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来胜 《现代计算机》2011,(9):56-58,65
介绍纠错编码原理,着重介绍几种纠错编码例如线性分组码、卷积码、级联码,同时介绍无线网络传输的特点,无线传输中误码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这两点,介绍在无线局域网中采用的纠错编码方式,编码纠正错误对于帧错误概率和吞吐都有改善作用,在特定的误码率条件下吞吐量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判决与校验相结合的算法,利用BCH码和CRC码实现多位纠错功能,在纠正错误时,一位错误和多位错误分开纠错.对纠错算法的能耗进行了分析,并与ARQ方案和BCH纠错方案的能耗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多位纠错方法有效地改善了误码率和帧错误率,当误码率大于1.3E-3时,这种算法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登记号 880077 开发单位南京邮电学院计算机系功能简介本软件分为三个模块:加密、纠错编码模块,解密、纠错译码模块和通信,管理模块。加密、纠错编码模块对一组明码消息(已转换为二进制码)进行加密和纠错编码  相似文献   

4.
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的纠错编码及数据交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全息存储系统具有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率高、存取时间短和可快速进行图像匹配及内容相关寻址操作等特点 .但要成为特性优良的通用型信息存储系统 ,就必须以可接受的误码率同时满足这些性能指标 (计算机外存储器的基本要求是使用户误码率低于 10 - 12 ) .如此 ,仅靠光学设计不是高性价比方法 .设计恰当的纠错编码和数据交错技术可以减轻对原始误码率的要求 ,缓解对系统设计、部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在不牺牲其它系统目标的情况下 ,使 10 - 5的原始误码率达到 10 - 12的最终误码率水平 .研究了体全息存储通道中的噪声源及适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的纠错编码和数据交错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并应用了预解码技术,应用该技术对差分GPS电文进行预解码处理,从而使差分GPS接收机在任意时刻与任意时间间隔输出的差分信息能够被通信控制器完整、高效、准确地接收并转发.为降低GPS车辆监控系统数据链传输的误码率,本文对所有需要无线传输的数字信息都进行了BCH纠错编码处理.本文还综合运用信道编码、差分信息预解码和抗干扰等技术,对GPS车辆监控系统的关键部件 —— 通信控制器的软硬件进行研究和改进,完善了通信控制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无线局域网要获得最佳的传输性能就必须全面利用信道中的冗余信息,包括利用MAC层的检错校验信息。本文分析了WLANMAC层CRC校验的数学原理和检错纠错能力,在分析单比特错误帧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MAC层CRC编码的单比特纠错能力提高传输性能的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应用CRC编码纠正错误对于帧错误概率和吞吐量都有改善作用,在特定的误码率条件下吞吐量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的纠错编码及数据交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全息存储系统具有存储容量大,数据传输率高,存取时间短和可快速进行图像匹配及内容相关寻址操作等特点,但要成为行性优良的通用型信息存储,系统,就必须以可接受的误码率同时满足这些性能性能(计算机外存储器的基本要求是使用户误码率低于10^-12),如此,仅靠光学设计不是高阶价比方法,设计恰当的纠错编码和数据交换错技术可以减轻对原台误码率的要求,缓解对系统设计、部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在不牺牲其它系统目标的情况下,使10^-5的原始误码率达到10^-12的最终误码率水平,研究了体全息存储通道中的噪声源及适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的纠错编码和数据交换技术。  相似文献   

8.
稳健性是数字水印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改善水印稳健性.一些学者在水印算法中引入了纠错编码,试图通过纠正水印误码采降低检测误码率.然而,水印信道的误率比一般的通信信道高很多,单一纠错编码纠错能力不理想,本文借鉴传统的纠错码的级联与交织的方法作水印的结构进行预处理从而增强水印结构中纠错码的纠错性能,并给出一组有效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通信中,卷积编码配合维特比译码是具有良好纠错性能的一种差错控制方案.本文介绍了对该方案的误码率进行定量测试的一套软硬件结合的系统,包括其系统组成、硬件和软件结构及测试功能.该系统实用性强,接口方便,将测试软件调整后也可对其它纠错编码方案的误码率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0.
空时编码是一种用于多发射天线的编码技术.该编码在多根发射天线和各个时间周期的发射信号之间能够产生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相关性,从而使接收端克服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衰落问题,并降低了发射误码率.由于电力线信道的特殊性,其衰落特性类似于多天线无线信道.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利用三相电力线MIMO技术实现了空时编码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以及最大分集增益,较好地降低了误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