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63例,其中138例诊断为脑梗死,64例诊断为脑出血,61例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选取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与对照者的血浆 Hcy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浆 Hcy水平为(9.97±2.18)μmol/L,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9.89±3.79)μmol/L,脑出血组患者血浆 Hcy 水平为(18.98±4.28)μmol/L,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9.02±3.48)μmol/L,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浆 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患者血浆 Hcy水平升高,临床可以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浆 Hcy水平结合起来分析,以便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血浆同型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30例脑出血(CH)及35例脑梗死(CI)患者的Hcy,与30名同龄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对65例急性脑血管病分组,进行神经缺损评分及血压值综合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组、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O.05),且CH组与CI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中重型病例Hcy水平高于轻型。结论:Hcy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及其相关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与性别基本匹配的脑梗死组36例,脑出血组34例,正常组70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法(FPIA),测定入选者血浆Hcy浓度。结果脑卒中组Hcy水平[脑出血组(17.995±1.264);脑梗死组(19.830±1.229)]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组(14.561±0.881),P〈0.01,脑卒中组高Hcy血症发生率(45.7%)与对照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Hcy卒中患者与正常Hcy患者伴随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增高与脑血管病相关,高Hcy血症可能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2 0 0例脑卒中患者 (脑梗死10 2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6 5例 ,脑出血 33例 )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含量 ,与同期 10 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高Hcy患者补充叶酸、维生素B12 、维生素B6治疗后血浆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脑卒中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 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增高的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而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测定169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103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52例、脑出血14例和6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浆Hcy水平,以此结果将患者分为高Hcy组和非高Hcy组。结果脑梗死组、TIA组和脑出血组血浆水平分别为男(24.1±8.7)μmol/L、女(16.4±8.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男(13.8±2.8)μmol/L、女(11.3±2.7)μmol/L,P〈0.01。结论经Logistic回归分析Hcy升高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与卒中后再发有直接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近期复发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脑梗死患者近期复发的关系。方法: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按Hcy水平分为Hhcy组与非Hhcy组,分别随访6个月观察其脑梗死近期复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有96例(占39.2%)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Hhcy与非Hhcy二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BMI、吸烟饮酒率、NIHSS评分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Hhcy组脑梗死近期复发率(11.4%)显著高于非Hhcy组(4.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hcy可增加脑梗死患者近期复发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叶酸、弥可保对脑卒中时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78例,其中脑梗死51例,脑出血27例;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分别测定各组Hcy的浓度。对高Hcy的患者使用叶酸、弥可保进行干预治疗4周后再次测定其Hcy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Hcy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治疗后Hcy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Hcy血症与脑卒中发病有关,叶酸、弥可保可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高血压脑出血组,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血浆Hey水平分为高Hcy组和正常Hey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CSS)恢复状况.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高Hcy者神经功能恢复比正常Hey者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浆Hcy水平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再分为脑梗死组65例,脑出血组25例;选取同期住院非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Hcy、GLU、TG、CHOL、HDL、LDL-C、FiB的水平。结果脑梗死及脑出血组患者血清Hcy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脑卒中组的血浆FiB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组GLU、TG、CHOL、HDL、LDL-C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而高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为脑卒中患者血液黏度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07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A组)及同期脑梗死无糖尿病病史患者74例(B组)、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52例(C组),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Hcy高于B和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Hcy值高于B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间年龄、TG、HDL-C、LDL-C、TC、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cy在糖尿病脑梗死的发病中起着协同作用,Hcy是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法对105例脑梗塞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血浆Hcy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浆Hcy水平: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密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00例和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AU2700)和CA6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Hcy和血浆D-二聚体(D-D),所有数据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D-D、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D-D为(21.23±13.54)μg/L,Hcy为(18.35±9.8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Hcy单独检测脑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17.0%、19.0%,两者联合检测脑梗死的检出率为3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和Hcy水平均明显增高,两者联合检测在脑梗死中具有重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维生素B12制剂(甲钴胺)和叶酸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60例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老年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治疗4周后复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和正常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浆Hcy水平有显著差异,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血浆Hcy水平、叶酸和B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予以补充叶酸和甲钴胺治疗后,干预组血浆Hcy水平明显下降,与非干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补充叶酸、B12制剂有助于降低血浆Hcy水平,有利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12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ACI发生的变化.方法 82例ACI患者和82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免疫比浊法、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Hcy、D-D、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将ACI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B)组和小面积脑梗死组(A组),检测其Hcy、D-D、hs-CRP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cy、D-D、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患者血浆中Hcy、D-D、hs-CRP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cy、D-D、hs-CRP的水平与ACI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36例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选择136例与病例组相匹配的无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叶酸和维生素B12,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血浆Hcy水平:脑出血组为:(18.98±9.92)μmol/L;脑梗死组:(20.36±8.78)μmol/L;均高于对照组:(13.23±1.89)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叶酸水平:脑出血组:(4.89±5.25)ng/mL;脑梗死组:(4.94±5.61)ng/mL;低于对照组:(7.92±2.16)n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维生素B12水平:脑出血组:(316.25±189.43)pg/mL;脑梗死组:(310.25±163.89)pg/mL;对照组:(426.75±203.88)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Hcy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再发的关系。方法纳人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39例,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初发组61例和再发组78例,选取同期住院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为对照组,比较血浆Hcy水平。结果腔隙性脑梗死再发组与初发组血清Hcy水平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与腔隙性脑梗死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5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56例,另选1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结果:脑梗死组Hcy含量为(18.48±9.49)μmol/l,较对照组(13.92±4.13)μmol/l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斑块的相互关系,探讨二者对脑梗死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0例脑梗死(病例组)患者与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行血Hcy测定。对所有入选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部血管检测,测量颈动脉粥样斑块并分析其稳定性。结果 脑梗死组Hcy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Hcy高于稳定斑块组血Hcy,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重度脑梗死患者Hcy明显高于轻、中度脑梗死患者。结论 血清Hcy水平增高与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Hcy水平变化有助于脑梗死早期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3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发生率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病例360例,脑梗死组260例,脑出血组100例,另选同期住院非脑卒中患者20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Hcy、GLU、TG、CHOL、HDL、LDL-C、FIB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Hcy含量分别为(19.08±10.33)umol/L、(18.76±10.23)umol/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脑卒中组的血浆FI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脑卒中组GLU、TG、CHOL、HDL、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是造成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