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有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这就是以嫩江沙地为中心、幅员达7.2万平方公里的半干旱盐碱风沙区域。该区域由于开垦年代久远,加之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在农牧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耕地产量锐减,草原沙化现象严重,牧业生产急剧下降。为探索改善这里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有  相似文献   

2.
位于乌裕尔河上游的北安市,原本是黑土地覆盖,土质肥沃,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长期的过度开垦和使用土地资源,致使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对策。  相似文献   

3.
早园竹地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清县有早园竹地3万余亩,多数是80年代以来开垦种植的,特别是近十年来大量的陡坡地被盲目开垦,因早园竹地要常年保持土质疏松,又不能搞水平梯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对早园竹地水土流失现状作了剖析,提出了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达州、巴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些区域性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地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主要针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特点及类型,提出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灾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和能源生产基地,也是文化资源丰富地区.黄河流经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核心区域,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分析了黄河中游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特点、水土环境和经济发展基本状态,以及存在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管理机制矛盾和公众参...  相似文献   

6.
东北黑土地虽然开垦年限不长,但水土流失非常普遍,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长春市为例,从东北黑土区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出发,分析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现状,提出几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东水 《水利天地》2005,(1):22-23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有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这就是以嫩江沙地为中心、幅员达7.2万平方公里的半干旱盐碱风沙区域。该区域由于开垦年代久远,加之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在农牧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耕地产量锐减,草原沙化现象严重,牧业生产急剧下降。为探索改善这里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1974年,经黑龙江省编委批准建立了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齐齐哈尔实验站。如今,30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小的实验站,也像贫瘠土地中的一棵幼苗,惊人地成长壮大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郭玉红 《内蒙古水利》2003,(4):89-89,97
乌盟前山地区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通过对该区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的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方向,为今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地虽然开垦年限不长,但水土流失非常普遍,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仅以讷河市为例,从东北黑土区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出发,分析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现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希望能够为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利》2009,(7):2-2
我在参与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工作过程中有三点体会。 第一,水土流失是各类生态退化的集中反映。过去我们谈到各类生态退化严重问题,例如森林破坏、草地过牧、不合理的开垦、湿地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干涸等等.不同的生态退化有不同的原因和表现,但都最集中地体现在水土流失上。抓住水土流失这个问题就抓住了中国生态退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提交的“涪江流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专题成果报告,于1991年5月在北京通过地质矿产部邀请有关专家审查验收。涪江流域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点规划治理的水土流失片区的一部分。由于水土流失日趋恶化,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该成果报告在论述水土流失主要类型及其危害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及其时空分布,针对水土  相似文献   

12.
因农业活动的开展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已造成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大范围环境退化,而许多地区所出现的石漠化现象(见图1)正是这一退化最为明显的表现.农民由于无法在石漠化地区继续耕作,转而对其他区域进行开垦,最终导致的是环境更为恶化,生活更为贫困.同时,过度开垦还促使大量地表径流以及泥沙汇入长江,造成洪水泛滥、堤岸侵蚀、水库淤塞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地区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水土流失原因及其灾害,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止措施——农业耕作措施,梯田和林、草整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4.
陈广勇  兰彬 《水利天地》2010,(10):31-31
<正>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水保生态建设穆棱市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素有"九山半水半平川"之称。建国以来,由于长期过度开垦及重用轻养,  相似文献   

15.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泥沙流失规律及长治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陵江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本文通过对典型流域李子溪泥沙流失规律及长治工程效益分析得出:近十年,由于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该流域水土流失呈下降趋势,输沙量1985 ̄1994年较1965 ̄1984年减少了58.3%,因此,若将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和措施推广到嘉陵江中下游其它地区,该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聂国威 《山西水利》2010,26(9):22-23
桃河上游属典型的土石山区,是阳泉市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针对该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等现状,提出了在工矿集中区域实行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道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存在防洪设施不健全、植被稀疏、超载放牧、河道水体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单纯解决某一方面并不能做到长期可持续的流域优化治理,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以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针对其水土流失严重,虽然降水较少,但多年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多发这一情况,论述全流域视角下的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的理念与评价体系对水土流失地区河道治理的借鉴意义,并给出该两条流域的综合实施效果评价,以及其在甘肃省的推广效果,来说明全流域视角下的河道环境综合治理理念在水土流失地区的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唐山市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唐山作为全国率先发展的科学发展示范区,仍需进一步明确水土保持工作思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自然、人为等诸多因素,致使水土流失速度加快,该地区满目疮痍,到处是荒山秃岭,砂石裸露沟壑遍布。同时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并造成水库、河道严重淤积,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中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部地区干旱少雨 ,水资源匮乏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搞好甘肃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对实现该地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促进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