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宏骥 《山西水利》2004,20(5):43-45
根据省委、省政府建立“节水山西”的重大决策,阐明了建立“节水山西”的意义,并提出如下对策措施:必须遵循“保证生活用水、调控工业用水、稳定农业用水、维系生态用水”的原则;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宏观用水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用水计量控制及地下水动态监测和节水工程体系;必须加快推进节水立法进程、加强工程管理和实行各级人大监督。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建设节水山西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必须遵循“保证生活用水、调控工业用水、稳定农业用水、维系生态用水”的原则,建立宏观用水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用水计量、控制和地下水动态监测和“以水定产、以水定产业结构和以水定发展”的节水工程三个体系,通过加快推进节水立法进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程管理和实行各级人大监督等措施,切实加快“节水山西”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管理节水是农业节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对于如何有效制约和管理农业用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863”项目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农业用水监测管理体系,并在山西晋中榆次区进行了示范应用。文中介绍业已在示范区建立的井渠结合灌区(榆次区)农业用水监测管理体系以及初步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华斗渠渗漏垮塌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35,灌区用水矛盾日趋尖锐;项目区农业水价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搭车、挤占挪用情况较为严重、农民水费支出负担重、水费征收困难等。改革思路为: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全面推行农民用水自治;对末级渠系进行节水改造,建立完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实行终端水价制度,实行定额内用水财政补贴,节约定额转让,超定额用水加价的水费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外农业节水政策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灌溉用水占全球用水总量的2/3,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成为各国共同采取的有效措施。美国、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推进农业节水方面取得了显成效,这与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无关系。综合来说,主要政策措施包括:明晰农业水权,允许水权转让;政府扶持与农民参与相结合,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投入机制;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体系,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重视农业节水科学研究,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科研推广机制;实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实行水资源“农转非”应坚持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2)保障粮食生产安全;(3)利益补偿。促进“农转非”的转化途径包括:(1)建立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2)继续搞好节水改造工程;(3)建立用水转让机制;(4)建立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苏省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和季节性干旱并存的状况,指出必须坚持分区划片、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淮北地区建立高效旱作农业体系,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农艺节水技术,培肥农田土壤,建立旱作地区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在宁镇扬丘陵农业区建立科学贮用水体系,充分利用适宜的地形条件和径流条件,兴建塘坝、水池等蓄水工程,发展雨水积蓄,同时采用喷、滴、微灌技术,节约灌溉用水量;在苏南太湖流域建立高产节水灌溉农业体系,推广应用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水稻浅湿灌溉、水稻控制灌溉等新型节水灌溉技术,控制太湖流域水污染,将节水与高效农业的产业化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流域内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节水是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资源优化配置涉及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等诸多方面,目前大多研究都是集中在优化配置的理论、方法、原则、实现手段以及模型建立等方面,而对优化配置过程中的各用水行业本身用水的合理性和节水潜力重视不够.分析我国农业用水的现状表明,农业用水约占我国总需水量的70%,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合理对待农业配水.另一方面,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农业节水工程不但有利于缓解我国缺水的紧张局面,而且也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用水部门之一,工业节水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国家积极推动工业水效升级、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概述了我国近年工业节水成效,分行业介绍工业节水技术进展和工业水效提升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业节水存在问题,包括顶层设计不足、水价过低、管理基础薄弱、市场动力薄弱等,并提出了完善节水政策法规、健全用水定额标准体系、开展水平衡测试、建立用水审计和节水评估制度、健全节水“三同时”“四到位”制度、建立工业节水统计报表制度、制定企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方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西晋中水资源十分缺乏.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发达区汾河水系的几个县市.水资源更是严重不足。随着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自然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量逐年加大.在平川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公休城区都出现了地下水漏斗.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变异,促成了水资源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目前农业用水是个大户.潜力很大。根据本省和外地经验,采取不同节水措施,走内涵挖潜的途径.利用经济手段协调工农业用水.实行“农业节水支援城市,城市资助农业节水”.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许瑞红 《山西水利》2007,23(6):44-45,67
农业是山西用水大户,农业节水对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对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确保21世纪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农业节水建设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梁 《山西水利》2006,22(6):68-69
对山西发展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建设节水型农业应构建农业灌溉用水宏观总量控制和田间灌溉用水微灌考核指标体系、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和非工程体系、科学的农业灌溉管理体系和农业用水效果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山西农业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山西农业发展在供水需求方面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农业用水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控制水质污染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徐一枝 《上海水务》2004,20(4):57-59
在对上海地区农业用水管理体制和收费情况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农业用水中普遍存在的节水意识淡薄,农业用水收费不够规范,供水管理体制不明析等问题,提出了要加强宣传,转变观念,积极推行农业用水产权制度改革的农业节水措施;并通过规范管理,合理定价,逐步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农业水价改革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5.
《水利科技》2006,(1):24-24
为开展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创新、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研发以及技术体系与示范,水利部依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组织实施了“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示范工程”等项目。项目研究与示范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大规模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成套新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6.
张江汀 《山西水利》2004,20(2):18-18
2004年水资源管理的思路是:加快体制改革,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双控制度”,做到优化配置;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水权市场;建设节水山西,厉行节约保护;建立信息网络,实现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四方水情     
热点传真2007年“节水中国行”启动农业用水仅45%有效利用目前农业用水量占我国总用水量的2/3左右,但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节水潜力十分巨大。今年的“节水中国行”主题定为“农业节水与新农村建设”。农业是我国第一用水大户,而农业用水的90%以上用于灌溉。农业用水不仅比重大,而且节水潜力大。全国2/3的灌溉面积灌水方法十分粗放,灌溉水利用率低。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从用水比重考虑,还是从节水潜力考虑,农业节水都应该优先发展。而大中型灌区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全国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现状用水量达1500多亿m3,5万~…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用水一直是用水大户,且用水效率不高,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提出了自律式农业节水的概念,对我国推行自律式农业节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探索建立农民节水的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用水定额管理的约束机制、建立农民节水的社区驱动机制、完善农民节水的保障机制几方面提出了自律式农业节水发展机制的总体设想,并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农业用水又是大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0%,为了缓解农业用水矛盾,就必须发展节水型农业。我国在“九五”期间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加之农民自筹资金,全国的节水市场潜力很大,开发、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设备市场前景广阔。各节水设备...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等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