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医患沟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医患双方相互信任,保障医患双方利益的有效手段。在工作中应加强医患沟通,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指导思想,更新服务理念,营造沟通氛围,做好优质服务,力求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2.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开放式管理制度和医患沟通监督机制,保证医患沟通渠道畅通,构筑和谐医患关系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把解决医患冲突问题“前移”,以预防为主,利用语言和行为沟通技巧,加强医患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将医疗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和谐医患关系和稳定就医环境的目的。现将我们整理的医患沟通技巧和大家做一些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语言沟通是临床护理基本技能,是面对每一位患者都必需运用的护理方式。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跳,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具有使医患双方认知作用;稳定患者心理作用;治疗及康复作用。语言沟通有很多技巧,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语言沟通中要注意沟通日的,有的放矢,沟通之前应作一些试探性的沟通,发现患者病理,心理疾病。每一次沟通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提高儿科医师素质,改善儿科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芬 《新医学》2009,40(5):327-328
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建立后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疾病诊治、协助患儿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化解医疗纠纷,故提高儿科医师的综合素质,掌握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就提高医师综合素质、改善医患沟通的必要性及途径作一介绍,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及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医疗纠纷逐渐增多,病人投诉医疗机构侵权案屡见不鲜。但真正构成医疗事故的很少,绝大多数纠纷源于医患或护患双方沟通不够。有效的沟通,可融洽护患关系,促进相互间的理解,消除误会,避免双方对簿公堂。因此,提高护患沟通效应非常重要。笔者浅谈以下几点语言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6.
何英  陈秀兰李萍 《护理研究》2006,20(6):1599-1602
心理因素是产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影响因素、病人和医疗双方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容易导致发生医疗纠纷的医患双方的心理特点以及各自的心理状况,并探讨了处理医患双方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医患关系成为卫生行业的热门话题,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就成为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过去护理工作仅仅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而忽视了与患者的心理沟通,许多医患矛盾都是由于双方缺少沟通和理解造成的。自从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以来,能与患者沟通已成为每一位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两者共抓,从实践的结果看,不仅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对患者病情的康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患者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那么如何和患者沟通也大有讲究,不愧为一门艺术。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和谐医患沟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和谐的医患沟通.方法 分析医患沟通的现实要求、方式、内容及交流技巧.结果 和谐的医患沟通需要医生占主导,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结论 和谐医患沟通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沟通在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患沟通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双方相互交换预防、治疗疾病的信息及意见,传递情感,达到共识,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的一项活动。有效的沟通有助于调整患者对医疗的目标预期值,使之合理化,从而降低发生纠纷的风险[1]。倾听、共情、沉默等语言及非语  相似文献   

10.
刍议有效沟通对急诊科防范医疗纠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单位,也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分析其原因与急诊环境和就诊的特殊性、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患方期望值过高、医患沟通不畅及社会因素有关,急诊科医患沟通应以尊重、真诚、详尽、保护、通俗化为原则,掌握注意情景、保持宽容心态、换位思考、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语言等沟通技巧,方能增进医患双方的了解,改善医患关系,减少急诊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曹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94-5395
医疗服务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医患关系的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状态,其关键在于医患沟通的方式、方法与技巧。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当而引起。  相似文献   

12.
曾晓英  李如竹  邓红 《护理研究》2008,22(8):2149-2149
目前,国内各家医院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琐防医思纠纷,提倡加强医患沟通,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医患彼此平等、宽松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人际环境。因此,医患沟通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从护患沟通教育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医患沟通有效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作为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间语言沟通尤为重要,通过交流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收集患者病史,病理、心理状态,以协助诊断,为治疗护理工作提供主要渠道。掌握医患关系紧张因素,通过沟通艺术增加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提高服务质量。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配合,笔者认为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关键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工作渗透到了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其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也愈显重要。心理护理主要是指通过护士的语言、表情、行为、态度等来影响病人的心理,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而语言作为人们表达意思、交流感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沟通医患关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统计显示:在医患纠纷中,有65%是由于服务方面的问题引起和诱发的。因此,一名优秀的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需具备高雅的语言修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医患双方的沟通与互动。作为医生如何正确把握患者的用药心理,因势利导,引导患者更加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用药,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就我院临床患者的一些用药心理特点进行探讨及分析。  相似文献   

16.
治病不但要靠药物、手术,还要靠语言。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语言是最有效、最直接、最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和沟通方式。医患之间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离不开语言沟通,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是一种技术,同时又是一门艺术。语言沟通的实质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向患者询问的语言艺术,还要有聆听患者诉说的艺术。医疗服务语言可以反映出医务人员自身的修养素质、道德情操、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医疗服务语言要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尊重、真诚、同情,要体现崇高的医疗职业道德,要出自医务人员内心肺腑。  相似文献   

17.
刘云章 《临床荟萃》2022,37(1):62-65
医患沟通究其本质是医患双方就患者所患疾病与健康状况在医学认知、医疗能力及医疗价值取向等方面相互交流,弥合分歧,形成共识,并采取相应医疗对策的过程,期间需要医患双方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阐释并接受.基于阐释学理论与原则,在沟通过程中,医患相互尊重对疾病与医学的认知"前理解"是进行医患沟通的前提,正视并理性对待医疗过程中的现...  相似文献   

18.
宋加美  刘红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8):1854-1854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显得十分重要。我院心血管病房开展整体化护理,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心理评估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在准确的评估之上。患者因性格差异、年龄差异等心理状态千差万别。尤其是老年慢性疾病患  相似文献   

19.
医疗纠纷中医患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英  陈秀兰  李萍 《护理研究》2006,20(18):1599-1602
心理因素是产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影响因素、病人和医疗双方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容易导致发生医疗纠纷的医患双方的心理特点以及各自的心理状况,并探讨了处理医患双方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护患双方认知的差异性对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传德 《护理研究》2006,20(8):2088-2090
[目的]了解护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的差异性,为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供实践指导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某市城区4家医院的部分护士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患双方除了对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知一致外,对医患关系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医患冲突的常见诱因、主要解决方式等方面的认知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是导致护患问有效沟通的障碍,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是解决认知分歧和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