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建库至2018年6月30日发表的中药治疗面肌痉挛相关文献。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14)对纳入处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核心药物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处方101首,涉及药物131种,药性以平性及甘、辛、苦味为主,主要归肝、脾、肺经。处方中常用药对有僵蚕-全蝎等,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为白芍、僵蚕、白附子、钩藤、蜈蚣、川芎、甘草、当归、全蝎,可认为是芍药甘草汤合牵正散化裁而来。结论中药治疗面肌痉挛注重祛风化痰、通络止痉、养血柔肝熄风,尤其重视虫类药的应用;同时,药性分析表明该病具阳气不足的病机,多从肝、风邪角度论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数据挖掘国家专利口服中药复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组方遣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并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站中的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复方专利相关数据,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运用相关软件统计分析中药的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毒性中药用量、关联规则分析,并对关联强度较高的中药用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纳入的89首治疗KOA的口服中药复方,计291味中药。出现频次≥9次的中药共42味,前5味中药为当归、牛膝、威灵仙、甘草、熟地黄。毒性中药32味,使用频次较多的依次为土鳖虫、全蝎、蜈蚣。四气以温、平、寒性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脾经为多。中药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排前列的有全蝎-蜈蚣、威灵仙-木瓜-白芍、当归-杜仲-熟地黄、乳香-没药等;系统聚类将排前18味的中药分为3组;新处方包含当归、牛膝、威灵仙、甘草、熟地黄等。结论 中药复方专利治疗KOA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为主,符合KOA虚、邪、瘀的基本病机,具有标本同治的用药特点。含有毒性中药的处方占半数以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  相似文献   

3.
三白通络胶囊具有疏风化痰、活血通络作用,临床用于风痰瘀阻所致的口眼喁斜.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见上述证候者.该制剂由白芷、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蜈蚣、板蓝根、葛根、当归、川芎、赤芍、片姜黄、防风、羌活、蝉蜕15味药材组成,其中当归、川芎为主药,而阿魏酸是二者的主要有效成分,测定其方中含量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笔者采用HPLC法测定了三白通络胶囊中的阿魏酸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一九七三年以来用加味牵正散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而神经麻痹50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治疗方法加味牵正散:炙全蝎、僵蚕、制白附子、干姜各10克,防风、当归、川芎、地龙  相似文献   

5.
收集1994年~2013年9月国内公开发表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药贴敷方剂及穴位,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篇,涉及中药62种;组方药物最少1种,最多为10种,方剂中使用频次列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麝香、马钱子、冰片、细辛、大黄、防风、白附子、僵蚕、全蝎、赤芍;涉及穴位或部位共计23个,其中有具体穴位名称的17个,穴位组方最少为1个,最多为9个,排名前5位穴位依次为:颊车、翳风、太阳、下关、地仓;23篇文章中采用对照研究的为9篇,不足1/2,且大都未严格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可得知目前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较少,且多为临床报道,缺乏设计严谨合理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成 《中成药》2006,28(10):1558-1560
面瘫咀嚼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开发研制而成的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新型制剂。两年来经对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对比用药观察治疗表明,该剂型具有锻炼面瘫肌群、促进肌力康复的作用,起到了“标本兼治”之效果,解决了单一针灸或用药治疗与康复锻炼互不衔接的缺憾。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制剂质量标准和临床治疗指标,特进行了以下药物及临床研究。1处方与制备1.1处方当归、大青叶各150 g,三七、水蛭、僵蚕、桃仁、红花、连翘、菊花各120 g,全蝎、蝉蜕、荆芥、防风、桂枝、白附子、甘草、钩藤各100 g,…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服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国家专利数据库筛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服中药复方专利。提取数据后,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中的“数据分析”模块,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1)用药频次统计结果。共筛选到207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服中药复方专利,专利发表时间为2002年7月至2021年4月。纳入的207项中药复方专利共涉及207首中药复方、225味中药。出现频次≥30的中药共34味,其中当归、牛膝、杜仲出现频次较高。药性统计结果显示,温性药、平性药、寒性药出现频次较高。药味统计结果显示,辛味药、苦味药、甘味药出现频次较高。药物归经统计结果显示,归肝经、肾经、脾经、心经的药物出现频次较高。(2)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结果显示,“牛膝-当归”“牛膝-杜仲”“杜仲-当归”等药对出现频次较高,“牛膝-杜仲-当归”“没药-乳香-当归”“牛膝-当归-独活”等角药出现频次较高;共得到7条关联规则,分别为“乳香、当归→没药”“乳香→没药”“乳香、牛膝→没药”“没药、杜仲→乳香”“没药、牛膝→乳香”“牛膝、续断...