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业已查明且危害较大的虾病有30种以上,但对不少疾病尚未研究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就我们几年来在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墨吉对虾育苗和养殖过程中对对虾疾病的防治经验,结合其他研究资料,将常见的对虾疾病与防治技术分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虾在人工育苗期的病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已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对虾育苗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寻求一种高效、低毒、廉价的防治对虾育苗期疾病的药物,我们进行了用“鱼虾安”防治对虾育苗期疾病的试验。试验药物猗顿牌“鱼虾安”由山西省临猗县兽药厂生产和提供。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海水条件下,对虾人王育苗生产普遍采用以抗生素为主来防治各种对虾疾病,且药量大,使用环节多。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虽然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由于细菌的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等问题,从长远看,并非长久之计。生物防治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在长期的对虾人工育苗生产中,多次试验了卤虫在虾苗变态发育过程中的防病抑菌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开始,由于海区水质逐年恶化,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的对虾育苗普遍遇到难题,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较多,且难以控制,造成幼体存活率低、滥用药物和虾苗质量下降等不利局面。尤其是在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出现了引起幼体大规模死亡的厌食症、黏脏病等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严重阻碍了对虾育苗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育苗过程中水质控制方法不当造成的。笔者想就目前遇到的这些问题结合自己育苗中的一些经验,谈谈在对虾育苗过程中控制水质应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一、育苗中的水质要求在育苗过程中,应对育苗水质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育苗中疾病预防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苗培育是对虾全人工养殖过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而且近些年来,随着海域污染的日益加重,对虾育苗技术难度也在相应的逐步加大,在育苗生产过程中如育苗的水质处理不好,虾卵的消毒方法不得当,甚至是沉淀他消毒的不彻底等等,都会给整个育苗工作带来一定的后患。笔者依据十几年来在对虾育苗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对虾育苗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和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协好产即前及产卵期间亲师疾病的预防工作健壮的亲虾是育苗的基本保障之一,只有优质的亲虾方能得到优质的虾卵,如想到优质的亲虾,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物对中国对虾育苗期病害防治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已摸索出一套规律,特别是对虾工厂化育苗正在形成一种规范。怎样在现有的育苗设施中,通过施加药物来防治病害及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即提高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乃是人们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在育苗期间生产单位普遍使用抗菌素等药物,但具体的报道还少见。为探索提高对虾幼体成活率的可能性,我们于1983年3~4月间在浙江省普陀县对虾育苗厂进行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海域水质的日益恶化,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对虾育苗难度加大,风险加大,主要表现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较多且难控制,幼体存活率低和虾苗质量下降等不利局面,甚至影响养成工作的进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育苗期间水质控制方法不当,虾苗的质量不稳定,有些虾苗场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违禁药物残留超标,同时造成对虾在养成过程中的生长和抗病能力下降。水产养殖业正在进行残酷大洗牌变革,其中种苗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PVP-Ⅰ养殖高效水体消毒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含有效碘5%)与常规福尔马林、抗生素在对虾育苗和养成中对比试验,证明了PVP-Ⅰ在不同品种育苗和养虾过程中对病毒、弧菌、真菌等有较强的杀灭及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刀额新对虾(又称沙虾)适应的盐度很广,能在盐度35‰的海水直至接近淡水的水域中生长。福建省龙海市很早就有在九龙江口稻田养按虾的传统习惯,但苗种来源主要是靠天然纷苗的方法,产量很低。我们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展刀额新对虾人工育苗及养成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在此基础上,于95-97年开展该品种工厂化人工育苗研究,连续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摸索出一套利用原有对虾育苗室进行刀额新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的技术工艺。三年来,共培育出刀额新对虾苗种7817万尾,供低盐度水域池塘养成用,育苗成活…  相似文献   

