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民歌"竹枝"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到唐代达到兴盛,宋元时代继续流传,明代仍传唱不衰。根据流传下来的明代文人竹枝词中对民歌"竹枝"的有关记载,可以勾勒出明代民歌"竹枝"的大体风貌:一、传唱地域主要为巴渝楚湘吴越一带,广泛传唱于大江南北。二、演唱者既有女性也有男性,演唱环境多为月下水边。三、演唱内容以爱情为主,兼咏劳作,以苦怨为感情基调。四、音调上具有柔靡婉转的南音特征。明代民歌"竹枝"的盛行无疑会启发影响到明代文人竹枝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民歌是语言民俗的一部分,同时又蕴含了丰富的民俗事象。以冯梦龙《挂枝儿》、《山歌》等为例,可以考察明代民歌中的多种民俗如婚恋民俗、信仰民俗与生产民俗。研究明代民歌中所蕴含的民俗事象有多方面的意义:明代民歌与民俗是紧密结合的,对民歌与民俗进行综合考察是中国历来的优良传统;明代民歌有助于明代民俗语言的研究;明代民歌中的民俗事象的解读有助于对明代民歌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后期文坛上,作为与李攀龙、王世贞鼎足而三的作家汪道昆,其散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日常生活和军国大事等方方面面。从文体角度分类,可分为序跋、传状、碑志等。汪道昆散文一方面反映了徽文化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文坛的创作情况和社会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4.
明朝中后期娼妓业特别兴盛,人学士狎妓成风。娼妓以其聪明才智促进了明代学创作的繁荣,并带动了戏剧、音乐、舞蹈、民歌艺术的大发展,开拓了明代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明代福建莆田人徐德英、徐淑英姊妹的散文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当地的莆田散文创作传统是孕育这种情感的土壤。  相似文献   

6.
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王慎中在散文创作上独树一帜,内容丰富,体载多样。记叙性散文师法欧阳修。纡曲委婉、演迤详赡;议论性散文学习曾巩,立意高深、奥而不晦。开创了追求情感真挚,平易自然的文风。  相似文献   

7.
王坚 《语文学习》2023,(1):45-48
<正>归有光为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其散文创作一反当时流行的摹古拟古之风,宗法韩欧之文,拓宽散文题材,能将生活琐事引入以往严肃的“文以载道”中来,且不事雕饰,行文情真意切,因此被推为“明文第一”,乃实至名归。在归有光众多散文创作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为《项脊轩志》。这是一篇颇能践行归有光散文创作理念的文章,短短几百字,  相似文献   

8.
刘基散文创作取得了很高成就,后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也自负一代文宗。论文抓住刘基散文的理明气昌与气昌而奇的风格特征,从散文的历史发展脉络中考察其艺术成就与影响,论述了刘基在唐宋八大家地位的确立与宗尚形成中的先导作用,及其与明代复古运动的关系等,进一步深化了对刘基散文创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九籥集》是明代文学家宋懋澄所作,其创作体裁丰富,诸体兼备,尤以文言小说、尺牍、诗词、散文为贵。本文所指其散文,是针对《九籥集》卷一中的"记"而言。在其四种散文类型中,以游记最佳。其散文具有简约舒朗,奇矫俊拔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冯梦龙在《挂枝儿》、《山歌》评注中体现了他进步的文学主张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深刻地揭示了明代民歌的思想内涵,标举了民歌的“情真”这个核心的审美价值,用评注的方式总结出了民歌创作风格特色和技巧方法,总结出民歌俚俗、尚奇、谐趣等审美价值取向,揭示了民歌在艺术方面的魅力.冯梦龙对民歌美学理论的探讨是开创性的,对我们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代俗曲的"色情"特征与晚明"奢靡"之风及其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民歌是指明中叶以降广泛流行于市井巷陌、直接反映民众生活而又颇具活力的民间小曲。它们以其与历代民歌一脉相承的基本风貌、空前绝后的“色情”特色,深刻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奢靡风尚及其深远影响:“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即明朝并非亡于财货之少,而是人心风俗的败坏。晚明文人对之格外青睞,其实表现了一种价值取向的悖论:一方面是对束缚人性的苛酷道德价值观的反动,另一方面也是失去人生责任感和道德尊严后的人性扭曲与纵欲主义的文化体现,在矫正对人性压抑的同时走向过度放纵,这显然是对人性的另一种扭曲,而非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学堂乐歌是我国早期校园歌曲,是随着中国近代化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历史角度对清未民初中小学“乐歌”课的设置及“学堂乐歌”的创作进行分析,以加深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时政谣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形式,将公众的眼见心得发露于声,具有信息传递、褒贬美刺、舆论监督等重要功能。《宋诗纪事》所载宋代时政谣谚56首,就是反映宋代政治变迁、展现政治风貌的一道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4.
晚明山人与山人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人诗人的崛起构成晚明诗坛一个突出的现象,在其冲击下,明中叶之后诗坛“朝”与“野”的对立终以“诗在布衣”的变化结果告一段落。这一创作主体的变化,对明代诗歌的演变走向产生深远影响。本旨在揭示晚明山人诗人的生存状态,山人诗坛的概貌,山人诗的学取向与艺术创造,展示晚明山人诗在明代诗史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华吟诵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吟诵活动与人类一道诞生并先于诗歌创作而存在。殷人尚声,周人重歌。我国古代民间集体创作和文人个人创作与吟诵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清人对明词创作多持否定态度,多有不够允当之处,相对来说况周颐的意见较为中肯。究其原因,明代词学推举性情,重视作品中性情的抒写,浙西、常州词派虽不废性情之作,但于性情内涵以及抒写方式的界定上与明词有根本的差异,他们倡导“醇雅”、“比兴寄托”、“沉郁”之论,反对明词创作中性情抒写俚俗化的倾向,而况氏在性情论上却与明代主情论词学思想存在着一致性。另外,《草堂诗馀》在明代词学建构与词坛创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浙西、常州二派对《草堂诗馀》多持批评态度,往往将明词的衰靡不振、创作中的俚俗化与《草堂诗馀》联系起来,而况氏对于《草堂诗馀》却有着与浙、常二派不同的看法。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况氏在评论明词时才能不废有明一代词作,并给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自古庞杂而繁盛。到了明代,苏州地区的民间信仰更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它的表现方式与当时苏州地方的社会经济环境、天灾人祸、风土民情、社会各阶层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生态的组成部分,作为吴文化的一种文化积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它对明代苏州地区的社会风气不仅产生了某些有利影响,也附带着某些不良影响。明代苏州民间信仰影响正邪社会风气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山歌》吴语词汇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歌>是明末文人冯梦龙编定的苏州一带的民歌小调集.这部几乎失传的<山歌>从内容上来说,绝大多数是不可取的,但它在语言上却客观地保留了明末苏州一带的许多吴语词汇.本文主要对一些前辈学者没有注释的吴语词汇进行注释,并对一些有待商榷的已释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增加了<山歌>的可读性,对现在我们进行的对吴语的历史研究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明清小说与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对明清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明清小说中的女性崇拜观念、三教合一思想、巫术结构方式等。反之,明清通俗小说也同样影响了民间秘密宗教及帮会的社会理想、人际关系、组织形式、军事斗争和宝卷创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