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RGL)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趋化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用RGL(10 μmol/L)预处理HK-2细胞2 h后加入LPS(1 mg/L),与单纯LPS组、单纯RGL组及未加任何刺激(CON)组进行比较。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8和MCP-1蛋白水平。通过RNAi技术沉默肾小管上皮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观察RGL的作用是否依赖于PPARγ。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核中NF-κB蛋白水平;用EMSA方法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 结果 在HK-2细胞中,与CON组相比,单纯LPS刺激使IL-8、MCP-1 mRNA分别升高(4.30±0.45)倍和(4.80±1.29)倍(均P < 0.05),使培养上清中IL-8、MCP-1分别升高(1.39±0.18)和(2.11±0.47)倍(均P < 0.05);与LPS组相比,RGL预处理组IL-8和MCP-1在mRNA水平分别下降66.37%和71.88%(均P < 0.05),在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1.68%和47.87%(均P < 0.05)。在PPARγ沉默的HK-2细胞中,RGL预处理2 h后再加LPS刺激,IL-8和MCP-1 mRNA仅分别下降18.16%、16.83%,培养上清中IL-8和MCP-1仅分别下降11.39%、11.86%,与单纯LP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GL预处理2 h不能抑制LPS诱导的NF-κB核易位,但可显著降低NF-κB DNA结合活性。 结论 RGL以PPARγ依赖的方式抑制LPS诱导HK-2细胞分泌IL-8和MCP-1,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 DNA结合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PPARγ活化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肾脏纤维化中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HK-2,LDH法检测15d-PGJ2和TGL对HK-2的细胞毒性,应用不同浓度的15d-PGJ2和TGL作用于TGF-β1诱导下的HK-2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ELISA方法检测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变化。结果:5μmol/L15d-PGJ2和2.5μmol/LTGL不影响HK-2细胞MCP-1和IL-8mRNA基础表达和蛋白分泌。TGF-β1作用24h时,2.5μmol/L和5μmol/L15d-PGJ2及2.5μmol/LTGL均能有效干预TGF-β1诱导的MCP-1mRNA表达和蛋白的分泌(P〈0.05)。IL-8的表达与MCP-1相似,2.5μmol/L和5μmol/L15d-PGJ2能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IL-8表达,TGF-β1诱导24h时2.5μmol/LTGL能显著抑制IL-8mRNA表达(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15d-PGJ2和TGL作用均能有效干预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IL-8的表达,可能具有有效干预肾间质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3.
硫喷妥钠对内毒素诱导小鼠肺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硫喷妥钠对内毒素(LPS)诱导小鼠肺组织NF-κB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LPS组(L组)、硫喷妥钠处理组(L+T组)、单纯硫喷妥钠处理组(T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s;L组腹腔注射LPS5mg/kg;L+T组腹腔注射LPS5mg/kg 20min时再注射1%硫喷妥钠注射液60mg/kg;T组单纯腹腔注射1%硫喷妥钠注射液60mg/kg。在注射LPS后3h放血处死小鼠,立即开胸取肺。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L、L+T组肺组织NF-κB p65表达增加,L、L+T、T组肺组织,TNF-α、IL-1β含量上升(P〈0.05);与L组相比,L+T、T组肺组织NF-κB p65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结论硫喷妥钠通过下调小鼠LPS诱导的肺组织NF.KB065表达,降低了TNF-α及IL-1β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核因子κB(NF-κB)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NF-κB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导入细胞,以TGF-β1(10 μg/L)刺激HK-2细胞24 h后,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NF-κB mRNA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用荧光光谱法分析α-SMA蛋白的表达,并以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转分化过程的形态变化。 结果 TGF-β1诱导24 h后,HK-2细胞中NF-κB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为空白对照组的8倍以上(P < 0.01)。NF-κB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后,可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的 NF-κB mRNA表达,比TGF-β1组减少75%(P < 0.05),同时,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亦较TGF-β1组均明显下调(P < 0.05)。 