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怀明 《油气世界》2007,(10):23-25
贵州省基于解决能源需求缺口、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引进优质、清洁、高效的能源。为此,根据对贵州省现有能源市场的实地调查和结构分析,筛选出较为可靠的主要城市燃气项目和工业燃料项目作为目标市场,并预测其未来天然气需求量(如2010年6.15×10^8m^3、2015年10.37×10^8m^3、2020年14.14×10^8m^3),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3):358-358
2006年,新疆油田公司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841×10^4t、可采石油地质储量1578×10^4t、控制石油地质储量6849×10^4t、预测石油地质储量8400×10^4t,超额完成三级石油地质储量任务。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5×108m^3、可采天然气地质储量50.6×10^8m^3、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274.7×10^8m^3.  相似文献   

3.
《吐哈油气》2007,12(2):162-162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哈密地区显示出巨大的开发潜力。哈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主要分布在哈密红台区域和巴里坤三塘湖盆地。红台区域油气田预测天然气储量约500×10^8m^3,探明储量约200×10^8m^3,可采储量约130×10^8m^3,开发条件较好,现已形成天然气产能3×10^8m^3以上。三塘湖盆地预测油气资源当量9.3×10^8t。在已探明的6个含油区块中,石油总资源量5.7×10^8t、天然气资源量100×10^8m^3,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石化集团公司已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新增石油探明储量2.98×10^8t、可采储量4550×10^4t,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539×10^8m^3、可采储量308×10^8m^3。全年生产原油4180×10^4t,增长1.8%;生产天然气82.6×10^8m^3,增长3.3%。  相似文献   

5.
1978年,新疆生产天然气2.51×10^8 m^3,仅占当年全国天然气产量的1.8%。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陆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方针,新疆石油工业迎来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天然气产量快速上升。2005年,新疆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100×10^8 m^3,预计新疆2008年的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40×10^8 m^3,天然气生产将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2007年度能源展望报告称,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到2030年将增加到7390.74×10^8m^3,天然气井口价格将从2005年0.18美元/m^3提高到2030年的0.21美元/m^3,LNG年进口量将从2005年的169.90×10^8m^3增长到2030年的1274.27×10^7m^3。[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 1.天然气勘探根据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新疆天然气资源量为10.79×10^12m^3,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27.7%。其中:塔里木盆地7.96×10^12m^3,吐哈盆地0.37×10^12m^3,准噶尔盆地2.09×10^12m^3。天然气资源分布呈北油(准噶尔盆地)南气(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的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我国第五大天然气田——庆深气田接连传来好消息,升深平1井日产气超过37×10^4m^3,产量是同区块直井的3倍以上,成为大庆油田水平井开发火山岩气藏取得新突破的标志井。截至当日,庆深气田3年累计生产天然气8.6×10^8m^3,天然气日产量相继突破100×10^4m^3、150×10^4m^3、200×10^4m^3,产能达到10.7×10^8m^3.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坚持油气并举战略,全力打造“百亿立方米”高原精品气田,现已在涩北一号、二号和台南三大主力气田形成天然气产能76.56×10^8m^3,近3年全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104.8×10^8m^3,仅涩北气田就达到95.5×10^8m^3。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为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将中国西部地区作为其发展的重点区域,在中国石化第二大油田——新疆塔河油田展开了大规模的天然气产能建设。该油田日产天然气从最初的140×10^4m^3。增加至目前的260×10^4m^3。截至2008年11月3日,该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10.05×10^8m^3,天然气产量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三成,成为目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天然气开发中油气产量增长最快的油田之一。  相似文献   

11.
龙岗气田有望成为中国最大天然气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4):431-431
近日,中石油在四川嘉陵江畔发现了有望成为国内最大天然气田的龙岗气田。龙岗气田预计储量达7000×10^8m^3.中国目前已有3个比较大的天然气盆地,分别是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其中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达3.6×10^12m^3可采资源量为2.28×10^12m^3.内蒙古苏里格气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气田,已探明储量5336×10^8m^3,普光气田排名第二,已探明储量3560×10^8m^3.  相似文献   

12.
2006-2008年3年间,青海油田天然气产能大幅增长,年均增幅超过10×10^8m^3. 2007年,青海油田生产天然气当量第一次超过原油产量,真正成为油田发展的“半壁江山”。2006年和2007年新建天然气产能19.5×10^8m^3.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212×10^8t,天然气可采资源量22×10^12m^2,煤层气埋深1000m以浅可采资源量11×10^12m^3,油砂可采资源量23×10^8t,油页岩折合成可回收页岩油为120×10^8t.  相似文献   

14.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4):415-415
一季度,中国石油不断细化生产组织管理,强化技术进步,原油生产按计划平稳运行,天然气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国内外勘探生产业务中,共生产油气2.77×10^8桶油当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90×10^4桶油当量,同比增长3.7%.其中,生产原油2.09×10^8桶,比上年同期增长150×10^4桶;生产可销售天然气4106×10^8ft^3,比上年同期增长504×10^8ft^3,同比增长14%.  相似文献   

15.
《吐哈油气》2006,11(3):257-257
吐哈油田公司上半年生产天然气8.6±10^9m^3,比1999年全年的产气量还多0.26×10^9m^3,占据吐哈油田油气当量40%,完成天然气量年度计划53.8%。  相似文献   

16.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6):696-696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近日在对塔里木盆地拜城县境内大北三井的勘探开发过程中获重大发现,经测算获日产天然气28.6×10^4m^3,初步探明大北三井构造区天然气资源总储量达1300×10^8m^3.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近10a来中国天然气工业迅速发展,至2007年底已探明天然气地质总储量6×10^12m^2,同时年产量增长速率越来越大,从1976年年产100×10^8m^3到2005年年产500×10^8m^3,每增加100×10^8m^3所需时间分别是20a、5a、3a和1a多。中国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煤系是好的气源岩,强调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开辟了煤成气勘探新领域,使中国煤成气储量从其前仅占天然气总储量9%提高到目前的70%;在大气田形成的半定量和定量主控因素及天然气聚集区带研究基础上,提前4~11a预测出中国目前11个探明储量在1000×10^8m^3以上大气田中的7个;飞仙关组气藏气源具有多样性,推测川北巴中地区存在一个龙潭组煤成气生气中心,是发现煤成气大气田的有利地区。图12表3参86  相似文献   

18.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1):70-70
探明储量达5336×10^8m^3的苏里格气田已于2006年11月22日投产,并正式向京津地区并网供气。目前日产气量为160×10^4m^3,至2006年底可形成年产气15×10^8m^3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世界天然气产量达到2.94×10^12m^3,比2006年2.8653×10^12m^3增加747×10^8m^3。其中,非洲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比例由2004年占5.4%提高到2005年占5.9%、2006年占6.3%、2007年占6.6%;中南美由2003年占4.5%、2004年占4.8%上升至2005年占4.9%、2006年占5.0%、2007年占5.1%;中东由2002年占9.3%、2003年占9.8%、2004年占10.4%上升至2005年占10.6%、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尽管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油、天然气生产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势头:全年生产原油2722.33×10^4t.增长4.37%;生产天然气235.89×10^8m^3,增长12.32%,位居全国第一;油气当量4797×10^4t,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