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利用中子发生器产生的快中子对50面古代青铜镜进行了快中子活化分析。铜镜标本取自不同朝代,采用比较分析法测定了铜镜中的铜、锡、铅三个组分的含量。文中介绍了测量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设备。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用500mCi环状~(241)Am作初级激发源、以钼为二次靶的激发装置分别测定了铜的K_α线,锡的L_(α β)线和铅的L_β线的强度。用经验系数法通过射线强度计算出铜、锡和铅的量。结合表面剥层技术研究了六枚汉及隋、唐代的铜镜的主要组份:铜、锡和铅。观察了距离表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古代铜镜精湛的制造工艺的探讨不仅具有考古学上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防腐研究也是很有价值的。为此,我们用~(119)Sn穆斯堡尔谱学对两块不同年代、不同锈蚀状态的中国古代铜镜碎片表面和内层中锡的存在状态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锈蚀状态明显不同的两块铜镜样品,在铜镜表面,锡均以Sn~(4 )氧化物的状态存在;而在铜镜内层,锡均以Cu-Sn-Pb合金的状态存在。由此看来,铜镜表面是否存在闪闪发亮的“黑漆古”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119)Sn穆斯堡尔谱学对中国古代青铜镜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铜镜表面锡以Sn~(4+)氧化物状态存在,而在铜镜内部则以Cu-Sn-Pb合金状态存在。铜镜表面是否具有“黑漆古”似与表面层中锡的存在状态无必然联系。由铜镜表面区分层的~(119)Sn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的分析可知,锡的存在状态由表面的Sn~(4+)氧化物逐渐过渡到内部的Cu-Sn-Pb合金,但在距离表面的不同深度区域,这两种物相相对含量比的变化速度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醇(PVA)水溶液的浓度对电子柬辐照制备纳米铜锡合金的影响.经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产物为纯纳米铜锡合金.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和激光粒度衍射仪(LSPSDA)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纳米铜锡合金粒径分布影响.PVA浓度为0、8、16、24 mg/mL制备的纳米铜锡合金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72.1、16.4、14.1、6.4 nm.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汉代一块青铜镜残片进行了~(119)Sn的穆斯堡尔谱分析。给出了透射谱与γ射线散射谱的对照,建立了一种无需取样的散射穆斯堡尔谱的测量方法。证实了该铜镜表面层锡是以Sn~4氧化物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7.
粉末样品测量和锡、铜、钼矿的X取样实践证实,本文建立的散射校正模型校正效果优于一般持/散法,所提供的地质品位的准确度不低于刻槽取样法,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幔是成矿物质的最初来源,地幔在地球的最初发展阶段形成了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在基性岩石和暗色铁镁质矿物中不仅含有较高的亲铁元素(铁、钛、钒)含量,而且含有亲铜元素(金、铜)和亲石元素(锡、钨)等元素。在地壳的进一步演化过程中(沉积、变质和岩浆分异),早期地壳的元素发生迁移,在一些情况下导致金属元素的分散(在沉积物中),而在另外一些情况则造成金属元素的富集(在花岗岩及富锡、钨和稀土元素的酸性岩浆的晚期分异物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亲石元素来说,主要的工业富集源泉是硅铝壳及其衍生物—花岗岩系。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荧光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设计的携带式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荧光仪和X射线荧光测井仪具有以下特点:(1)仪器主要采用微功耗COS/MOS集成电路;(2)便于携带和野外使用;(3)仪器性能稳定。这种仪器已在我国铜、铁、铬、、钼、铀、锡等许多矿种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南方六个矿区的锡石经精选、制样后作了铁-5T和锡-119穆斯堡尔谱的测试和分析,并结合X光衍射、光谱分析以及显微镜等分析手段,获得了解释锡石的标型特征的某些信息。 由实验得到晶胞体积(V)与四极分裂值之关系曲线。四极分裂值最大的4样品,由于形成温度高,结晶过程中有较多的类质同象混入物(Ta、Nb、zr、Ti、W、Sc等),使晶体结构产生较大畸变,原子核处电场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