结论 NF-κB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有利于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增强奥沙利铂对肠癌HT-2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耐药肠癌HT-29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为Con组(生理盐水)、Oxa组(奥沙利铂7.5 mg/kg)、Cur组(姜黄素50 mg/kg)和Oxa+Cur组(联合用药,奥沙利铂7.5 mg/kg和姜黄素50 mg/kg).腹腔注射给药,每3 d 1次,共8次.给药后测量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子(Ki-67)、凋亡抑制子(XIAP)和核转录子(NF-κ B)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NF-κB和XIAP mRNA的表达.结果: Oxa+Cur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小其他各组.与Con组相比较,Oxa组、Cur组和Oxa+Cur组的Ki-67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Oxa组和Cur组相比较,Oxa+Cur组的Ki-67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Con组相比较, Oxa组、Cur组和Oxa+Cur组的NF-κB和XIAP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与Oxa组和Cur组相比较,Oxa+Cur组的NF-κB和XIAP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下调Ki-67和NF-κB 及XIAP基表达,增强奥沙利铂对肠癌HT-2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肾脏的急慢性炎症与肾脏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拟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及病理学方法探讨姜黄素对内毒素脂多糖(LPS)所致肾脏炎症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PF级昆明种小鼠9只,鼠龄6~8周,体重20~25 g。小鼠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模型组(LPS组):腹腔注射LPS(5 mg/kg);(3)治疗组(姜黄素+LPS):动物先腹腔注射姜黄素(5 mg/kg)3 d,然后腹腔注射LPS 5 mg/kg。于处理后6 h取材,切取部分肾组织用10%甲醛固定,HE,PAS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学观察;利用Affymetrix公司生产的mouse 430基因芯片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治疗组肾组织基因表达谱,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肾组织基因表达谱显示,符合LPS刺激后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并经姜黄素治疗后表达水平下降的共有148个Affy IDs(A组),而呈相反趋势的有133个Affy IDs(B组)。在前组的差异基因中,统计筛选得21个Gene Ontology(GO)的功能节点(P≤0.01)。在生物过程角度方面,其中富集量最高的为调节巨噬细胞活化和巨噬细胞活化相关基因。在细胞定位角度方面,有4个GO的功能节点(P≤0.01),在分子结构角度方面,有7个GO的功能节点(P≤0.01)。在B组中,在生物学过程角度方面,有2个GO的功能节点(P≤0.01);在细胞定位角度方面,有1个GO的功能节点(P≤0.01)。研究还发现了姜黄素抑制内毒素所致肾脏炎症作用机制的信号通路及可能的靶位基因。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在阐明了炎症状态下肾脏基因的表达谱同时,证实姜黄素治疗可以改变其基因的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肾脏炎症纤维化的分子发病机制和姜黄素治疗的作用机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表达改变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肾小管近曲上皮细胞(HK-2细胞)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HK-2细胞,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PS(0、0.1、1、2、5、10 mg/L)作用8 h及5 mg/L的LPS于不同时间(0、2、4、8、16、24 h)作用HK-2细胞后IL-6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P-A SiRNA转染入HK-2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采用5 mg/L的LPS刺激SP-A SiRNA稳定转染的HK-2细胞8 h,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的分泌量,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应用1、2、5、10 mg/L的LPS刺激HK-2细胞8 h后,IL-6蛋白表达水平较0、0.1 mg/L的LPS刺激后显著升高(P<0.05);同时,应用5 mg/L的LPS作用HK-2细胞4、8、16、24 h后,IL-6蛋白的表达水平较5 mg/L的LPS作用0、2 h显著升高(P<0.05)。SP-A SiRNA转染的HK-2细胞经LPS刺激后,其NF-κBP65和IL-6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经LPS刺激细胞明显升高(P<0.05)。结论 SP-A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的表达进而下调LPS诱导的HK-2细胞IL-6的表达,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时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原代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化及CD40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分离及培养RPMC。