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皮导管介入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RSA)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 共12例RSA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为(38.9+13.2)岁.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或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经皮导管介入封堵的方法治疗,并随访6个月.结果 主动脉造影检查显示,RSA最窄径为(9.9±2.9) mm,11例患者成功封堵,其中9例患者应用腰部直径大于RSA破口最窄2~4 mm的PDA封堵器封堵,2例患者应用腰部直径大于RSA破口最窄径3~5 mm的VSD封堵器封堵.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示除1例患者外均未见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反流均未增加,无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RS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用导管法对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3例右冠窦,2例无冠窦)破入右心房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等,对封堵术前后心脏杂音、心腔大小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封堵,术后即刻心脏杂音消失,术后1个月时LVDD由术前(62.5±9.4)mm缩小为(47.5±4.3)mm.较术前明显缩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瓦氏窦瘤破裂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对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取代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63例VSD患者,其中53例为膜部型(17例合并膜部瘤),7例为嵴下型,3例为嵴内型。膜部型VSD使用对称型封堵器,其余类型的VSD使用偏心型封堵器,膜部瘤形成合并多孔型使用对称型封堵器或大边封堵器。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6~16(9.6±2.6)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根部2—6(3.9±1.7)mm。63例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VSD封堵器直径6—16(10.5±2.6)mm。1例术中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随访6个月无明显变化。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赵冬  冯朝晖  张桂华  杨丽霞  李晓萌 《吉林医学》2012,33(22):4901-4902
<正>主动脉窦瘤破裂(Fupture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RS-VA),又称Valsalva窦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疾病,多是先天性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1],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主动脉窦瘤未破裂时无明显症状,一旦破裂病情发展迅速,有30%患者有急性胸痛和急性心力衰竭,需积极治疗,目前应用最广的是主动脉窦瘤切除术,但封堵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单纯性窦瘤破裂的治疗。我科于2010年6月和2010年10月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2例,经封堵术治疗后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7年 1月至 2 0 0 4年 3月收治的 4 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经过顺利 ,死亡 1例 ,病死率为 2 .4 %。术后随访 2个月至 14年 ,全组无残余分流。证实随访者心脏功能恢复到Ⅰ~Ⅱ级 (NYHA) ,能从事正常学习工作。结论 本病术前诊断并不困难 ,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 ,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介入治疗瓦氏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瓦氏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用导管法对1例瓦氏窦瘤(右冠窦)破人右心房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等,对封堵术前后心脏杂音、各心腔压力、心腔大小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用12/14 mm的国产PDA封堵器成功封堵.术后即刻心脏杂音消失,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分别由术前的21/10、52/2、50/14 mmHg下降为14/5、34/0、33/15 mmHg,左心室内径术前为57 mm,术后第3天复查为49 mm;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瓦氏窦瘤破裂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对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取代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应用封堵器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68例膜周部VSD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VSD,封堵后行左室造影及TTE,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24小时、1、3、6、12个月复查心电图及TTE。结果68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封堵器直径(8.2±3.6)mm(6~16mm)。VSD距离主动脉右冠瓣3.54±1.26mm(1.0~6.0mm),12例距离主动脉右冠瓣≤2mm者应用对称型封堵器成功封堵,无一例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封堵后左室造影示8例(11.8%)存在微至少量残余分流,随访6个月后均无残余分流。封堵术后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13.2%),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5.9%),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例(5.9%),右束支阻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2例(2.9%),其中1例于术后第9天出现间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1个月三尖瓣中度反流1例。结论经导管治疗膜周部VSD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长期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待临床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中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12年12月使用PhilipsSonos5500型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3.5MHz。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筛选出适合介入封堵的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83例,术中指导选择合适型号封堵器,一般根据室间隔缺损的最大径加2~4mm选择并引导封堵器的释放,并即刻评价封堵效果,效果满意后释放封堵器。术后1~12个月随访。结果81例封堵成功。植入封堵器后分流消失或为微量残余分流,三尖瓣反流量较术前没有增加。主动脉瓣功能正常。2例封堵不成功。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前选择病例、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价值。精确的室间隔缺损的分型和最大伸展径的测量是膜部瘤型室缺封堵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下行成人房间隔瘤合并缺损的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例成人患者,男4例,女16例,年龄(39.0±11.4)岁;术前经胸超声,部分患者同时行食道超声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瘤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瘤基底部宽度11~38 mm,平均(21.7±7.7)mm,膨出深度7~11 mm,平均(9.1±1.8)mm.合并单孔缺损14例,多孔缺损6例,彩色多普勒显示均为左向右分流.介入术中采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术后随访采用经胸超声观察心脏大小、封堵器位置.结果 房间隔缺损的直径为7~28mm,平均(15.4±5.7)mm.