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基于TCP/IP网络的调度主站和远方子站远动通信协议一IEC60870-5-104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传输帧格式及在南方电网直调厂站中的应用.针对通过TCP/IP网络访问传输远动信息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其传输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密和身份认证的安全报文传送方法.在南方电网应用的经验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基于TCP/IP网络的调度主站和远方子站远动通信协议-IEC60870-5-104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传输帧格式及在南方电网直调厂站中的应用。针对通过TCP/IP网络访问传输远动信息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其传输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密和身份认证的安全报文传送方法。在南方电网应用的经验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智能变电站利用光纤传输数字量信息后给设备传统的检修方式可能会带来的问题,论述了检修的应用环境,给出了基于IEC61850规约的模拟量、开关量数据传送的品质因数帧结构以及检修位在帧结构中的位置。探讨了智能变电站中基于IEC61850规约的设备间检修信息交互模式,提出了基于发送端和接收端检修位“互斥”原则的检修方案设计。分别从线路保护及母线保护产品的角度阐述了SV检修方案及GOOSE检修处理方案,并给出了SV检修时检修对象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对所在系统的防误闭锁方案,论述了对于带有检修位的GOOSE报文的  相似文献   

4.
河南电网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河南省电力公司与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在建设河南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对该系统的主站、分站、子站3级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以及子站接入广域网的方式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采用透明传输协议解决不同厂家的主站与子站之间的信息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5.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传输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管理系统。通过分析信息传输和信息流向,提出单子站和多主站的概念。结合电力系统数据网络现状,构建了一个基于光纤+SDH+IP技术体制的网络化继电保护信息传输系统方案,并介绍了一个220 kV变电所继电保护信息子站系统的结构和信息传输的技术方案及其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6.
利用以太网和ATM技术实现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动态安全监控系统中相角测量装置(PMU)数据传输时延大、系统规模有限的现象,利用计算机网络在数据传输中的准确性和高波特率性,采用以太网和异步传输模式(ATM)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全光纤通道,构建了一套高实时性的全网相角信息实时传输通道。在工程中,该系统实现了一个周期上传一次数据,从而可实现在PMU广域测量数据基础上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以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为例,提出主站(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变电站子站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客户(B/S/C)结构和主站与子站基于IEC 61850制造报文规范(MMS)通信的整体实现模式,即主站由Web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者构成:通信服务器(MMS客户端)与子站(MMS虚拟制造设备服务器)以C/S结构实现IEC 61850 MMS通信,形成主站与子站的信息交互传输通道;主站Web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服务器)同时以C/S结构,形成主站浏览客户向子站的信息调用通道,或驻留程序发起的对子站信息的自动调用;Web应用服务器向主站的浏览客户提供包括数据库信息与子站信息调用等服务,同时对于子站自发的告警与故障信息,由通信服务器的Java报文服务(JMS)直接驱动,实现其在主站浏览客户界面上的实时动态显示,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主站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以及通信服务器与子站通信等初始化的依据,同时实现必要的数据存储和服务。该系统已应用于浙江省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多模式无线视频码流的传输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殷希  张凤 《电力系统通信》2005,26(10):19-22,30
采用快速传送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IP方式实现了多模式无线网络(WLAN、GPRS、CDMA)的码流传输,并完成无线通信下的RTCP双向控制信息链路.针对无线IP网络的传输特性,选取了适当的QoS参数反馈控制传输质量.实验测试表明,多模式无线通信系统下的码流传输在接收端取得了较好的视频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B/S/C结构和IEC 61850 MMS的电网故障信息系统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以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为例,提出主站(应用服务器 通信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变电站子站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客户(B/S/C)结构和主站与子站基于IEC 61850制造报文规范(MMS)通信的整体实现模式,即主站由Web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者构成:通信服务器(MMS客户端)与子站(MMS虚拟制造设备服务器)以C/S结构实现IEC 61850 MMS通信,形成主站与子站的信息交互传输通道;主站Web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服务器)同时以C/S结构,形成主站浏览客户向子站的信息调用通道,或驻留程序发起的对子站信息的自动调用;Web应用服务器向主站的浏览客户提供包括数据库信息与子站信息调用等服务,同时对于子站自发的告警与故障信息,由通信服务器的Java报文服务(JMS)直接驱动,实现其在主站浏览客户界面上的实时动态显示,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主站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以及通信服务器与子站通信等初始化的依据,同时实现必要的数据存储和服务。