用不同浓度AngⅡ(10-9、10-8、10-7、10-6 mol/L)刺激细胞及用10-7 mol/L AngⅡ刺激细胞不同时间(mRNA为1、2、4、8、12、24、48 h和蛋白为6、12、24、36、48 h),观察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阻滞剂洛沙坦(10-5 mol/L)和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阻滞剂PD123177(10-5 mol/L)对AngⅡ诱导TLR4表达的影响。将细胞随机分为下列4组:对照组、AngⅡ (10-7 mol/L)组、LPS(1 mg/L)组、AngⅡ (10-7 mol/L)+LPS(1 mg/L)组,观察AngⅡ对LPS诱导的NF-κB激活和CD40表达的影响。RT-PCR检测TLR4、CD40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TLR4、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NF-κB p65、磷酸化NF-κB(p-p65)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NF-κB p65亚单位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 (1)10-9、10-8、10-7、10-6 mol/L AngⅡ作用RPMC 12 h,TLR4 mRNA表达分别增加70.5%、89.5%、102.9%和121.9%;作用24 h TLR4蛋白表达分别增加12.1%、27.7%、51.2%和41.6%。AngⅡ(10-7 mol/L)作用RPMC不同时间,TLR4 mRNA表达高峰为8 h和12 h(P < 0.01),蛋白表达高峰为12 h和24 h(P < 0.01)。(2)洛沙坦阻断后,AngⅡ诱导的TLR4表达与未阻断组比较,下调33.5%(P < 0.05)。PD123177对AngⅡ诱导的TLR4表达无显著影响(P > 0.05)。(3)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作用60 min p-IκBα/IκBα、p-p65/p65表达分别上调362.6%(P < 0.01)和67.4%(P < 0.05);作用4 h CD40 mRNA表达上调299.9%(P < 0.01);与LPS组比较,AngⅡ预刺激24 h加LPS作用60 min,p-IκBα/IκBα、p-p65/p65表达分别上调49.1%(P < 0.01)和29.3%(P < 0.05);作用4 h CD40 mRNA表达上调56.8%(P < 0.01)。(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与AngⅡ组细胞中,p65信号定位于细胞胞质;LPS作用60 min,p65信号从胞质进入胞核;AngⅡ+LPS组NF-κB p65胞核信号显著增强。 结论 AngⅡ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诱导RPMC TLR4表达,并显著增强LPS诱导NF-κB激活及CD40的表达。提示腹膜组织局部产生的AngⅡ可能对LPS诱导的腹膜组织炎性反应具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对甲状旁腺素(PTH)引起的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调控作用。 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报告基因等技术,观察Gen对PTH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采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技术检测PTH刺激HK-2细胞后NF-κB的DNA结合能力;使用信号通路抑制剂阻断信号通路以明确Gen发挥作用的机制。 结果 HK-2细胞有基础量的CTGF mRNA和蛋白表达,PTH刺激后其表达量显著增加(均P < 0.05),Gen能下调PTH诱导的HK-2细胞CTGF表达。10-10 mol/L PTH作用12 h后,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89±0.08比0.99±0.03,P < 0.01)。正常情况下,胞核内NF-κB处于无活性状态,PTH刺激HK-2细胞后NF-κB的DNA结合能力明显增强,10-10 mol/L PTH作用30 min时NF-κB活性达到高峰。NF-κB通路抑制剂PDTC预处理HK-2细胞后,PTH诱导细胞CTGF表达较PTH组明显下降(P < 0.01)。Gen抑制PTH所致的HK-2细胞NF-κB活化。 结论 Gen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PTH诱导的HK-2细胞CTGF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Ⅰ型胶原(ColⅠ)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6.25,12.5,25μmol/L)作用于MCP-1(100ng/ml)预处理的系膜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中,于不同的时间应用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活性,半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细胞FN和Col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姜黄素明显抑制MCP-1致系膜细胞的增殖、下调细胞FN和ColⅠmRNA的表达(P〈0.01),表现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抑制MCP-1诱导大鼠系膜细胞的增殖及细胞FN和ColⅠmRNA的表达。姜黄素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瘦素对小鼠足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姜黄素拮抗这一效应的可能.方法:小鼠足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瘦素刺激组,姜黄素加瘦素组,及姜黄素对照组.mRNA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蛋白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瘦素(15 ng/ml)能显著抑制足细胞nephrin,podocin,podoplanin,podocalyxin表达,与对照组比较,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31%、28%、33%及29%;蛋白质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26%、30%、24%及32%,P均<0.05.