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热轧带钢在下工序冷轧过程中出现的起筋现象,从热轧角度进行分析,从冷轧带钢起筋位置分析出与热轧带钢断面局部高点、凸度和楔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热轧工艺参数的调整,实现了带钢断面大凸度、小楔形和适当的局部高点,减少了冷轧带钢起筋现象,改善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带钢冷轧过程中出现的边部“鼓包”缺陷以及对应的测量统计数据,认为热轧带钢局部高点是导致缺陷的主要原因,此外热轧板形凸度、楔形和轧制公里数对缺陷产生也有一定影响.从组织和轧制应力方面分析了带钢局部高点产生的原因,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鼓包”缺陷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以武钢条材总厂CSP分厂冷轧用热轧带钢的局部高点缺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局部高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采用轧制工艺控制手段的改进措施。改进后,工作辊窜辊范围更广,窜动位置分布曲线更合理,轧辊的磨损量和不均匀磨损明显减小,磨损曲线也趋于平滑;避免了带钢局部过冷现象,消除了带钢断面"猫耳朵",提高了板形控制效果,延缓了局部高点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对热轧带钢在冷轧过程中产生的"起筋"缺陷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分析了"起筋"位置、成因、"起筋"卷局部高点、凸度以及楔形之间的关系,并对热轧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证了断面适当的大凸度、小楔形和适当的局部高点,大大降低了带钢"起筋"率,改善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热轧带钢局部高点对冷轧带钢板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轧带钢局部高点对冷轧带钢板厚和内应力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采用B3样条函数拟合带材厚度横向分布,定量研究热轧来料局部高点对冷轧带钢板厚和内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轧后带钢局部高点高度及附加张应力的大小与来料高点高度成正比,随总轧制压下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起筋"缺陷问题与热轧带钢局部高点产生有密切关系,加强热轧工序板形控制,可减少局部高点对冷轧带钢生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热轧带钢局部高点产生机理分析,提出优化策略,为热轧带钢局部高点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由热轧带钢不良断面形状遗传到冷轧带钢而引起的钢卷局部突起缺陷,在分析猫耳形磨损辊型对热轧带钢断面形状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抑制热轧带钢边部增厚和局部高点相对高度为目的的工作辊余弦辊型.模拟计算和实验表明,余弦辊型明显改善了带钢断面形状、降低了边部增厚和局部高点的相对高度,解决了冷轧钢卷局部突起缺陷问题,并为现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钢唐钢1 810线供冷轧用钢(DD11)深加工时容易产生隆起缺陷的问题,通过现场统计,研究隆起的位置、特征,系统分析了热轧、冷轧工艺过程对隆起缺陷的影响。研究认为,冷轧卷产生隆起缺陷主要与原料卷的局部高点有关。从河钢唐钢1 810线实际装备条件出发,通过合理优化编排轧制计划、严格控制轧辊使用吨位及公里数、设置合理的轧辊原始凸度、严格执行轧制带钢冷却制度,避免了热轧带钢形成过大的局部高点,从而使供冷轧用钢隆起缺陷大幅降低,产品质量满足冷轧需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认为冷轧带钢隆起缺陷的成因是热轧带钢的横断面存在局部高点和硬度异常,提出热轧与冷轧工艺改进与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薄规格产生的边浪问题与带钢板而轮廓中局部高点的关系,以及冷轧料冷轧后起筋问题与局部高点的关系。而局部高点的产生与轧辊的局部不均匀磨损有着直接的关系。为避免精轧F1-F7的CVC轧辊控制系统以凸度为目标而忽略轧辊局部磨损严重问题,目前精轧F5-F7采用凹辊,并采用了循环窜辊。通过循环窜辊,不仅能够起到精轧辊役前几块迅速烫辊的作用,而且能够均匀轧辊的磨损,延长精轧工作辊辊役,并消除因轧辊不均匀磨损引起的局部高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