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检测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49例健康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同时测定体质指数及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平均水平[(23.96±1.2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5.07±0.50) μmol/L](P<0.05).急性脑梗死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脑梗死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治疗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35例作为病例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空腹抽血测定血浆叶酸、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在病例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占63%,明显高于对照组14%(P<0.01);病例组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20.42±6.3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同型半胱氨酸[(8.78±3.88)μmol/L]平均水平,血浆叶酸水平为(7.42±4.3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3.45±3.25)ng/mL,P<0.01],维生素B12水平为(324.56±167.8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88.44±255.75)pg/mL,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5、r=-0.587);对病例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患者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1个月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之前有显著降低.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照组,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有效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冠心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主要非遗传因素.方法 164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全血叶酸、血浆维生素B12、血清雌二醇浓度以及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男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高于女性[(20.74±13.42)×10-6mol/L比(15.56±8.16) ×10-6mol/L,P〈0.05],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22.29±15.18)×10-6mol/L比(17.21±9.54) ×10-6mol/L,P〈0.05].结论 叶酸、维生素B12、性别和吸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主要非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早期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3例和健康体检者55例开展此次研究,按照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比两组的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AMI组)与对照组(健康组)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的比较,观察组BNP(360.6±31.4)pg/mL、hs-CRP(20.7±5.6)mg/L、Hcy(58.6±10.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BNP(57.8±12.8)pg/mL、hs-CRP(2.5±1.2)mg/L、Hcy(10.4±2.8)μmol/L。观察组的三项检查数值均较高,且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早的明确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抢救的关键;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检测BNP、hs-CRP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病症早期能够进行较好的鉴别诊断,各项检查结果数值有明显差距,可清晰判断,临床运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在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47例作研究对象,定为脑梗死组,同期选取4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此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结果:(1)脑梗死组患者平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17. 0±2. 3)μmol/L,对照组受检者平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10. 5±2. 0)μmol/L,其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脑梗死组男性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19. 4±3. 1)μmol/L,女性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15. 1±1. 9)μmol/L,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对照组受检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 05);(2)重度脑梗死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脑梗死组(P 0. 05),而中度脑梗死组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脑梗死组(P 0. 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为脑梗死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患者脑梗死发作后其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提升,且其病情高低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为脑梗死诊疗、预防等提供必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32例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抽取静脉血3ml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比较血液透析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透析前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9.58±10.63) μmol/L,透析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1.33±10.81)μmol/L,透析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较透析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的参考值为(13.54±4.49) μmol/L,透析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都要较正常同型半胱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可明显清除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不能使其达到正常.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310-2312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1月诊治的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与同期进行体检的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均在入院时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与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入院时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9.12±8.31μmol/L,对照组为7.52±2.16μmol/L,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的检测结果为16.71±4.85μmol/L,研究组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明显升高,在该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年龄关系.方法 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速率法测定117 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并测定98名健康对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腔隙脑梗死患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8.43±4.80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1.66±3.40μmol/L),P〈0.01.健康组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健康者显著升高,在排除年龄和性别因素后,患者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视为腔隙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以及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免疫增强的投射比浊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的含量,同时检测总胆固醇(T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并对其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试验组)血浆中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内皮素含量分别是:4.11±1.39mg/L,15.32±5.61μmol/L,86.27±25.33ng/L,TC/HDL值为3.82±1.13;而正常对照组分别是:1.17±0.30mg/L,8.63±1.67μmol/L,42.17±12.01ng/L2,.15±0.53,对应两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内皮素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及0.774,均呈正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内皮素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分析对于脑梗死的预测和干预处理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血浆内皮素-1及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脑钠肽(BNP)、血浆内皮素-1(ET-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不同梗死面积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治疗前BNP、ET-1、Hcy水平分别为(32.92±15.39)pg/mL、(86.39±29.63)ng/mL、(32.98±10.36)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虽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组BNP、ET-1、Hcy水平分别为(39.45±17.39)pg/mL、(92.36±30.67)ng/mL、(37.98±14.36)μmol/L,明显高于中梗死组和小梗死组,且随梗死体积的降低,各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进行BNP、ET-1、Hcy的检测,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合理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