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杨  丁长松 《中草药》2020,51(14):3742-374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分析冠心病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首先搜集整理名家医案处方,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冠心病处方数据库;再借助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0.0对药物频次、病位证素频次及病性证素频次的分布进行统计;最后应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潜藏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对遴选出的145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216味常用中药、8个病位证素和12个病性证素;挖掘出用药频次大于平均频次的药物46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分别为丹参、甘草、栝楼、半夏、川芎,病位证素以心、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以血瘀、气虚、痰、阳虚、气滞、阴虚为主;当满足最小支持度为15%且最小置信度为70%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5条,3味药组关联规则26条,其中置信度前3位的药对规则分别为薤白→栝楼、五味子→麦冬、郁金→丹参,置信度前3位的3味药组关联规则分别为薤白+半夏→栝楼、丹参+薤白→栝楼、薤白+甘草→栝楼。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辨证用药主以活血化瘀、行气导滞、补气益气、涤痰行气为法,与其主要病性证素血瘀、气虚等相符,药物大多归心经,与其主要病位证素相一致。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冠心病组方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指导与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65-86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探究便秘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纳入标准,收集便秘处方596首,涉及220味中药,累计用药4 512频次。对处方标准化后,对药物频次、药性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索便秘处方的组方规律。结果:对核心药物分析,确定便秘治疗用药常以清热药、补虚药、泻下药及理气药为主。得到常用二项配伍药物25组,三项配伍药物14组,并结合专业知识,发现6类证型下不同的核心药物。结论:便秘处方规律的挖掘,得出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为临床用药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谢军  马骏 《陕西中医》2006,27(6):722-723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电针取穴,阳白与太阳,下关与颧地仓与颊车为3对主穴;中药以牵正散为主方,白附子、僵蚕、全蝎、黄芪、赤芍、川芎、白芷、白芍各,防风、细辛)。结果:总有效率94.6%。结论:电针配合牵正散有祛风解痉通络的作用,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面神经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万方医学网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使用Excel、SPSS Modeler、SPSS Statistics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在纳入标准的1 605首方剂中,单药白僵蚕最为常用,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中辛、甘味为主,归经中肺经居多,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熄风止痉药、发散风寒药。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20种,因子分析中提取14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中归为六大类。结论:面神经炎的治疗多以辛温药白僵蚕、白附子等(熄风止痉药)为主,临床使用可与辛温药防风、川芎,甘辛药当归等组合用药,可随证配伍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清热解毒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整理分析古代含全蝎方剂,挖掘全蝎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用药,探讨其增效减毒规律。方法建立古代全蝎方药数据库,利用Apriori算法,分析全蝎配伍药(组)与主治疾病的相关规律性。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全蝎常配伍的药物种类有息风止痉药、温化寒痰药、发散风寒药、开窍药等;最常与全蝎配伍的单味药从高到低依次为麝香、朱砂、僵蚕、天麻、白附子、天南星等。通过数据挖掘得出全蝎在治疗小儿惊风、中风、痹证等疾病时的常用配伍药物组。结论利用数据,挖掘全蝎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配伍规律,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CMD)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据库、PubMed 和Cochrane Library 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CMD 的文献。将筛选后获得的方药建立数据 库,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最终获得89 篇文献,处方 90 首,涉及中药131 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丹参、黄芪、川芎、当归、甘草、三七等;应用较多的中药 种类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多用甘、辛、苦;药物归经频次较高的依 次为肝、脾、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是“丹参-黄芪”,核心组合为“黄芪-川芎-丹参”。聚类分析 将高频药物分为7 类,以血府逐瘀汤、逍遥散、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加减组方为主,以及单味中药水蛭和人参。 结论治疗CMD 的核心药物为丹参、黄芪、川芎、当归,以益气活血,理气止痛为基本治法,兼以疏 肝健脾、化痰通络等进行配伍。临床上可应用血府逐瘀汤、逍遥散、瓜蒌薤白半夏汤等经典名方随证加减治 疗CMD。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梳理中医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现代文献分析其用药规律,探讨麻痹性斜视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纲要,为临床规范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期刊数据库检索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相关文献,经筛选后使用Excel表格对中药处方信息进行录入,建立中药应用频次数据库,根据中药功效归类统计,对结果进行分析提炼。结果纳入63篇现代文献,共计147味中药,使用频次达1,139次。按中药功效分类,以祛外风类、补气血类、熄内风类、活血化瘀类、利湿浊类、化痰类为主。