该系统已应用于浙江省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适合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网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广域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根据广域测量系统对通信的要求,分析了适合广域信息传送的物理媒介、组网技术及传输模式,确定出满足广域测量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的通信网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EMD-TFPF算法的电力线通信噪声消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力线通信系统中,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存在大量噪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的情况,引用时频峰值滤波算法(T i m e-F r e q u e n c y P e a k F i l t e r i n g,T F P F)作为噪声消除技术。考虑时频峰值滤波算法中窗长选择的严格限制,引用经验模态分解(E m p i r i c a l M o d e D e c o m p o s i t i o n,E M D)方法对T F P F进行改进。将信号分解为不同模态,在不同模态采用不同窗长进行T F P F滤波,以在信号保真和噪声压制方面得到更好的权衡。实验证明,相对原始T F P F,该方法具有更好的信号保真和噪声压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电力线通信系统噪声,降低误码率(B E R),提高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重点分析了搭载通信节点的直流信道的高频传输特性与阻抗特性,指出实际物理传输信道的特性是影响信号传输增益、有效传输距离及可靠性的关键,并利用信道结构的电路解析模型推导给出了不同通信节点配置情况下的高频信号传输增益计算式.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总传输距离为8m的多节点直流载波通信实验平台,分别在1 MHz双节点与2 MHz多节...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光纤陀螺测斜仪数字通信信道的特点,提出了将Bayes规则应用于误码率(BER)估计的算法。在基于Bayes规则误码率后验统计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误码率的单侧置信区间估计与双侧置信区间估计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在EI-LOG成套测井仪器常规通信速率(300Kbit/s)下,当选取置信度为95%时,使用该算法仅需51S的时间即可得出FOG测斜仪通信误码率。该算法易于硬件实现,能够实时、快速的估计出信道误码率,满足光纤陀螺测斜仪的实际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李轩  张雪冰 《电子测量技术》2022,45(21):175-180
针对基于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滤波器组多载波系统峰均功率比较高的情况,将DFT扩频技术加以改进应用到FBMC/OQAM中,提出了一种移除DFT矩阵中输入基脉冲的剪枝DFT扩频(Pruned-DFTs)技术。该技术通过移除DFT矩阵中基脉冲,来实现将发送端较少子载波上的符号映射到较多子载波上传输,进而来减少子载波之间的重叠,降低系统PAPR,使系统具有优良峰均比性能。该技术充分利用了DFT扩频的单载波效应,解决了多载波系统普遍存在的峰均比较差的问题。最后的仿真结果证明,本方案可实现与SC-FDMA相媲美的峰均比性能,并可有效降低系统BER,而且该技术可使系统传输信号在时间上的重叠大大减小,使平均传输功率显示出几乎完美的矩形形状,但计算复杂度仅略微提高2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配电网接地故障的定位难题,在分析配电网接地故障行波零模与线模分量传输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合适的小波变换标定零线模行波波头,并根据配电网故障行波历史数据拟合零线模时间差与故障距离、零线模时间差与零模波速的对应关系曲线,然后据此关系曲线提出了基于零线模传输时差的故障区段判别方法,最后研究了基于双端行波零模分量的配电网故障精确定位新方法,可在线路接地故障情况下准确判别故障区段并精确计算故障点位置。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准确度,可有效解决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难题,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望在配电网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压直流输电无功管理的原则与算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无功管理是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功设备投切顺序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直流输电工程能否安全稳定运行.文中描述了无功设备的投切原则和高压直流输电无功管理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运行方式和限制条件,以及需要提供的原始数据.具体阐述了在考虑这些因素和采用所提供的原始数据下进行无功管理计算的方法,并编制了详细的计算流程.最后给出了1个高压直流输电无功管理的工程实例,并验证了该流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直流功率传输模式是直流输电的核心参数之一。天广直流输电系统功率传输模式包括单极功率模式、单极电流模式和双极功率模式。对这三种功率传输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重点讨论了其相互间的转换条件。结合一个参数设置不当导致的系统异常的案例,分析了功率模式转换设置条件对系统的影响,并对相关的设计逻辑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控制方式直接影响交直流网架的潮流计算结果,针对典型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给出了直流换流站的几种换流控制方式,分别讨论了典型3机7节点的交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潮流计算,针对不同控制方式的潮流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控制方式下交直流系统潮流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每种控制方式有各自特点,对实际计算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振荡模态的矩阵束辨识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广域测量系统(WAMS)提供的数据进行电力系统振荡模态的在线辨识,对于及时监测系统的阻尼情况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如何利用测量数据构造矩阵束并进行电力系统振荡模态辨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不同测点提供的系统响应数据快速检测出不同振荡模态的振荡频率、阻尼系数、振荡幅值和相对相位等有关信息。利用辨识出的模态信息,可以在线监测大规模电力系统阻尼薄弱区域并及时发现故障发生区域。EPRI-36节点仿真算例和某省网实际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矩阵束方法能够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振荡模态,并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是一种适于在线应用的振荡模态信息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改进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有不完全能量传输、完全能量传输两种工作模式.为使变压器在两种模式下均有良好的性能,通过分析两种工作模式的转换过程,提出了一种以临界工作状态为条件的改进的变压器设计方法,据此设计了一台变压器,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设计的变压器用于反激式电源时,可跨越两种工作模式,其电压调整率为1.0%,负载调整率为0.8%,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