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攀枝花硫钴精矿浸出净化液镍钴分离及钴产品制备的试验研究。钴镍分离采用P507萃取,钴的萃取率大于99.5%,镍的萃取率在0.01%以下。有机相用硫酸反萃得到硫酸钴溶液,用盐酸反萃得到氯化钴溶液。由氯化钴溶液可制取纯氧化钴粉;由硫酸钴溶液可制备结晶硫酸钴;由萃余液可沉淀出碳酸镍粗产品。  相似文献   

2.
张超  钟宏  王帅 《铜业工程》2011,(5):29-32
在湿法冶金中,镍、钴的分离与回收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题。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的查阅,总结了化学沉淀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与吸附法等国内外镍、钴分离与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萃取剂、萃取剂协同萃取工艺以及液膜萃取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广西钴镍锰矿的湿法冶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允义 《湿法冶金》2002,21(1):32-35
广西钴镍锰矿资源丰富,可采用低成本的湿法冶金技术处理。某钴镍锰矿石加热、酸浸,钴、镍、锰浸出率达98%以上,用常规的硫化钠沉钴、镍,次氯酸钠分离钴、镍,最终获取钴镍锰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P204从负载Co^2 和Cd^2 的P507有机溶液中回收Co^2 的工艺,此P507有机溶液是有P507从二次电池废泡沫式镍极板中回收镍流程中的中间产物,给出了P204萃取分离钴、隔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废合金棒中回收钴、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探讨了钴镍回收与分离的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将钴镍分离,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镍含钴废渣提取氧化钴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玉楠 《中国钼业》2001,25(1):43-46
详述了利用电镍含钴废渣,经过硫酸还原溶解,黄钠铁矾法除铁、P-204萃取除杂质和萃取分离钴镍、氟化铵除钙镁、草酸铵沉淀钴、煅烧等步骤,提取氧化钴的新工艺流程及其生产方法。并介绍了采用此新工艺所制氧化钴粉状产品质量及钴镍的回收率(钴的总回收率不低于92%,镍的总回收率不低于95%)等。  相似文献   

7.
用非平衡溶剂萃取法分离钴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代号为P_204)作萃取剂,研究了用非平衡溶剂萃取法从氨性硫酸盐溶液中分离钴镍过程中,水相平衡pH值、两相混合时间、空气氧化时间和负载有机相用硫酸反萃等因素对分离钴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相中添加适量的(NH_4)_2S_2O_8或让料液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均可使钴(Ⅱ)氧化成动力学惰性配合物一钴(Ⅲ)氨配离子.此时钴的萃取速率较慢,而镍的萃取速率较快,控制两相混合时间,用非平衡溶剂萃取法可有效分离钴镍.用稀硫酸溶液从负载有机相中反萃镍,镍反萃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8.
P507萃取剂在钴,镍分离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507是在硫酸盐溶液中分离钴、镍的优良萃取剂,本文叙述P507在光磷公司草酸钴分厂钴、镍分离系统中的应用,P507在钴、镍分离萃取操作时应注意事项。本工艺技术指标优于P204。  相似文献   

9.
季铵萃取分离钴,镍的生产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学玺  朱屯 《化工冶金》2000,21(4):398-402
在萃取分离钴、镍的基础上,根据串级模拟计算结果合理安排工艺流程,进行了与生产规模相当的生产性实验。结果表明季铵氯化物萃取分离钴、镍的工艺可行,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对氯离子浓度较低的料液,季铵比叔胺更优越,特别适合从高镍低钴的低浓度氯化物介质中萃取分离钴、镍。  相似文献   

10.
采用P204作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从锰钴镍溶液中二级萃取分离锰,有机相反萃取富集锰,考察各因素对锰萃取率及分离系数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一级萃取相比O/A=2.5,P204含量30%,pH=3.5,皂化率30%,锰萃取率为62.39%;二级萃取在P204含量30%,皂化率30%,O/A=2,锰的总萃取率达98.06%,锰与钴、镍分离系数分别为90.11、92.33。萃取液经硫酸反萃洗钴镍,按相比O/A=10,酸度70 g/L,可洗去85%以上的钴和镍。洗钴镍后液经硫酸反萃锰,按相比O/A=4,酸度110 g/L,可反萃98.27%的锰,反萃液钴、镍的浓度小于0.5 g/L。  相似文献   

11.
DIBK-TBP萃取分离锆铪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二异丁基甲酮(DIBK)和TBP从HSCN介质中协同萃取锆铪的性能及热力学进行研究,采用对数函数外推法求得DIBK-TBP体系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分别为log(K12,Zr)=4.73和log(K12,Hf)=-5.09,锆铪与SCN-形成配合物Zr(SCN)3+和Hf(SCN)3+的稳定性常数分别为1×109.86和1×10-0.80,而铪的分配比在硫氰酸盐存在时要大于锆的分配比,说明过渡金属离子锆和铪在硫氰酸盐存在时与一般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常数愈大,金属离子的分配比愈大的规律相矛盾,并计算出萃取反应的焓变分别为ΔHZr=-11.43 kJ.mol-1和ΔHHf=-7.80 kJ.mol-1,说明对锆铪的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萃取反应的进行,常温下自由能变分别为ΔGZr=-26.54 kJ.mol-1和ΔGHf=28.57 kJ.mol-1,熵变分别为ΔSZr=51.54 J.(K.mol)-1和ΔSHf=-124.07 J.(K.mol)-1,说明铪离子比锆离子更易与SCN-形成配位键,从而生成中性分子Hf(SCN)4与有机相发生溶剂化作用而进入有机相中。  相似文献   