加入姜黄素(5μmol/L)后,上述足细胞标志蛋白均被上调,与瘦素组比较,mRNA表达分别上调1.25、1.15、1.34及1.20倍;蛋白质表达分别上调1.15、1.31、1.14及1.32,P均<0.05.瘦素(15 ng/ml)能显著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对照组比较,Wnt1、Wnt2b和Wnt6及其下游蛋白β-catenin的mRNA表达分别上调1.54、1.29、1.52及1.25倍,P均<0.05.β-catenin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抑制率为17%,P<0.05.加入姜黄素(5μmol/L)后,上述信号通路分子均被抑制,与瘦素组比较,Wnt1、Wnt2b和Wnt6及β-catenin的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12%、12%、22%及10%,P<均0.05.磷酸化的β-catenin上调1.13倍.结论:瘦素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损伤足细胞,而姜黄素能逆转这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脂多糖(LPS)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炎性反应,观察辛伐他汀对HUVECs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至第3代,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组、辛伐他汀(5 mg/mL)组、辛伐他汀(5 mg/mL)和LPS(100 ng/mL)共作用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的方法,测定各组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uPA/uPA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的MCP-1I、L-1I、L-6及uPA/uPAR的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各因子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1);与LPS组相比,辛伐他汀和LPS共作用组的细胞MCP-1I、L-1、IL-6及uPA/uPAR的mRNA表达和上清液中各因子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HUVECs合成及分泌细胞因子MCP-1I、L-1I、L-6及uPA/uPAR,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及甚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株转板至细胞融合并同步后,分为空白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刺激组(5ng/ml)、TGF-β1加黄芪100μg/ml组、TGF-β1加黄芪1mg/ml组。作用24h后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FN的含量;westernblot检测PAI-1的表达。结果:(1)HK-2细胞表达少量FN和PAI-1;(2)HK-2细胞在5ng/ml TGF-β1.刺激下分泌FN、PAI—1mRNA及FN、PAI-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HK-2细胞在TGF-β1和不同浓度的黄芪作用后,可使FN、PAI-1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与TGF-β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黄芪1mg/mi组为甚。结论:TGF—β1可促进HK-2细胞分泌FN和PAI—1,黄芪可部分拮抗TGF-β1的上述效应。这可能是黄芪预防或改善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景天(salidroside)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诱导小鼠足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以小鼠永生性足细胞系为研究对象。给予200μg/ml的AOPP刺激小鼠足细胞24h,同时加入红景天(浓度分别为0.1μmol、1μmol、10μmol、100μmol、200μmol)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Grp78、CHOP以及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nephrin、podocin的表达水平。结果:200μg/mlAOPP条件下小鼠足细胞表达高水平的Grp78、CHOP及α-SMA,表达低水平的nephrin和podocin;予不同浓度红景天作用后,足细胞中Grp78、CHOP及α-SMA的表达水平降低,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水平升高。结果表明红景天可部分逆转AOPPs的作用,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红景天对AOPPs诱导的足细胞Grp78、CHOP过度表达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它减轻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糖刺激下大鼠肾脏系膜细胞(MC)smad7的表达及姜黄素对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MC分6组,对照组给予正常培养液,4组给予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分别于6、12、24、48h后收集细胞,另1组给予含30mmol/L葡萄糖和33.33μmol/L姜黄素的培养液共孵育6h后收集细胞。分别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杂交分析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Smad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MC有丰富的Smad7 mRNA表达,高糖刺激后表达明显增加,于6h达到高峰,Smad7蛋白的变化趋势与mRNA相同。MC加姜黄素共孵育后,Smad7 mRNA表达增加,高糖刺激6h组加或不加姜黄素,其吸光度相对值分别为1.113±0.124、2.235±0.356,Smad7蛋白吸光度值分别为12556±1335、24336±1866。