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个旧层间赤铁矿型锡矿热液成因之否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个旧采矿业始于汉代,先采银,继而采锡.据蒙自海关记载,1889~1940年累计出口锡314316t,其中在1917年后有6个年份出口量均在万吨以上,若再加上内销部分,则产量更大.本区锡矿大体上可分为砂锡、脉锡两类.后者又可分产于接触带的硫化矿、氧化矿及产于层间的氧化矿.若按矿物组份划分,前者属锡—铜型,后者又有铅(银)—锡型和锡型.(储量甚少的类型本文不加论述).本世纪30年代,孟宪民在老厂锡矿进行调查后,提出原生接触带硫化矿及与其同源同质的矿液侵入上覆的中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岩地层,经氧化淋滤而形成氧化矿.时至今日,虽经各方研究,仍维持着一种矿源、一个成因的结论.这种认识有悖于事实,今  相似文献   

2.
云南锡矿带之划分及其区域成矿地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我国采锡,以云南历史最久;但云南产锡,长期限于个旧。个旧锡矿之储量及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五十年代,个旧之东的文山和都龙发现钨锡矿床,从而扩大了个旧锡矿之含义;并与广西的锡矿一起,构成东西向锡矿带。六十年代初,通过区域地质调查,首先在永仁平地发现晋宁期的古老锡矿床。其后,经研究东南亚锡矿带并与滇西地区作对比,又发现了云龙锡矿,从而开拓了在云南寻探和开发锡矿的前景。但锡矿普查工作由于“文革”而有所间断,1976年以后才逐渐开展。1979年笔者编制云南矿产首轮区划中,初步总结了云南锡矿之区域地质特征,并初步划分了锡矿带,这是对云南锡矿进一步普查提供了区域地质依  相似文献   

3.
云南个旧大白岩铜锡矿床铜锡与共伴生组分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位于个旧市南部的卡房矿田大白岩铜锡矿是个旧地区重要的铜矿产出地段,共伴生锡、金、银、钨、铋等有益组分。通过光薄片鉴定、电子探针测试和人工重砂分析发现,大白岩铜锡矿铜主要赋存状态为黄铜矿,其次为银黝铜矿和黝锡矿;锡主要以锡石,黝锡矿形式存在;伴生组分钨主要为白钨矿,铋元素以辉铋矿和自然铋存在,硫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等硫化物,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中含有微量金。  相似文献   

4.
个旧-大厂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锡多金属成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个旧-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不是简单的燕山晚期地台环境的“花岗岩岩浆期后气液矿床”,矿区地处三大板块的交接部位附近的个旧-大厂锡矿,前泥盆纪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及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强烈,泥盆纪-三叠纪裂谷作用和锡多金属成矿特点突出。泥盆纪受北西向同沉积断裂控制,在南丹-河池一带裂谷作用明显,发生了海底喷流成矿,加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改造,形成了大厂锡矿。三叠纪受北东向个旧-兴义-晴隆同沉积断裂控制,在个旧、兴义一带发生的裂谷作用,伴随基性火山成矿、喷流热水沉积成矿和燕山晚期花岗岩改造(叠加)成矿,从而形成了个旧锡矿。  相似文献   

5.
蔡之衡 《地质论评》1985,31(4):340-346
一、前言云南地跨华南褶皱系、扬子准地台、三江褶皱系以及松潘-甘孜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五个大地构造单元,各构造单元内与锡矿有关的花岗岩分布广泛。过去除个旧锡矿外,其它地区较少发现锡矿,近几年根据锡石自然重砂异常发现了许多新的锡矿床(点)。在1:20万区  相似文献   

6.
个旧锡矿之矿体多产于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体与中三叠统个旧组(T_2g)碳酸盐岩围岩的接触带中,通过对老厂矿田塘子凹矿段花岗岩兰蛇硐突起范围的锡铜矿勘探,发现在兰蛇硐突起的顶端,由于花岗岩侵入界面起伏变化较大的部位,是形成似层状接触带锡铜多金属矿体的最有利部位,突起旁侧的断裂对形成层间锡矿的有利。可见隐伏花岗岩体向上突起部分对矿体的形成和赋存状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个旧锰结核矿床产在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田顶部的第四系砂锡矿之中。从矿床地质产状、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矿物组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个旧锰结核属于异地海相成因,后经搬运沉积在第四系砂锡矿之中;与中太平洋海山CAD19锰结核的物质组成和微量元素进行对比,表明个旧和CAD19锰结核有相类似的稀土模式,相对富集轻稀土,并出现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的正异常。  相似文献   

8.
牛屎坡砂锡矿是个旧西区最大的砂锡矿床.弄清砂矿的物质来源,不仅对揭示砂锡矿的成因,而且对指导深部找矿评价,都有现实意义. 从1973年起,笔者曾对砂矿、蚀变花岗岩、电气石细脉、氧化矿及围岩进行了野外和室内研究工作.下面着重讨论应用锡石标型特征研究砂锡矿物质来源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矿区地质概况  相似文献   