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共置入国产房间隔缺损专用封堵器20枚.封堵器直径16~36 mm,平均(25.0±5.7)mm.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固定,无残余分流.14例患者(70%)心脏大小恢复正常.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X线可安全、有效的指引成人房间隔瘤并缺损患者的介入封堵治疗,但影像表现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吴美艳 《当代医学》2007,(23):96-97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超声表现.方法 通过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 5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2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入道,1例无冠窦瘤破入右房.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主动脉窦瘤常用、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美艳 《当代医学》2007,(12):96-97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超声表现.方法 通过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 5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2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入道,1例无冠窦瘤破入右房.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主动脉窦瘤常用、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除手术修补窦瘤外,同时矫治合并畸形。结果:全组无死亡,无残余分流。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症1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5年,心功能(NYHA)I-II级。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对心功能影响严重。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同时矫正合并崎形,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有Ⅲ级以上心脏杂音,诊断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共20例.结果 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中,右冠窦瘤破裂12例,无冠窦瘤破裂8例,合并畸形或病变有室间隔缺损(VSD)9例,主动脉瓣脱垂、中-重度反流(AI)7例,房间隔缺损(ASD)、右室流出道狭窄各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窦瘤的有无及其破裂口的大小和数目,还可以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心脏畸形的类型作出诊断,可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方案具有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31例膜部瘤VSD患儿(男15例,女16例),年龄2~16(4.52±3.09)岁.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采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封堵膜部瘤VSD,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疗效.术后24 h和1、3、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结果 所有患儿均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置入封堵器直径4~12(6.83±1.95)mm;封堵后15 min左室造影示即刻完全封堵28例,余2例于术后24 h、1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时分流消失,完全封堵率总计达100%;术后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24 h内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溶血、瓣膜返流、封堵器移位等严重术后并发症;介入封堵术前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变化:封堵术后24 h,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均较术前减少(P<0.01),随访期间上述指标均进一步减少(P <0.01);左室短轴缩短率封堵术后24 h较术前减少(P<0.01),随访1个月复查时进一步减少(P<0.01),随访3、6个月时变化不明显(P >0.05);二尖瓣口流速E/A比值封堵术前后无显著变化,随访中变化亦不明显(P>0.05).结论 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VSD安全有效,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窦瘤2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彩色多普勒心超声检测24例主动脉窦瘤,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21例窦瘤破裂,其中18例右冠窦瘤,3例无冠窦瘤均破入右房;另3例窦瘤未破裂。分析表明,彩色多普勒心超声为无创性检查,直观,可靠,重复性强,便于术后随访,且价廉,安全,方便可代替升主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窦瘤破裂15例,8例系隐伏发病,其中4例自幼发现心脏杂音,7例系突然发病,从发病到手术1~9个月。做右房和升主动脉2处切口3例,做右室和升主动脉2处切口1例,做右室流出道切口8例,做右房切口3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方法经7F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无残余分流.结果6例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10 min行侧位降主动脉造影示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随访3~22个月无再通或残余分流.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处理及疗效随访。49例经右心行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修补术,2例经主动脉行窦瘤破裂修补的同时分别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或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显示:51例中,住院死亡3例;术后随访有3例可能仍有轻度主动脉心腔间血液分流、余病人疗效良好、提示:主动脉窦瘤破裂均应尽早手术,必要时行急诊手术,其中多数经右心均能修补,必要时可同时行主动脉、右心联合切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8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其中右冠窦破入右室48例,右冠窦破入右房16例,无冠窦破入右房18例?本组包括室间隔缺损3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例?除修补窦瘤外,同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6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肺动脉瓣穿孔修补1例,主动脉瓣下狭窄切除1例?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1例因残余分流行二次手术矫治,术后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再次成型术1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随访患者无死亡,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明确诊断即为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采取适当?有效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主动脉窦瘤破裂的诊断、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全组32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合并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术中一并矫治;2例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成形术,4例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给予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全组32例近期无死亡,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均无主动脉窦瘤破口及室间隔残余分流。随访30例,随访时间1个月~8年,患者心功能良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补片法修补,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