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忠海 《武当》2005,(11):23-24
“野马盘草”是洛阳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中的马形拳把,主要练习耐力与爆发力,是“拳功一体”的拳法。由于“野马盘草”拳把发力刚猛、爆烈,负荷极大。所以规定只有年满18岁之后方可学练。年龄未满十八周岁者,由于骨骼、脏腑机能脆弱,难以承受发力时产生的震荡,很容易受伤。  相似文献   

2.
“十大形”是戴氏心意拳的基本拳法。内容是“龙、虎、蛇、猴、马、鹰、燕、鹞、鸡、熊”,是模仿动物搏斗动作,取其锐击之意创编而成。十大形如同五行拳,也是单练拳势;左、右势式。同是母型拳法,依附母型还有诸多子型拳势。所不同的是,五行拳是遵循自然规律产生内在的变化;十大形是“像形取意”呈外沿  相似文献   

3.
宋学玉 《武当》2006,(5):3-6
此拳承于道教老前辈古理涵道长,因创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海州云台山,故以山命拳名。“云台八步金砖”源出“云台七步金莲”, 罡履北斗七星行拳,清早期经与陕鄂道教门内术技融合后定架, 步从八门八形走架,既是“玄灯攒”、“金甲灿”等高级拳路的精华凝炼,又是门内各拳架之身手步形法意的根基与提升。因行拳仅在丈尺之内,以八步外练筋形,内修丹气,简行妙持,故有步步珍如黄金之喻。  相似文献   

4.
蔺志东 《武当》2006,(11):25-26
襄县心意六合拳的炮,意为用拳击打。其拳势刚猛,简练实用。具体有:冲天炮、窝底炮、火身炮、裹身炮、裹边炮。一、冲天炮用法:1、乙方(穿黑衣者)用右拳进攻,甲方(穿白衣者)上左步以左臂向外格挡敌拳(图1)。2、甲方上右步以右拳从下向上击打乙方下颌(图2)。要领分析:1、当乙方用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第2期《中华武术》发表了我的一篇《杨澄甫太极拳斜飞势演练探究》,意在改变拳友们错误的练法。当今拳友们演练“斜飞势”时,大多按照“野马分鬃右式”来演练。杨澄甫的弟子郑曼青、董英杰等多按如此练法,且《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三张拳照(第20页,第二十三节“斜飞势”;第42页,第五十六节“野马分鬃右式”;第49页,第七十一节“斜飞势”)是为完全相同的同一张拳照误导所致。这是历史“成书误操作”形成的。杨澄甫前一本书《太极拳使用法》是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的。“斜飞势”拳照与“野马分鬃右式”拳照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
势险神自调     
李康 《精武》2006,(12):17-17
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始为真。拳学是哲学、是科学,它和禅学一样,最高境界是无法用相对现象来表达的。而语言和文字也是不能真正表达出拳学的高深境界的。故笔者在此谈大成拳的得劲,实为抛砖引玉。大成拳的裹、践、钻劲是在一个动作中立体同步完成的,是一个螺旋形式的表现,就好像自身系无数个气球,对方如身套救生圈,双方共在大海之中较技。即当我用手的拍挂之力施加到对方的间架上时,就产生了偏拧螺旋的裹力、下击的践力、对方身体往上反弹的钻力,总称为六面浑圆力。  相似文献   

7.
十大真形是心意六合拳的典型之作,是取龙、虎、鹰、鹞、燕、猴、马、蛇、猫、鸡十种动物的灵性与本能,象其形而取其意,立法为拳。重在取其内在的劲意,万不可取其外行而成拳,如是那心意六合拳的十大真形的真字内涵全失。《水氏家传武术谱》日:拳有十大真形,龙、虎、鹰、鹞、燕、猴、马、蛇、猫、鸡。说法:龙有搜骨之法,虎有纵  相似文献   

8.
运用资料法、分析法和体育科研法,以野马分鬃拳势为例探讨新世纪高校太极拳寓理施教方式,研究野马分鬃拳势的太极寓理及其技击应用教学的深广度,提高太极拳寓理施教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伦峰子 《武当》2006,(3):21-23
此套路荟萃姬龙峰原传心意六合拳秘传七星内劲功定步发力和活步套路(民间庶乎失传抑或演绎异化),以及河南安徽等地流传的“十形连环”“十形合一”“十形七拳”之精华,依据姬祖师墨本“十大形阐微述真”之拳论而创编。  相似文献   