单味中药总体应用频次前20位的是:当归、僵蚕、川芎、防风、黄芪、甘草、羌活、全蝎、红花、白附子、半夏、桃仁、钩藤、赤芍、白术、胆南星、丹参、茯苓、党参、天麻。结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麻痹性斜视应着重从风、痰、湿、瘀、气虚、血虚六方面证机切入,以祛风化痰、除湿通络、益气养血为纲,结合实际,辨证施治,遣方选药可酌情借鉴高频次中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治疗银屑病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收录治疗银屑病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327首治疗银屑病方剂,涉及中药240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生地黄(204次);聚类数目为9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赤芍、甘草、牡丹皮、当归、土茯苓、丹参、白鲜皮、紫草、白花蛇舌草等;关联分析显示,当归配伍川芎、生地黄配伍水牛角、桃仁配伍红花为已知常用药对。结论:治疗银屑病处方多以清热、凉血、解毒、滋阴、活血化瘀法为主,而生地黄→板蓝根、生地黄→白茅根以及藤类药、虫类药的使用值得进行进一步讨论,进而为中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现有数据库中中药复方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现有文献数据库中所有中药复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搜集具有明显疗效的中药复方,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板块中的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纳入的方剂进行用药频次统计、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并且得出核心组方。结果:共纳入122篇文献,包含122首中药复方,132味中药。使用频次最多的前5味中药分别为:防风、陈皮、茯苓、白芍、柴胡。所有中药中平性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温性、微寒及微温。药味以甘味为主,辛味、苦味、酸味、淡味次之。药物归经以脾经为主,其次为肺经、肝经、胃经。结论:肝郁脾虚证IBS-D的治疗应当在疏肝健脾之品中酌加驱散风邪之药,重视寒热的兼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3月治疗跟痛症的中药熏洗处方。采用Apriori、AGNES算法对中药使用频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药处方526个,用药236味,累计用药频次为5 706次。其中,用药频次居前3位的依次为透骨草、威灵仙、牛膝;按照功效分类,用药以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偏温,药味偏辛、苦,主要归肝经。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45个核心组合,多为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配伍;依据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一组核心药物组方、一组常用药物组方。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用药以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以“伸筋草、透骨草、红花、牛膝、威灵仙”为核心药物组合。此研究结果对临床熏洗中药规范化治疗跟痛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肩周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近5年治疗肩周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124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结论:肩周炎常用的药物以补血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祛风湿散寒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治法主要是益气补血、发散风寒、祛风湿散寒、活血化瘀。药物四气的分布以温、平、凉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脾、心、肾为主。川芎、白芍、黄芪、桑枝、秦艽、甘草、当归、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姜黄是临床治疗肩周炎常用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程丑夫教授治疗头痛的遣方用药规律,以便进一步临床研究、应用和推广,促进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发展。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10月1日-2021年11月30日程丑夫教授治疗头痛的门诊处方。按照统一标准筛选后,以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为基础,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处方中的中药药物的性、味、归经,药物的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以及潜在的新处方规律。结果:一共筛选出有效处方152则,涉及头痛患者161例,药物124味。证型分析为气滞血瘀证86则、湿郁清阳证31则、少阳夹风20则、风火上攻证15则;使用频次居于前5位的药物(除甘草外)分别为全蝎、川芎、黄芩、柴胡、防风;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主要为脾、肝、肺、胃、胆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对29条,药对关联规则22条,角药配伍关联规则35条;经核心药物聚类分析,重新得到8个核心组合与8个新处方。结论:程丑夫教授认为治疗头痛应以湿瘀、风火为核心,采用行气化瘀、祛风除湿、清热散火等法审因论治;程教授常用小柴胡加葛根汤、羌活胜湿汤、清空膏加减治疗头痛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痰瘀同治方治疗心绞痛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痰瘀同治方中常用药物配伍、组方与证治规律。结果:共选取符合标准的医案115首,所用中药共132味。瓜蒌、丹参、薤白、川芎、半夏、黄芪、茯苓、当归、陈皮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医案痰瘀同治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其药物四气以温、平、寒药为主,五味以苦、甘(淡)、辛为主,药物归经以归心经、肝经、脾经为主;痰瘀同治方治疗心绞痛频次较多的药对为瓜蒌与薤白或半夏、瓜蒌与丹参、丹参与川芎或黄芪及半夏与茯苓或陈皮;出现频率最多的3味药物组合为瓜蒌、薤白与半夏或枳壳;核心组方为瓜蒌薤白半夏汤、川芎当归散、茯苓川芎汤与黄芪丹参汤等化裁而成。结论:现代临床医者应用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配伍用药规律为化痰药、活血化瘀药与补益气血药、理气药、祛湿药的结合为主;治法治则为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养心通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