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美英 《中氮肥》1996,(1):13-15
从原料性质、操作条件、蒸汽用量、二次空气、上下吹加氮、返焦率、蒸汽带水、生产负荷等方面分析对造气消耗定额的影响,并找出其中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合成氨生产50%左右的消耗来自造气系统,造气系统的消耗主要是原料煤,其次是蒸汽。因此,降低原料煤的消耗是降低合成氨生产成本的关键。换而言之,调节好造气炉炉况,提高煤的利用率,即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联碱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合成氨成本的高低,合成氨成本的高低取决于造气工序的控制。结合生产实际,分6个方面了阐述如何稳定造气工艺和如何用动态的思维进行造气操作管理。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煤造气的原料消耗占造气成本的95%以上。为了有效降低造气成本,应主要从降低原料煤消耗上下功夫。我公司通过优化固定床造气系统的操作,使造气车间的吨氨煤耗控制在了1 150 kg左右。在此将我公司的操作经验做一介绍,供各兄弟化肥厂借鉴、探讨。  相似文献   

5.
造气既是合成氨生产的龙头,又是合成氨能耗大户,造气成本占合成氨成本的6096左右。原料价格的波动对合成氨效益十分敏感,造气原料气品质的好坏也对合成氨成本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焦炭供应的日趋紧张,严重威胁着合成氨的效益及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正常生产。为稳定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我公司造气由原来烧焦炭改为烧兰炭。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采用固定层间歇式煤气炉制气的化肥企业,要实现高产、低耗、低成本的关键首先在于搞好造气,也就是说,造气操作必须达到高煤气质量、高发气量、低原料消耗、低蒸汽消耗。为了实现此目标,造气操作必须能准确及时的判断炉况,既要了解气化层温度,亦要控制好气化层的位置。然而,测定造气炉气化层温度是一个技术难题,准确了解气化层的位置也不容易。如何较准确的测定气化层温度和位置是摆在国内学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造气操作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氮肥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企业都把降低成本、节能降耗作为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而造气是氮肥企业的“龙头”工序,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中60%以上的能耗都在造气消耗掉,造气工序运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成本和效益的高低。所以,各化肥企业都想方设法在造气上下功夫,纷纷采购低价煤、型煤、小粒煤,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里笔根据本人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浅谈一下如何烧好小粒煤。  相似文献   

8.
赵乐群 《中氮肥》1995,(6):62-64
谈化肥企业造气系统管理机构的改革赵乐群(河南省安阳化肥厂河南省安阳县455133)造气车间是化肥生产企业一条龙生产的龙头。造气车间生产成本占合成氨工厂成本的60%以上,其中主要原料——煤(焦)占车间生产成本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造气车间在化肥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间歇式造气的最佳温度及控制方法白宝珍刘良龙(河北省石油化工研究所石家庄市050031石家庄化肥厂石家庄市050041)间歇式造气在氮肥工业半水煤气生产中占很大的比例,在合成氨成本中,造气成本也高达60%左右。因此,降低造气消耗是降低合成氨成本之举足轻...  相似文献   

10.
造气是合成氨及甲醇生产的关键环节,降低消耗非常重要。本文从原材料性质,操作条件,吹风率,蒸汽用量,气体质量,半水煤气单耗以及二次空气,上下吹加氮等11个方面,对造气车间消耗定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原材料性质和操作条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李永恒 《化肥设计》1997,35(1):45-48
论核实 小型以厂近年来在煤造气工序中主要设备的更新换代问题;介绍许多优良的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1 设备现状 造气循环水是降低煤气温度的主要因素,能否让循环水发挥作用,为后工序提供适合气体反应的条件,是造气工序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胡新田  田建军 《小氮肥》2002,30(1):9-11
近几年来化肥价值不断下滑,白煤价格却又持续上涨,对小氮肥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造气能耗要占化肥厂总能耗的60%,如何用新技术对造气进行改造以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无疑是目前各小氮肥厂得以生存的首选道路,更改原料路线虽然所产化肥成本降低,但一次性投资太大,小氮肥企业无力承受,我公司经过多方调研,并与多家高校联系,最终决定采用河北科技大学德隆技术开发公司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加煤技术对造气工段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4.
结合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公司临猗分公司的生产实际,阐述以固定床间歇制气为气头的合成氨企业主要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造气、变换等工段的蒸汽消耗,造气工段的煤耗,压缩、脱硫等工段的电耗,分析与探讨节能降耗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造气工段是合成氨生产能耗最高,同时又是余热最多的工段。努力降低煤气生产的原料、蒸汽和用电消耗,切实做好余热回收利用工作,是降低合成氨综合能耗和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进一步降低合成氨能耗的空间较大,深入挖掘降耗潜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是小氮肥行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造气工段的节能降耗措施进行认真总结,实现合成氨装置安全、高产、低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造气是合成氨生产的龙头工序,合成氨成本的6096在造气,所以要降低合成氨成本,造气是十分关键的。而造气的核心是煤气炉,煤气炉的技改一直是氮肥行业摸索探讨的内容。本阐述了笔在改造中的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兴化集团现有两套天然气换热式转化造气装置,下游产品为合成氨,气体流程主线为转化装置—中低变—一次(二次)脱碳(热钾碱法)—甲烷化—合成气压缩机—高压合成氨。2017年初,煤基乙醇装置投产,由于乙醇合成原料气需要从甲醇装置分离一部分原料气,造成甲醇合成装置负荷不能加满,各种消耗较高,且陕西兴化集团的气头合成氨装置吨氨成本高,处于亏损状态,将原料气送往附加值较高的甲醇和乙醇装置是企业的当务之急,因此对原料气由生产合成氨改甲醇乙醇原料气的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给出改造方案,并计算了改造后的原料气成本,证明了气煤组合方案从技术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价格的成倍上涨,以白煤为原料的小氮肥企业面临着质次价高、运输费用不断上涨的恶劣环境,处境艰难。如何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是摆在小氮肥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造气是企业的龙头,也是操作的难点,成本占全厂生产成本的60%,故稳定造气生产、降低白煤消耗是降低化肥生产成本的关键。我公司1999年就开始试烧高平小粒煤并获得成功。2004年由于积存大量煤沫,原料市场又进一步恶化,为盘活现有资产,采用东阿创新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上了一套日产120t的粘结煤球装置。5月上马,6月开始生产,经一个多月的试烧,7月掺烧型煤趋于正常,至今我们已掺烧一年有余。现将我公司试烧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氮肥自诞生至今已40余载,经过几次大浪淘沙,淘汰了一大批企业,生存下来的氮肥企业,也面临着原料煤价高质次和运输费用不断上涨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作为企业就应向规模、管理、技术三方面要效益。氮肥企业是连动性强、技术密集型企业,造气又是化肥的龙头和消耗大户,它的工艺、设备、技术是否合理、是否先进,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兴衰成败。本文就造气现有状况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20.
造气废锅由于使用方法不同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其使用寿命长短差别很大。本文全面地论述了以煤、焦为原料的中小型氮肥厂造气立式火管废锅损坏原因和延长废锅使用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