10.
马杰 《武当》2012,(8):40-41
手打歌诀手打三节不见形,设若见形不为能;钻横裹拨一旁走,手能劲发任意行。手为左右两拳,在技击中运用最广泛,变化最多,既有左右之分,又有单手双手之别。拳有阴阳之分,掌也有阴阳之易,还有掌拳互变之妙用。在技击中,擒拿、点穴、却骨、摔法等,无论采用哪一部位打法,都脱离不开两手的封闭、领化,所以说手打在技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包括了拳、掌、勾、爪、指等。在技击打法中,主要用砸、劈、钻、拿、盖、掳、推、刁、击、撩、啄以及反背拳、切削掌、剑指等多种打法。  相似文献   

11.
虎鹤双形拳是岭南洪拳的著名套路,而它的对练套路更被珍为不传之秘。现在本人将它整理公开,使大家全面理解虎鹤双形拳。图中甲方穿白衣者为本人,乙方穿黑衣者为陈志明。  相似文献   

12.
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为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经典拳艺.自马学礼先生在洛阳老家传拳以来.历代都在清真寺内的穆斯林当中流传,也为各代拳家所珍视。十大真形.非回族不传.非入室弟子不授.非开门弟子与关门弟子不教。所以在这几百年间对外教人极为保守.直至近些年才被少数的外教人所了解。十大真形是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马雷石 《武当》2001,(11):17-19
此式往前撞击时要用肘尖对准敌人之肚脐击出,虎口侧点住敌心胸,手已钻至敌咽喉,足踩住敌人足背如踩毒物,后手在二肋下随时准备拨格撩击敌人另一只手。塌法意在沾住敌人手臂或腿足以出劲,向下斜方一塌,使敌倾跌,势如鹰之捉物。敌如用拳击我,我可用拳向上攒,同时拨裹敌下腭,肘击敌胸,膝击敌裆,脚击敌腿。下落步可用前劈砸敌前颈或下砸裆。但在应战时要如拳经所云:“打法须要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真。拳去如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  相似文献   

14.
八极拳是广为流传的优秀传统拳术,它以雄健暴猛的风格和挨、崩、挤、靠的贴身技击特点而著称于世。拳名八极者,乃取拳中八大招之出手起脚无所不用其极也。行拳必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也;八形者: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也;八面者:八方也。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具八形始堪进退,应敌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健立而搏人。八  相似文献   

15.
形意拳     
形意拳讲究“像其形、取其意”;要求“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内意和外形高度统一,故名。形意拳脱胎于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一系。1856年后,李飞羽始以“形意拳”为名,在山西、河北等地传播该系拳技。该拳借鉴禽戏增益拳术;采用“五行学说”论述拳术运动规律;以三体式为基本桩法;以“五行拳”(即:劈、崩、钻、炮、横五拳)、“十二形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拳种繁多,根据它们的主要特点划分为内、外两家,即武术界常说的内家拳和外家拳。 内家拳是相对于外家拳而言的,内家拳以意气为主,外形从之;外家拳以外形为主,内气从之。内家拳重修“精、气、神”,外家拳苦练“形、速、质”。内家拳属、武当派,首推太极为领袖;外家拳属少林、派,当举少林拳为代表。 内家拳又称“南宗”“武当派”。其说源自黄宗羲所作《王征南墓志铭》,曰:“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 其子黄百家自幼从王征南学拳,著有《内家拳法》。《王征南墓志…  相似文献   

17.
“十大真形归定把”是心意拳学的高层次修养,代表的是“十形合一、十把合一”,是为练好心意把规定出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归定谱中的“同田贯日”法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大真形归定把”,如同从各种发劲中寻找到自己的拳劲。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时,对各拳势的技击方法与攻防涵义应有一个了解和认识,这对正确掌握动作姿势,了解技术本质,体现太极拳内刚外柔的运动特点,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野马分鬃  相似文献   

19.
赵幼斌 《武当》2008,(7):15-17
杨澄浦口授、陈微明笔录的《太极拳术十要》,论述言简意赅,解释清楚易懂。无论是太极拳初学者,还是经年习拳者,都将它作为必读的学习指南。即使是功夫已有所成的拳家,也把这“十要”作为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可见其在拳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孙保才  周美良 《精武》2007,(1):14-15
“十大真形归定把”是心意拳学的高层次修养,代表的是“十形合一、十把合一”,是为练好心意把规定出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归定谱中的“同田贯日”法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大真形归定把”,如同从各种发劲中寻找到自己的拳劲。[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