12.
铷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慧贤 《稀有金属》2006,30(4):523-527
从世界铷资源及利用状况人手,综述了铷及其化合物采用分级结晶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及溶剂萃取法等提取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铷在国防工业、航天航空工业、生物工程技术、医学、能源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如用作铷原子频标、热离子发电、含铷特种玻璃、光电池及放射性示踪等。  相似文献   

13.
摘要:在第4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钢铁科学与技术正在经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钢铁行业全流程各工序均为“黑箱”,为多场、多相、多变的巨系统,具有复杂相关关系和遗传效应等。这些不确定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挑战和机遇并存。这些不确定性提供了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场景资源;钢铁行业极为丰富的大数据提供了挖掘其中蕴含客观规律的数据资源;现代的数据科学、智能技术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手段。以数据为中心,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以实验工具、数字数据、计算工具为支撑,建设钢铁企业材料创新基础设施,将可以大幅度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有力地支撑钢铁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转型发展。实验工具平台除了传统的实验室仪器装备和中试装备之外,实际生产线被作为主要的实验工具。这些实验工具提供丰富、精准、写实的历史数据和现实生产数据,特别是生产线装备提供实际生产大数据,蕴含着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规律,是极宝贵的数据资源。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为计算工具,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处理、分析、计算,将数据转换为高保真度模型,可以得到具有“原位分析能力”的数字孪生。在工业互联网的总体架构下,以数字孪生为核心,组成信息物理系统,构建起基于数据自动流动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的闭环赋能体系,解决生产制造、应用服务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优化,对材料行业转型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虚实映射、实时交互、精准控制的信息物理系统与材料创新基础设施合二为一,以材料创新基础设施为基盘,形成具有“原位分析能力”的数字孪生,建设钢铁生产全流程、一体化的信息物理系统,必将推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蓬勃开展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the use of multimodal therapy, higher-grade glioma is still uniformly fatal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ength of survival in each given patient, even within the same tumor type and malignancy grade group, suggesting that there are factors that might differentially influence outcome. To identify such factors, 107 patients with anaplastic or malignant gli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paraclinical data on the p53, mdm2, and EGFR genes at the DNA or protein level were evaluated by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ing. Kaplan-Meier survival estimation demonstrated that immunohistochemical positivity for mdm2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anaplastic astrocytoma or with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was associated with a shorter survival time (p = 0.02). P53 gene mutations and immunopositivity for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protei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oor prognosis. Th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revealed immunohistochemical positivity for p53, mdm2, or for both of them, the presence of postoperative irradiation, and the extent of surgical resection of tumor to be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rolonged survival. EGFR overexpression, age over 60 years, and 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 below 40 points did not significantly shorten survival time.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identifi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detected mdm2-protein overexpression 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egative prognostic parameter in patients bearing anaplastic or malignant glioma.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variables revealed a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mdm2 and p53, which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biological interaction mode of both proteins in vivo.  相似文献   

15.
成宝海  肖超  肖连生 《湿法冶金》2011,30(2):99-102
铀钼分离是处理铀钼矿石的关键,介绍了铀钼水溶液化学性质的差异及沉淀法、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法、液膜萃取法分离铀钼的原理与应用,提出了选择性分离铀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钽铌水冶分解提取工艺及设备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介绍了近些年来我国钽铌湿法冶炼中的资源结构,氢氟酸分解、矿浆萃取工艺以及工艺设备的进展情况。比较了主要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指出了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下,最近几年国家在发展政治、经济等方面越来越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地位。矿山受到过多的人类活动影响而出现地质层的损害,各种地质灾害也在不断发生,因此国家和社会相关人员都要密切关注这其中可能发生的状况,并把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护和整治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这篇文章通过对其多方面的分析,来唤起更多人对矿山的地质环境的珍惜。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全球钢材需求量大幅增长,但国外钢材生产大国并没有过分追求规模扩张,而致力于资源掌控,调整生产流程合理布局,使企业和装备大型化,进行品种研发及节能减排等。通过对国内外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提出了中国钢铁工业应该在提高资源掌控能力、产业集中度、品牌优势、节能减排水平等方面有所作为,使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天津钢管公司由美国引进的摩擦磨损试验机所存在着计算机载荷不稳定、零点漂移、死机、扭矩值漂移、温度值超差1%等问题,论述了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和摩擦磨损试验方法、标准的选用,为油管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厚钢板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荆其臻  陈瑛 《宽厚板》1997,3(2):1-8
本文着重阐述了国外中厚板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国内中厚板生产的现状,以及近年来国内供需情况。并对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和扩大品种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