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高脂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及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丹皮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培养HUVECs作为靶细胞,用高脂血清制备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RT-PCR法检测NF-κB p6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κB 抑制蛋白α(IκB-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的蛋白表达。结果:丹皮酚能使高脂损伤的HUVECs存活率增加,形态趋于正常;降低NF-κB p65 mRNA的表达,提高IκB-α的表达;下调ICAM-1和E-选择素的蛋白表达。结论:丹皮酚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NF-κB/IκB通路,下调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减少炎症反应,这可能是丹皮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4(Ang-4)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EnVision法免疫组化鉴定HUVECs。LPS诱导细胞损伤,不同剂量的Ang-4干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von Willebrand因子(vW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real-time 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 p65和TNF-α mRNA含量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示胞浆内人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与正常组比,LPS组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0.01),vWF及TNF-α分泌增多(P<0.01),且TLR4、NF-κB p65和TNF-α mRNA表达升高(P<0.01);Ang-4(100 μg/L)组可恢复细胞活力,降低vWF及TNF-α含量(P<0.01),抑制LPS所致TLR4、NF-κB p65和TNF-α mRNA的表达(P<0.01)。结论:Ang-4可拮抗LPS诱导的HUVECs损伤,这可能与抑制TLR4-NF-κB p65-TNF-α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阿霉素(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 p65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应用5 μmol/L 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明显上调磷酸化NF-κB p65(p-p65)表达水平,并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表现为IL-1β、IL-6、TNF-α的分泌水平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及细胞存活率降低。400 μmol/L NaHS(H2S供体)预处理30 min能显著抑制DOX对心肌细胞p-p65表达的上调作用,并减轻DOX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使IL-1β、IL-6、TNF-α的分泌水平下降、凋亡细胞数量降低及细胞存活率升高。与NaHS的作用相似,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100 μmol/L)预处理也能阻断DOX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IL-1受体拮抗剂(IL-1Ra, 20 μg/L)与DOX共处理能拮抗DOX对心肌细胞NF-κB p65的激活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结论:在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中,NF-κB通路与IL-1β之间存在正的相互作用;H2S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对抗DOX引起的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
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的HTL孵育,用ELISA检测内皮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浓度,荧光显微镜检测活性氧簇(ROS)的含量、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及IκBα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内皮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与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HTL(1 mmol/L)孵育内皮细胞3 h后显著增加细胞 ROS含量,刺激NF-κB转入胞核而活化,孵育细胞24 h后明显升高细胞上清液中sICAM-1和TNF-α浓度;降低细胞活力和NO的水平,增加LDH的漏出量。抗氧化剂NAC、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和NF-κB抑制剂PDTC可显著抑制HTL所致ROS含量的增加以及NF-κB激活,降低HTL刺激的培养液中sICAM-1和TNF-α的浓度,增加培养液中NO水平。结论: HT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机制可能与诱导氧化应激以及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髓样相关蛋白8/14(MRP8/14)对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存活及凋亡的影响,并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MRP8/14以不同剂量或刺激时间处理A549细胞,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549细胞内NF-κB p65蛋白核移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使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 11-7082探讨NF-κB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MRP8/14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影响A549细胞的存活(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表明MRP8/14处理后A549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此外,MRP8/14能够诱导NF-κB p65蛋白发生显著磷酸化,并移位至细胞核中,NF-κB信号通路明显激活,而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 11-7082能够明显抑制MRP8/14诱导的细胞凋亡(P<0.01)。结论: NF-κB在MRP8/14所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落新妇苷对高糖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诱导成急性糖尿病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量血浆丙二醛(MDA)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H2O2浓度,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中SDF-1α的表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经高糖刺激后,用real-time PCR、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SDF-1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免疫荧光检测p65的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浆MDA和H2O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胸主动脉内皮细胞SDF-1α的表达较正常组减弱;落新妇苷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浆MDA及H2O2的水平并增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SDF-1α的表达。体外高糖刺激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减少HUVECs中SDF-1α表达,落新妇苷能一定程度地恢复SDF-1α表达。高糖刺激增加HUVECs S期比例,而落新妇苷减少其S期分布。高糖刺激HUVECs中p65蛋白核转位,落新妇苷抑制高糖诱导的p65核转位。结论: 落新妇苷能增加高糖刺激下内皮细胞表达SDF-1α,减少高糖状态下的氧化应激和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直接促进内皮细胞表达IL-8,以及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对该效应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酵母多糖活化人血清(ZAHS)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单层,检测如下指标:①放射免疫(RIA)检测IL-8的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杂交(ISH)检测胞浆中mRNA水平;②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方法测定NF-κB的活化。 结果:① 0.14 mL ZAHS能够诱导内皮细胞表达IL-8,4 h开始即有明显上升,ZAHS作用6 h,内皮细胞胞浆中IL-8 mRNA含量明显增加;②ZAHS能够激活NF-κB,30 min时即有活化,60 min明显增加,120 min达到高峰。NF-κB抑制剂咯啶二硫氨基甲酸脂(PDTC) 20 μmol/L预处理HUVECs 单层2 h,可以明显降低IL-8的表达(P<0.05)。结论:补体旁路活化直接在转录水平诱导HUVECs表达IL-8,NF-κB参与调控该过程。  相似文献   

8.
