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混凝土的泌水机理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混凝土的泌水机理。分析了泌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和导致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混凝土泌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泌水的影响及控制——从深桩基桩头泌水危害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泌水形成机理以及对混凝土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各因素对混凝土泌水的作用,提出了对混凝土泌水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水泥混凝土泌水所产生的危害及影响混凝土泌水的因素,提出了水泥混凝土泌水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原因着手,分析了泌水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和耐久性产生的影响;结合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探讨了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机理,提出了在施工中控制混凝土泌水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生 《山西建筑》2009,35(15):131-132
从混凝土泌水的原理着手,分析了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新建迁曹铁路滦南—曹妃甸段小青龙河特大桥施工中遇到的混凝土泌水现象,探讨了混凝土泌水性是如何被预防和减少的,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泌水严重影响工程混凝土质量.今结合CKE工程项目实例从配合比、原材料、生产控制、运输和施工等方面,分析影响混凝土泌水的因素,进而对控制混凝土的泌水采取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泌水一直以来都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了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本文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生产和施工过程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泌水的因素,进而对控制混凝土泌水的相应措施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8.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试了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与河砂泌水率随静置时间成对数关系变化;随石粉含量增加(水粉比降低),机制砂混凝土泌水率降低,泌水潜伏时间延长,泌水中沉淀物减少.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泌水的成因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泌水的成因及危害 ,提出了混凝土泌水的控制方法。适当的泌水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处理 ,适当的压力泌水有利于混凝土的泵送。  相似文献   

10.
通过保持混凝土的灰骨比和坍落度不变的试验,探讨了人工砂在不同掺量时对混凝土泌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人工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泌水得到改善,呈递减趋势。掺量达到50%时,混凝土的泌水率最小,之后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泌水率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产生泌水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和质量,其产生原因有多种,施工现场需要迅速确定产生原因并及时解决。本文提出一种快速鉴定和防治混凝土泌水性的新方法—砂浆泌水检验法,对施工现场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原因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确定方法。文中还对采用掺加一定量的蔗糖减少混凝土泌水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施工作业越来越多,在各类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材料,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性掌握好坏能够对整个施工环节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谨慎分析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原因和引发因素,及时采取争取的防泌水措施进行防治,是保证施工进程和最终成效的重要途径。从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原因着手,分析泌水现象对混凝土自身以及施工进程的影响,提出混凝土泌水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汪矿 《浙江建筑》2008,25(6):54-56
混凝土拦合物泌水是预拌混凝土过程中一种常见现象。它对混凝土的强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在此,从原材料和施工两个方面分析预拌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小混凝土的过量泌水,以期防止由于泌水而造成的混凝土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4.
吕辉 《山西建筑》2010,36(24):174-175
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S24标段工程为例,针对浇筑衬砌混凝土过程中出现的泌水问题,分析了泌水产生的原因,从影响渠道衬砌混凝土泌水的不同因素入手,阐述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指导类似工程。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泌水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勇  姚佳良  罗迈 《四川建筑》2006,26(2):128-129
混凝土拌合物经浇注、振捣后,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粒状材料的下沉出现部分拌合水上浮至混凝土表面,从而产生泌水。从材料、配合比、施工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影响水泥混凝土泌水的原因,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泌水。  相似文献   

16.
王开文 《四川建筑》2011,(6):194-194,198
在桥梁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泌水问题。文章以广珠城际桥梁墩柱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的泌水问题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有砂纹的现象为例,分析混凝土泌水的机理和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并通过现场施工加以总结,从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和施工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混凝土泌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商品混凝土大量推广应用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特殊疑难杂症,而混凝土的泌水问题正是其中之一。首先阐述了混凝土发生之后泌水的现象,然后从多角度分析了泌水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客户问题,从原材料、施工和外加剂各个方面对该问题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预拌商品混凝土经常出现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可达到200mm、初始扩展度达到500mm,此时混凝土不泌水或略显泌水。但该混凝土送达工地或施工完后大约不到2个小时,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泌水现象,该泌水现象称之为混凝土滞后泌水。产生混凝土滞后泌水的原因由配比材料的综合因素引起,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泌水和水泥早期水化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泌水使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大幅度下降,水泥早期水化越快,混凝土早期强度越高,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不利。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普通泌水与滞后泌水机理上的区别普通泌水:是由于混凝土组分中较重的固体组分沉降时,组成材料的保水性能差,以致部分拌合水处于分散状态所引起,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短时间内。严格意义上,泌水是离析现象的一种表现。滞后泌水:是新拌混凝土的初始状态很好,本身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保塑性,但浇筑后1~2小时(或较长时间)内,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泌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之"滞后泌水"。普通泌水与滞后泌水形成机理主要是时间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