结论:高糖刺激下,系膜细胞Smad7mRNA和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姜黄素可诱导高糖刺激下的系膜细胞Smad7表达,从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目的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碎补总黄酮(AFFDR)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PS(30mg/kg)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分模型组(LPS组)、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组(LPS+AFFDR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骨碎补对照组(AFFDR组)。实验第7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的含量,观察肾脏的超微结构和ED-1阳性巨噬细胞的浸润,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AFFDR对肾组织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LPS引起大鼠Scr明显升高,肾脏近曲小管出现明显病理改变。AFFDR有效降低LPS攻击大鼠Scr的含量,明显减轻近曲小管的损伤。LPS组肾组织ED-1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和ICAM-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PS+AFFDR组肾组织ED-1阳性巨噬细胞的浸润和ICAM-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LPS组。结论:AFFDR防治内毒性急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ED-1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和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TNF-α诱导的肾系膜细胞(GMC)MCP-1,ICAM-1表达的干预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把培养的GMC按刺激及干预情况分为正常对照组、TNF-α刺激组、雷公藤甲素低(5ng/ml),中(10ng/ml),高浓度(15ng/ml)干预组,以及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组(阳性对照组)、PDTC与雷公藤甲素(10ng/ml)联合干预组。TNF-α刺激干预诱导24h后,分别提取细胞上清液、细胞质、细胞核等成分,采用ELISA法检测MCP-1,ICAM-1,IκB,IκBα,ELISA结合EMSA方法检测各组NF-κB p65,以R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CP-1,ICAM-1的mRNA。结果:TNF-α刺激组MCP-1、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NF-κB p65分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各浓度雷公藤甲素或PDTC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下降(P〈0.01),其中PDTC与雷公藤甲素联合干预组较单用PDTC干预组MCP-1、ICAM-1更低。相关分析表明NF-κB p65与MCP-1及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GMC经TNF-α刺激后IκB有所下降,雷公藤甲素呈剂量依赖性上调κB,TNF-α刺激后磷酸化的IκBα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低浓度雷公藤甲素可显著下调其水平(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GMC分泌MCP-1、ICAM-1等促炎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是促进IκB表达上调,并抑制IκBα磷酸化,从而阻断细胞核NF-κB p65活化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EDS)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TNF-α、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组、EDS低(20 mg/kg)、中(30 mg/kg)、高(40 mg/kg)剂量治疗组(n=8).腹腔注射LPS(10 mg/kg)诱导大鼠ALI模型,3个EDS治疗组于建模1 h后予不同剂量的EDS腹腔注射,其余两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取肺组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测定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用ELISA测定各组肺组织中TNF-α含量,RT-PCR检测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LPS组可见肺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EDS治疗组肺损伤明显改善,效果随EDS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组肺组织的SP-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TNF-α含量、TNF-α mRNA表达、TLR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0.05).与LPS组相比较,不同剂量EDS治疗组肺组织SP-A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而TNF-α含量、TNF-α mRNA表达、TLR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EDS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效果明显 (P〈0.05).结论:蜕皮甾酮对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通路来降低肺组织中TNF-α炎性因子的表达,并促进抗炎物质SP-A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