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3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20例采用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冲击波组),120例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关节镜组),120例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联合组)。采用VAS疼痛评分、Lyshol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价临床效果,检测关节滑液NO、SOD、IL-1β、TNF-α、MMP-3等含量。[结果] 360例患者均完成相应治疗并获得24周以上随访,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而Lysholm评分和ROM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在VAS和Lysholm评分以及ROM方面均优于冲击波组和关节镜组。治疗后,三组患者的SOD含量均显著增加,NO、IL-1β、TNF-α、MMP-3含量降低,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在SOD、NO IL-1β、TNF-α、MMP-3含量方面均优于冲击波组和关节镜组。[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优于单纯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不同程度骨关节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03—2015-03诊治的骨关节炎124例,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45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31例,所有患者口服塞来昔布。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关节液中TNF-α、IL-1β、PGE-2含量,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3组治疗前关节液中TNF-α、IL-1β、PGE-2含量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骨关节炎程度加重,各炎症因子含量、VAS评分逐渐升高。治疗4、8周后,所有患者关节液中TNF-α、IL-1β、PGE-2含量及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组下降程度最大,轻度组次之,重度组最小。结论塞来昔布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PGE-2的生成,对抗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对轻、中度骨关节炎患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9):1807-1810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6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均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含量相当(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含量均较治疗后上升(P0.05),但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能有效地下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1β、TNF-α及MMP-13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延缓病程发展,且与塞来昔布相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下肢洗伤方治疗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06—2016-10将87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冲击波组和中药熏洗组。分别予体外冲击波联合下肢洗伤方(联合组)、体外冲击波(冲击波组)、下肢洗伤方熏洗(中药熏洗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个月随访。3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AOFAS踝-后足评分均有提高,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联合组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均优于冲击波组、中药组,冲击波组优于中药熏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下肢洗伤方治疗踝部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短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中医"因虚致瘀理论"辨证结合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益气和血方药配合PELD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PELD治疗,观测并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2周、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评分(VAS)、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均有40例患者获得随访,2组术后2周、2个月的ODI评分、VAS评分、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2组术后2周、2个月IL-1β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周ODI评分、TNF-α水平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2个月ODI评分、TNF-α水平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IL-1β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术后结合中医"因虚致瘀"理论辨证论治,可降低术后外周血TNF-α和IL-1β水平,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早期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削痂植皮手术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对烧伤患者美容效果及满意率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25例烧伤患者,均为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62例)采取削痂植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3例)削痂植皮手术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容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创面炎症评分及治疗前后创面边缘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有效率(80.95%)高于对照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炎症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边缘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L-1β、TNF-α水平下降,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削痂植皮手术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可提升烧伤患者临床疗效,美容效果佳,患者恢复好,疼痛轻,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脊柱微创介入镇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镇痛机制。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部战区总医院和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脊柱微创介入镇痛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改良JOA评分、腿痛VAS评分、ODI及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末次随访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脊柱微创介入镇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痛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其镇痛效应可能与降低神经根周围TNF-α、IL-1β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阻络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电针治疗,隔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羌活胜湿汤加减,1剂/d,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寒湿阻络证症状、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临床疗效以及血清IL-β、TNF-α、IL-6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ASCS各项指标升高更明显,寒湿阻络证症状积分、VAS评分和NDI指数下降更明显组显(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和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β、TNF-α、IL-6水平降低更显著(P<0.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针配合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寒湿阻络证)的疗效良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L-β、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丹杞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丹杞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Lequesne、VAS、WOMAC及SF-36评分改善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的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equesne、VAS、WOMAC及SF-36评分和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Lequesne、VAS、WOMAC及SF-36评分和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变(P0.05),而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杞颗粒结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骨折术联合腓骨截骨对内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02—2017-05收治的内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微骨折术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分析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IL-1β、IL-6、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时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疼痛VAS评分、胫股关节间隙角(JS角)、股骨胫骨角(FT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后HSS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及JS角、FT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微骨折术联合腓骨截骨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降低关节液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