9.
戴福盛 《云南地质》1989,8(2):140-146
个旧矿区以南北向的个旧大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成矿区(以下分别简称东区、西区)。东区和西区在矿种、成矿特点、矿化类型、矿床规模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已勘探的大型锡矿床绝大多数分布于东区,如老厂、马拉格、松树脚及卡房等锡多金属矿田(图1);而西区仅在靠近个旧大断裂的牛屎坡发现大型残坡积砂锡矿床,其它虽有众多的矿点分布,但始终没有找到大、中型锡矿床。西区的成矿远景一直是争议较大、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10.
个旧矿区某些岩溶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希文 《中国岩溶》1985,(Z1):165-174
<正>个旧锡矿是我国锡矿生产的主要基地,已探明的锡储量居于世界前列,其中砂锡矿床与原生锡矿床各占二分之一左右,区内矿床类型繁多,经过多年地质勘探和开采生产实践,对区内一些岩溶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有了一些认识,论述如下,谬误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个旧高松矿田的构造地质调查、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和分析,初步厘定了个旧高松矿田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印支中晚期—燕山早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燕山中晚期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区内有利含矿岩系空间分布,含矿岩系的层序构造是层间氧化矿重要的控矿因素;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矿田内燕山晚期花岗岩的侵入就位及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矿的产出;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岩溶残坡积型和溶洞沉积型砂锡矿的形成。EW向与NE向构造交接复合,形成了向断凹式、羽列式、背突式、断裂-接触带构造式等复合控矿构造样式。此外,构造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有效地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卡房矿田伴生金矿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个旧组卡房段地层的中上部,矿化受花岗岩侵入的热液活动、变玄武岩及NE向和EW向褶皱、断裂构造控制。伴生金矿床可分为含金(银)多金属矽卡岩硫化锡铜矿床及含金脉(层)状锡铅矿床。金主要呈银金矿、自然金等独立矿物出现,主要载金矿物有自然铋、毒砂、辉钼矿等,其中以自然铋含金量最高。金矿化在变玄武岩底界之下6~20m处矿化最强,最富集。  相似文献   

13.
盖春宽 《云南地质》2007,26(3):277-283
对碳酸盐地层的研究发现,个旧锡矿区围岩介质和地球化学作用对矿床的成因影响很大、联系密切,有明显的成矿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原生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原生晕为研究对象,选择Sn,Cu,Ag,Pb,As,Mn等六个元素,用含量一距离法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了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将高松矿田分成四个区域,对各区域原生晕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并对硫化矿床和氧化矿床分别进行了元素垂直分带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地层、花岗岩等信息特征,在高松矿田圈定了3级共18个预测区。经过已知矿床和工程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骆文娟  方维萱 《矿物学报》2011,31(2):221-229
主要概述了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个旧氧化矿的矿石类型、氧化分带情况、锡矿石中主要成矿元素(Sn、Ag、Cu、As、Mn、Pb、Zn、Au)的赋存状态以及赋存状态的一般研究测试方法。概括了表生成矿作用以及影响表生作用的几个因素,讨论了目前对于个旧氧化矿成矿机制的几种主流观点,以及前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氧化矿研究的新思路,即以元素赋存状态为研究内容,采用人工重砂鉴定,结合各种微区测试方法,从而研究氧化矿的成矿机制、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个旧矿区地下水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文 《云南地质》2011,30(1):64-66,9
个旧矿区位于红河和南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属岩溶中山地貌,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星罗棋布。矿区内无地表河流,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矿坑涌水量主要受大气降雨、岩溶发育程度、断裂构造及隐伏岩浆岩体控制。  相似文献   

17.
卡房镇是“锡都”个旧市主要的锡、铜等有色金属矿区之一。卡房集镇东部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降雨集中,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成为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卡房集镇东部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情况,总结了其发育和活动特征,并详细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该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ejiu granites, Yunnan Province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ir petrology, especially their trace elements and REE geochemistry.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Gejiu granites: porphyritic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stage I), medium-coarse-grained biotite-K-feldspar granite (stage II) and two-mica alkali-feldspar granite (stage III) are thought to have been formed successively from the same granite magma source through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Rayliegh fractionation), because linear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log(Rb/Sr)-log Sn, log(Rb/Ba)-log Sn, log(Rb/Ba)-log(Rb/Sr), log La-log Sr, log Ce-log Sr, log Eu-log Sr, etc.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se three major types of granites also reflect the magmatic differentiation features of Gejiu granites. Of the three major types, the two-mica alkali-feldspar granite of stage III underwent the strongest differentiation, and thus has the closest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Gejiu tin-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Such tin-polymetal mineralized gran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Rb/Sr and Rb/Ba ratios, low K/Rb and ΣCe/ΣY ratios and remarkable Eu depletion.  相似文献   

19.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41,自引:8,他引:33  
周建平  徐克勤 《矿物学报》1998,18(2):158-168,T002
滇东南一些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如个旧锡矿和都龙锡矿,白牛厂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下部均有燕山期花岗岩发育,因此,个旧和都龙锡多金属矿床大多数人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笔者对上述三个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构、成分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大量海底喷流沉积结构构造,值得一提的是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块状硫化物矿体中发现了缅状结构和丝状客形虫等证据,而这些矿体曾被认为是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20.
刘显沐 《矿产与地质》2005,19(5):495-500
朋友砂金矿床位于秘鲁南部亚马逊盆地中,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发育完全,厚度大.圣母河砂金矿的富集有明显规律性,其与水文地质条件及物质来源相关,这种成矿规律性可用一模型来描述,该模型适用于具有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热带河流冲积型砂金矿床.合理的找矿方法是热带雨林地区砂金矿床定位评价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