HDL3抗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3(HDL3)预处理对脂多糖(LPS) 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50、100和200 μg/L)HDL3预处理HUVECs 18 h,再加入1 mg/L LPS作用6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双标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观察单核细胞与HUVECs黏附,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CAM-1含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核内NF-κB p65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作用后HUVECs增殖活力降低,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黏附显著增加,VCAM-1和核内NF-κB p65水平增加;HDL3预处理可以恢复HUVECs增殖活力,降低细胞凋亡及单核细胞与HUVECs的黏附,减少VCAM-1分泌,并抑制NF-κB p65的核转位,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HDL3可拮抗LPS 对HUVECs的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肌肽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引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含量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存活率略降低(P>0.05),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同时ROS含量、核内NF-κB P65及胞浆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S+肌肽组(10 mmol/L、20 mmol/L、40 mmol/L)凋亡率有明显降低,ROS含量、核内NF-κB P65蛋白量及胞浆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不同程度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肌肽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ROS释放,避免NF-κB P65过度激活,进而减少IL-1β和TNF-α分泌,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脂多糖(LPS)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以及VEGF、IL-1α和IL-6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生长良好的传代HUVECs分为对照组、LPS组、0.030 g/L EPA+LPS处理组、0.050 g/L EPA+LPS处理组。LPS组仅加入LPS进行培养,EPA处理组先加入2种浓度的EPA(EPA终浓度分别为0.030 g/L和0.050 g/L)培养1 h,再加入LPS进行培养。LPS刺激6 h、12 h、24 h后,收集各组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液中VEGF、IL-1α和IL-6的分泌量;LPS刺激24 h后的沉淀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UVECs 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后,HUVECs NF-κB p65表达和VEGF 、IL-1α、IL-6分泌显著升高(P<0.05)。EPA抑制LPS处理的HUVECs 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及VEGF、IL-1α和IL-6分泌,除LPS刺激后6 h, EPA处理组IL-6的分泌量与LPS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LPS使HUVECs NF-κB蛋白表达增加,促进其VEGF及细胞因子表达。EPA抑制LPS处理的HUVECs NF-κB的表达,VEGF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为EPA应用于各种新生血管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autoantibodies against α1-adrenergic receptor, α1-AAs)拟去甲肾上腺素的激动样效应及胞内信号分子活化机制。方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将收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进行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ELISA检测其滴度后以1∶80刺激细胞,并设立不同的处理组。将α1-AAs刺激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后,经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方法分析胞内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κB, NF-κB) 信号分子激活及表达状况。结果:Western bltting显示α1-AAs刺激组中胞内核因子NF-κB (p50)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且可被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和NF-κB拮抗剂PDTC明显抑制(P<0.05)。免疫荧光实验中,α1-AAs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α1-AAs+哌唑嗪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中α1-AAs能够致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NF-κB活化。  相似文献   

12.
NF-κB圈套寡核苷酸促进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NF-κB圈套寡核苷酸对NF-κB活性的影响,研究其在肺癌细胞A549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转染技术将FITC标记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转入人肺癌细胞A549中,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核内定位的观察,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转染前后NF-κB活性的变化。生长曲线观察低活性NF-κ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NF-κB低活性引起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Fas的改变。结果: NF-κB圈套寡核苷酸转染后定位于细胞核内,EMSA显示转染后NF-κB活性明显下降。A549细胞对NF-κB圈套寡核苷酸敏感,细胞生长速度减缓。转染NF-κB圈套寡核苷酸的A549细胞凋亡率增加。NF-κB 的低活性可以引起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水平下调和凋亡蛋白Fas表达增加。结论: NF-κB圈套寡核苷酸具有促进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圈套寡核苷酸通过下调NF-κB的活性使凋亡蛋白Fas表达增加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烧伤血清对单核细胞抑制性κB(IκBα)降解、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烧伤血清诱导单核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的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用正常人血清(对照组)、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单核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清刺激30、60、90、120min后单核细胞IκBα蛋白降解情况,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血清刺激30、60、120、240min后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烧伤血清刺激单核细胞后30min,IκBα发生明显降解,刺激60min达高峰,2h后表达逐渐升高。而烧伤血清刺激单核细胞后30min,NF-κB活性迅速升高,30-60min达高峰,2h后接近基础状态。PDTC能有效抑制烧伤血清作用条件下单核细胞IκBα降解、NF-κB活化。结论:烧伤血清可诱导单核细胞IκBα降解,活化NF-κB,从而在机体烧伤后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核DNA改变的特点,检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 and factor,vWF)、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102例AMI组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组CEC核DNA的损伤;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一步检测两组vWF、EPCR的含量。