化管理经验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公司产品通过:CCC中国强制认证.美国UL认证欧洲的TueV、VDE、CE认证,日本“设计强度确认试验适用证明书”;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荣获: “机械工业现代管理企业”“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中国压缩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产品奖”等各项称号。  相似文献   

14.
15.
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心脏,为了保证压缩机的可靠性,可靠性试验是压缩机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压缩机可靠性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类型、试验项目、试验评价等各个方面,为压缩机可靠性试验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电器制造商》2007,(5):I0020-I0020
三菱电机(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简称MGC)是由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和三菱电机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资组建的外资企业.注册资本为8822万美元。公司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东临东江。北临穗港码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约为6.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现有员工约3900多人。公司采用三菱电机的先进技术,专业生产和销售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小型、轻量,低噪音等优越性能的空调用旋转式压缩机。产品以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品质赢得国内著名空调厂家(如:格力、志高、海尔等)的厚爱。目前。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成立之初的25万台/年产能力,发展到现在的750万台/年产能力.生产机型也不断扩展.机种系列由单一的RH系列扩展为RH(V)、SHV、KH(V).TH、LH、KNB多个系列。  相似文献   

17.
随着CFCs替代工作的推进以及替代期限的逼近,市场对绿色工质电冰箱压缩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对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我公司研制了EDW系列压缩机,该系列压缩机以R600a为工质,符合国内市场大环境的需求,采用了一些国内乃至国际上都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结构设计,具有高效节能、启动性能好、噪声低、寿命长等优点。1性能指标EDW110A是我公司EDW系列的主导产品之一,其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2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2-1影响实际排气量的输气系数λ=λv·λt·λp·λl其中容积系数λv受相对余隙容…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径向泄露损失,本文分析三种泵体结构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同时分析了Ⅰ型和Ⅲ型压缩机滑片受力情况。在Pro/EMechanism模块对Ⅲ型压缩机运动仿真分析基础上,进行性能、可靠性和系统匹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摆动转子式压缩机与Ⅰ型压缩机性功耗下降,COP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性能,需要对电动机三相电流进行有效采样.针对电动机相电流检测的原理和采样时间的要求,采用一种基于单电阻采样方式的电动机相电流重构方法.同时,对空间电压矢量非观测区域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通过附加观测矢量和补偿矢量的方法来合成目标矢量的方法,对非观测区域的三相电流进行了有效的重构.基于IRMCF343芯片设计了一套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成本的变频空调领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能一直是家电安全考核的主要部分之一,针对变频压缩机而言,变频电路板是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之一.然而,由于检测难度较高、危险性较大等原因,变频电路板的检测往往被工程师忽略.为了切实研究变频电路板的安全性能,依据GB 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第19章的方法,对国内一款D品牌的压缩机变频电路进行故障试验.试验主要针对故障中的低功率电路判定和短路部分进行系统布置和结果展示,希望该研究对今后压缩机变频电路板的安全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