10.
在对虾人工育苗期间常常出现对虾幼体因感染弧菌病而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们为了防治该病通常投一些土霉素等药物。笔者于1990年对虾人工育苗期间在辽宁省瓦房店横山乡育苗现场通过分离幼体培育池水中主要优势弧菌种类,并针对分离出的优势弧菌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得出以下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虾养殖计算机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晓燕 《齐鲁渔业》1996,13(3):7-10
采用现代化方法管理对虾养殖势在必行。对虾养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对虾育苗规范和养成技术规范,按照软件开发规范设计完成,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具有数据录入,数据分析,统计查询,自动打印报表,数据维护等功能,可大大提高对虾养殖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为有效遏制对虾疾病的暴发流行及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对虾育苗过程中,通常以施用抗生素的方法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但由于掌握不准药物的适宜浓度,常常给幼体造成伤害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将中国对虾幼体对几种药物的耐受浓度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开展对虾育苗生产中,经常发现对虾幼体“发光”现象,常被称之为“发光”病,涉及的养殖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其症状频发和延误诊治不仅给育苗工作带来被动,而且在经济上也造成巨额的损失。笔者在多年实践中,针对“发光”症状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和药效比较,取得初步进展,总结如下,以供商榷。一、“发光”病的症状及变化在所有虾类孵幼过程中,从蚤状幼体开始至糠虾期、仔虾期,各期均有发病且不易被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育苗室内外比较强烈的自然或非自然光源干扰了对对虾幼体“发光”病症状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在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方面己取得显著成绩。但在生产实践中还存在着育苗成绩不稳定的现象。即各育苗单位之间、一个育苗单位的年与年之间、茬与茬之间,甚至同一单位、同年、同茬的不同池之间的育苗成绩差别显著。造成这种育苗成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虾幼体感染疾病后引起的大量死亡。因此对虾幼体疾病的防治问题,目前己成为对虾育苗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虾养殖在我国兴起多年且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可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范围内的虾病一直困扰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产量低,个体小,价格低,效益差甚至赔钱。由于对虾养殖从育苗至养成期大量使用药物,久负盛名的中国对虾在世界上也无市场。如何使对虾养殖业走出困境是水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态养虾具有投资少,无污染,对虾生长速度快,无药物残留等优点。本文主要从搞好生态系统,实行对虾的健康养殖方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虾养殖生产中,普遍出现对虾病害,引起大量死虾现象,由此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虾户的利益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防治对虾疾病,已成为养虾业中当务之急。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等单位大力协助下,曾就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对虾症病,作了各种药物饵料的对比试验。近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虾类疾病越来越突出,危害和制约着对虾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对虾人工育苗期间,生产难得稳定,经常使对虾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对一些常见的、危害严重的疾病,如细菌性病等,尚缺乏疗效高,低毒副作用小,而且价格低廉的水产药物。我们通过多种药物试验比较,其结果是山西省临猗县兽药厂生产的“猗顿牌鱼虾安”具有杀菌力强,治病效果明显,稳定性能良好,便于储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水产药物。为了对该药用于对虾人  相似文献   

18.
虾病大体上分为由生物引起的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两大类。目前我国已查明的对虾养殖疾病有40多种,其中育苗期疾病近20种。虾病对育苗工作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影响虾苗的产量。 1.病毒病 对虾育苗期发现的常见病毒有: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和日本对虾中肠  相似文献   

19.
<正> 对虾养殖,即在蓄水池、池塘和水槽中饲养海虾,起源于东南亚。数百年来,那里的渔农在潮汐鱼塘中,附带喂养野生对虾。近代对虾养殖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日本科学家开始进行日本对虾的人工孵化。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早期,渔民和育苗人员开始将大量虾苗提供给虾农,养虾生产由此得到推广。对虾养殖分孵化、中间暂养和养成三个阶段,暂养期介于孵化期与养成期之间,它有助于提高养成期的成活率,但由于人工孵化虾苗及野生虾苗均可直接放入养成池饲养。中间暂养并非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之一:PVP─I消毒剂在对虾育苗和养成生产中的应用本文通过 PVP-I养殖高效水体消毒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含有效碘5%)与常规福尔马林、抗生素在对虾育苗和养成中对比试验,证明了PVP-I在不同品种育苗和养虾过程中对病毒、弧菌、真菌等有较强的杀灭及抑制作用。 PVP-I是碘伏中之精品,其毒性小,溶解度高,稳定性好,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真菌、芽胞、原生动物、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亦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尤其是对病毒、弧菌效果更为明显,其杀菌力、对水产动物的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经济技术指标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