结果:SCGE显示,AMI组患者93.72%±6.75%CEC核DNA电泳呈明显的"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42.22%±1.56%;对照组10.24%±4.33% CEC核DNA表现为"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6.31%±2.41%。AMI组与对照组彗星率、彗尾DNA%含量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AMI组vWF、EPCR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MI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明显损伤;血浆中vWF、EPCR的含量明显升高,早期检测血浆vWF、EPCR的含量可能有利于AMI的治疗,甚至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特点及Fas(即CD95抗原 )、NF-κB和caspases在此种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TUNEL、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测定TNFα引起体外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下称内皮细胞 )凋亡。用Northernblot、Fas抗体测定TNFα对内皮细胞Fas表达的影响及Fas在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测定TNFα作用后凋亡蛋白酶caspase-8、caspase-3的活化与表达。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TNFα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TUNEL法测凋亡百分率为 14.0 %± 3.1%,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百分率为 13.1%。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APDC)与TNFα共同作用后,细胞凋亡增加。TNFα作用后内皮细胞的Fas表达增高,用Fas抗体与TNFα共同作用,细胞凋亡增加。TNFα作用下caspase-8活化显著增加,caspase-3表达增多。caspase-3抑制剂与TNFα共同作用,细胞凋亡减少。结论:大剂量TNFα(5× 106U/L)能够引起一定量的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发生凋亡。NF-κB有抗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TNFα上调内皮细胞Fas表达,后者参与内皮细胞凋亡。TNFα所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与caspase-8及caspase-3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T)对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释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从人血浆中分离纯化获得天然构型AT(N-AT),加入氧化剂获得Ox-AT;用不同浓度N-AT和Ox-AT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BE细胞,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段培养上清液中IL-8和MCP-1的含量,同时观察NF-κB抑制剂Bay11-7082对Ox-AT引起HBE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结果:Ox-AT可促进HBE细胞释放IL-8和MCP-1,其促进作用与Ox-AT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用0.5 g/L Ox-AT孵育HBE细胞4、10和24 h,其促进HBE细胞分泌IL-8和MCP-1的作用与10 μg/L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作用基本一致,而 N-AT无刺激HBE细胞分泌IL-8和MCP-1的作用;Ox-AT 能显著增加NF-κB活性; Ox-AT的促炎症作用能被NF-κB抑制剂Bay11-7082抑制。结论:Ox-AT是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强致炎因子,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力农对LPS 诱导下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炎症反应及NF-κB 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AEC,分为正常组、LPS 组(1 μg/ ml)、米力农50 μmol/ L 组和米力农200 μmol/ L 组,后两组均与LPS 共同孵育24 h。分别采用qRT-PCR 和ELISA 检测IL-6、IL-8、TNF鄄琢的mRNA 和蛋白水平,分别采用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活化和核移位。结果:与LPS 组相比,米力农显著降低HCAEC 的IL-6、IL-8、TNF-α的mRNA 和蛋白表达;抑制NF-κB 活化和核移位(P<0.05),且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米力农可通过抑制NF-κB 活化而降低LPS 诱导的HCAEC 释放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siRNA NC组、缺氧/复氧+siRNA SOCS3组;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转染效果;噻唑蓝(MTT)观察细胞的增殖活性,观察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膜联蛋白 V-FITC(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心肌细胞SOCS3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的增殖活性、SOD显著下降(P<0.05),LDH、MDA、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靶向沉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SOCS3基因表达较缺氧/复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SOD显著增加(P<0.05),LDH、MDA、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缺氧/复氧干预心肌细胞显著抑制NF-κB、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P<0.05),下调SOCS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NF-κB、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P<0.05)。结论:沉默SOCS3表达促进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强机体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作用机制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NF-κB在rhIL-1β刺激引起的体外培养的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L-6中的作用。方法:NF-κΒ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IL-6mRNA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R)检测,培养上清IL-6蛋白含量采用ELISA检测。结果:rhIL-1β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时,在上调IL-6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同时亦激活NF-κB,而且这种上调作用可被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所阻抑。结论:IL-1β诱导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L-6是通过NF-κB调控,NF-κB可能参与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3(TLR3)信号转导通路与人类病毒性心肌炎(VMC)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分别检测TLR3、干扰素β 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核因子 κB(NF-κB)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在心肌组织中的变化, 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比较VMC组及正常对照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MC组心肌组织中TLR3、TRIF、NF-κB及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TLR3和TRIF、TLR3和NF-κB、TRIF和NF-κB、NF-κB和caspase-3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一致。结论:通过TLR3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在VM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其活化有可能成为治疗VMC的一个潜在的、有价值的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