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德君 《炼油与化工》2002,13(4):3-4,12
介绍了国内外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应用情况,并对沥青基碳纤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在我国发展沥青基碳纤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3个阶段,T300碳纤维产品已实现了全流程国产化;T700级碳纤维完成了中试;更高性能的国产碳纤维制备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装置单线规模偏小、产品质量较差、废料无法回收利用等诸多问题,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从体育休闲产品、风力发电和汽车制造行业等几方面,分析了国内碳纤维市场的需求,指出只有整合研发资源、健全研发体系、加大技术攻关、控制产能扩张,才能推进我国碳纤维产业全面、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面对良好的市场机遇和强劲的国家需求,国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却举步维艰。本文主要从碳纤维生产设备,核心技术,产业链等方面简要分析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从突破核心技术、健全研发生产体系、扩大应用范围等重点路径逐步解决制约碳纤维产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石油沥青》2001,15(1)
目前碳纤维主要分为聚丙烯腈基和沥青基碳纤维 ,后者是以中间相沥青为原料的各向异性碳纤维。研究了土耳其 Raman- Dincer原油用减压蒸馏过程生产的沥青制造碳纤维的可行性。减压蒸馏是在较高温度 ( 380~ 430℃ )和短操作时间 ( 1 h)下进行 ,对生产碳纤维的原料沥青非常有效 ,可显著提高沥青的芳烃性、降低 H/C原子比、提高软化点 (达到 2 50℃ ) ,沥青产率为 1 7% ,改善沥青可纺性 ,可生产出直径小于 1 5μm的细纤维 ,经空气氧化稳定处理 ,所得碳纤维成本低 ,说明减压蒸馏过程是制造碳纤维用的高产率和高性能沥青的简单和经济的方法 ,也…  相似文献   

5.
生产碳纤维要求原料有特殊的物理、机械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碳纤维的工艺来源正日益扩大。由于碳纤维材料在许多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非常有必要组织适当的原料生产出更加价廉质优的碳纤维.从这一点出发,必须重视从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的残渣和裂解焦油生产碳纤维的原料沥青。本文主要论述两种关于从石油残渣和裂解焦油生产碳纤维原料沥青的技术方案,并试用模块图来进行说明。1.技术概述方案一,石油残渣,如减压渣油或低熔点的沥青或其它一些含有大量的异辛烷不溶  相似文献   

6.
全球最大碳纤维生产商日本东丽工业公司日前表示,公司将在旗下日本爱媛县碳纤维工厂新增1000t/a的产能,扩能将于2009年7月完成,届时公司在爱媛县碳纤维工厂的Torayca品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年产能将达到8300t。该项目还包括新建碳化设施生产超细碳纤维。细碳纤维具有很好的成型性,更适用于汽车部件、自行车架和工业机器人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以南方研究所(SRI)为首的联盟从美国能源署(DOE)获得了590万美元的资助,将发展由非食用生物质糖转化成丙烯腈的多步催化工艺。丙烯腈是制造碳纤维的重要原料。碳纤维生产商Cytec碳纤维公司将对比生物基丙烯腈与石油基丙烯腈的适用性,而新泽西技术研究院(NJIT)将在催化剂表征上予以协助,促进催化剂性能的优化。DOE还将为开发更便宜的碳纤维生产技术向福特汽车公  相似文献   

8.
乙烯装置渣油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优质焦和碳纤维沥青生产技术组合工艺,研究了从乙烯渣油生产碳素产品,如针状焦和碳纤维沥青的可能性。探讨了原料组成结构特点与热转化过程中乙烯装置渣油反应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乙烯渣油不能直接生产针状焦的原因。提出了乙烯渣油首先经预处理过程,再进行焦化反应,可以得到低热膨胀系数的针焦。预处理过程得到的重质组分是碳纤维沥青。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彭勇  顾雪林  常德友 《石油机械》2005,33(10):76-78
介绍了国内碳纤维连续抽油杆采油系统在机械采油工艺中的应用,重点综述了国内这种采油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阐述了更广泛地开展这种采油系统配套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我国应用该项技术的现状,指出开展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方面:(1)碳纤维杆的制造和服役性能研究;(2)碳纤维杆生产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3)碳纤维杆与油井的适应性评价研究;(4)碳纤维杆采油井工况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5)碳纤维杆采油系统配套采油工艺技术研究;(6)碳纤维杆采油工艺配套设备与工具开发。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最有诱惑力的新材料——碳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介绍了二十一世纪最具有诱惑力的新材料——碳纤维的性能特点、生产原料和用途,指出了大力发展我国沥青基碳纤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8日,上海石化成功试制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已贯通全流程。该技术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大K数原丝生产制备技术实现了质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 000根(简称48K)的称之为大丝束碳纤维。相比于目前国内现有的由1K—12K小丝束组合而成的大丝束碳纤维,上海石化试制出的产品已实现单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 000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发完成大丝束镀镍碳纤维产品。该产品具有轻质、柔软且导电性。镀镍碳纤维是以碳纤维为基地金属化后的产物,不仅具有优良的刚性和强度、较小的热膨胀系数及比重,更具有金属的特性。利用镀镍碳纤维细小、轻质、柔软且导电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二部)牵头承担的国防科工局一条龙项目"国产M40J碳纤维工程化研制及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了稳定化制备、碳纤维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分别在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和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百吨级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生产线。这标志着我国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进入稳定生产阶段,代表着高性能碳纤  相似文献   

14.
国外简讯     
<正> 碳纤维三菱瓦斯化学公司采用超强酸催化剂,以萘为原料,制取高质量碳纤维原料获得成功。目前,全世界仍以丙烯腈类碳纤维为主,总生产能力为8420t/a,今年将增长3180t,年底将突破1.2万t/a大关。  相似文献   

15.
《石油沥青》2006,20(1):64
近日,从中国石油集团辽阳化纤公司亿方分公司传出喜讯,这里已经能够生产通用级石油基碳纤维的原料可纺沥青。据业内人员介绍,可纺沥青实现国产化对加速我国碳纤维产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开发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技术、形成机理,阐明了碳纤维的主要用途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气相生长碳纤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述了近年来气相生长碳纤维的主要研究结果,介绍了气相生长碳纤维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长机理、微观形态等。讨论了此种碳纤维高度石墨化的原因,并介绍了基体法与流动法气相生成碳纤维工艺。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复合柔性连续抽油杆性能及矿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有杆泵深抽技术中,普通钢杆由于重量、强度等性能影响,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新开发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柔性连续抽油杆克服了普通钢杆的缺点,能够满足低渗油田小泵深抽技术的要求。矿场应用表明,这种新型抽油杆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抗疲劳性好、耐腐蚀、作业方便的特点。在合理放大生产压差,提高油井产量的同时,达到了高效、节能的效果,具有十分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     
<正> 1 概述现代碳纤维出现在50年代末,最近十年,由于航空航天工业对新材料的需求,才得以飞速发展。碳纤维具有非凡的机械性能,而且密度低,热膨胀系数小,耐高温冲击和耐化学腐蚀,是目前性能最好的增强纤维。由于这  相似文献   

20.
<正>采用BET重量法测定了活性炭、碳纤维和炭分子筛的孔结构,研究了它们的吸附特性,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活性炭、碳纤维和炭分子筛均属多孔物质,其表面积、孔隙结构情况是其用做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